多阶段正和博弈分析下的公众参与邻避项目决策研究

2021-08-17 18:55周丽娟徐波
西部学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声誉

周丽娟 徐波

摘要:邻避项目“一建就闹,一闹就停”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公众有序、有效地参与邻避项目决策,减少邻避冲突及促使项目顺利推行,从而实现正和博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现实中政府与公众有限次重复博弈下合作实现可能性的考量,运用改进的KMRW声誉模型进行分析,构建出一个由任意为囚徒、学习人和声誉人的政府和公众代表团参与的,整体设计为项目引进、环境测评、赔偿协议、项目建设、项目运营五个阶段的公众参与邻避项目决策的多阶段正和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正和博弈实现的可能性及相应条件,然后由地方政府提出一种引导公民参与以实现正和博弈的策略,具体为:(一)政府运用公信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二)政府应该努力成为稳定的声誉人,促进正和博弈的实现;(三)政府应该降低沟通、信息和时间成本。

关键词:邻避项目;邻避冲突;公众参与;正和博弈;声誉

中图分类号:D630;D6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4-0072-04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污染成为导致万人以上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在所有万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中占50%”[1]。其中,以“不要建在我家门口”的邻避问题最为突出,邻避项目①频繁陷入“一建就闹,一闹就停”的怪象中,对社会呈现出的高危害性及其透射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邻避项目修建不仅是隐蔽在实验室里的技术问题,更是一项必须经得起公众审视的社会议题[2]。正如《博弈圣经》中所说,“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如何引导公众有序参与邻避项目决策,从而减少邻避冲突②及促进项目顺利推行,可以从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博弈来寻找答案。

一、“政民”在邻避项目决策中“正和博弈”③问题的提出

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相对地,非制度化参与则是采用不符合法律及相关制度的无序的方式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通常会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造成恶劣影响。非制度化参与会导致少数公众过度、无序介入政府行政系统,导致公共政策被民意“俘获”而背离“科学理性”和“多数民主原则”,最终导致“多赢”局面异化为“多输”局面[4]。

(一)邻避冲突:公众无序参与,凸显零和博弈④甚至负和博弈⑤

邻避冲突是典型的公众无序参与形式,这种无序参与行为往往是在涉及利益问题时政府和公众进行零和博弈时做出的策略选择,甚至是在公众“相对剥夺感”集聚成泄愤心理及政府“强风险感知”导致理性丧失后的负和博弈。受传统行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在包括经济在内的许多领域大包大揽,许多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被绝对化,“能引进就快点引进,不能引进想办法也要引进”,因此牺牲环境和公众利益的事情不时出现。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愈发重视,再加上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便捷化,公众维权意识和行为逐渐强化。在关乎自身利益尤其是涉及健康问题的项目建设问题上,在没有合理畅通利益表达通道的情况下,会“发起抗争”,而政府出于习惯往往采取“刚性的维稳”策略,因此二者的关系在有些地方呈现出“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关系。

(二)邻避项目决策:公众有序参与,以期达到正和博弈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意识到,邻避项目决策需要公众参与。王玉华(2014)分析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凸显了我国公众参与的不足。公众作为紧密利益相关者,在监督政府及企业履行环境义务上最有动力和最为公正,应该引入公众作为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主体,构建公众参与机制,为其提供利益博弈机制和平台[5]。可见,让公众广泛而深入地有序参与邻避项目决策并实现正和博弈成为大势所趋,这在实际工作中这也是可行的。譬如,四川什邡事件⑥发生以后,产生了大量的“后遗症”,最大的问题就是公信力丧失使其成为“孤岛”:上级将其作为“反面典型”,企业不敢投资,公眾不配合,媒体及其他主体进行负面宣传……为了驱散事件阴霾,重建公信力,2013年3月,什邡市政府决定开启“拯救钼铜项目”计划,虽然举步维艰,但是通过上千个小分队下村庄街道宣讲、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片、群众(尤其是“反对派”代表)参观成熟冶炼企业等细致持续的工作,不少反对者转为支持者。

(三)邻避项目决策:应通过公众有效参与,真正实现正和博弈

然而要真正实现并非易事。受政策内容、政策议程、代议者素质、参与成本、信息透明度,以及政府官员的任期、企业的耐性、公众的理性等方面的影响,邻避项目决策工作中存在广泛的“公众参与悖论”,即公众参与代表不能表达全体公众的真实意愿,而且成本高昂,绩效不佳,不具有可持续性。例如,什邡重启钼铜项目计划,虽然重拾一些公众的信任,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前车之鉴,许多地方在引进涉及环境污染项目时也会引导公众参与,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要么费时耗力,要么不了了之!我们不禁产生疑问:邻避项目决策引入公众参与会不会因意见差异太大而失去效率甚至不了了之?什么样的人会在其中失控?真的能实现正和博弈吗?如何真正实现正和博弈?

二、公众参与邻避项目决策的多阶段正和博弈分析

(一)改进的KMRW声誉模型及适应性分析

KREPS、MILGROM、ROBERTS和WILSON四人构建的KMRW声誉模型(Reputation Model),打破了有限次重复博弈悖论,讨论了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柴正猛(2003)结合声誉价值、信息和时间成本来探讨囚徒型、学习型和声誉型三类参与者在合作中的策略选择,最终构建了一个改进的KMRW声誉模型[6]。这一模型符合邻避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时间限度和成本控制要求。

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实考量,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影响公众参与邻避项目决策正和博弈的因素抽象为三个方面:一是声誉问题。声誉(reputation)是指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过程中,为了获取长期利益而建立和传达的让对方感到信任的信息。相比于目前学界普遍提到的公信力和信任的概念,声誉更适合解释一定时期内非理性参与人的行为。二是成本问题。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过程中,声誉的建立需要花费成本(cost),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信息成本。博弈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差异与信息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而不同。三是阶段问题。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阶段(stage)体现的是复杂情形下的整体设计,阶段数可以作为一个事件的博弈次数;其中每一个阶段也存在有限次重复博弈。

公众参与邻避项目决策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三种类型的参与者。一是囚徒,二是学习人,三是声誉人。根据改进的声誉模型的分析及推论,三类人的博弈能力并非取决于理性,而是支付信息成本及时间成本的能力。因此,囚徒的博弈能力较低,倾向于针锋相对;虽然声誉人的博弈能力较强,然而改变策略的成本比较大,倾向于冷酷策略;学习人的博弈能力介于二者之间,往往选择机会主义策略。

(二)多阶段正和博弈分析

1模型描述

(1)假定总共有m个政府及n个由多名公众组成的代表团参与博弈。

ψij(t)=(i=1,2,…,m,j=1,2,…,n,t∈[0,1])

其中t为时间,总时间标准化为1;i为政府,i=1,2…,m,j为公众代表团,j=1,2,…,2,n。任意i和j之间在任意时刻t发生一次博弈,总次数和顺序不确定。允许存在非完全理性人,行为人的策略跟理性无关,而是跟时间和信息成本有关。根据能够支付的时间和信息成本来衡量参与人的能力,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囚徒、学习人和声誉人[6]。

(2)各个主体对于邻避项目决策过程是参与的,表现为合作(C)或非合作(D)两种行为方式。

(3)根据涉环保项目的特点,可以将邻避项目决策分为项目引进、环境测评、赔偿协议、项目建设、项目运营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双方可能采取的策略及收益会影响下一轮博弈的策略和收益。

(4)综上,可以得出以下分析模型

根据假设,在邻避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项目引进、环境测评、赔偿协议、项目建设、项目运营五个阶段中,会有任意的三种类型的参与者进行博弈,如下图所示:

2.博弈分析

(1)根据参与人类型进行分析

令Tij为邻避项目决策工作中政府与公众代表团j之间进行的博弈总次数(政府i的主观判断),T*ij(t)为政府i与公众代表团j在t这一时刻所进行的实际博弈次数,Tpj(t)=1为政府i与公众代表团j之间已经进行过的实际博弈次数(政府i的主观判断)。

①囚徒p采取的策略。囚徒型政府p是不太愿意花时间和信息成本去了解对手的,博弈能力较低,因此始终有Tpj=1,Tpj(t)=0。那么,囚徒型参与人的每一次博弈都与其它博弈相互独立。而正是因为受到时间与信息成本的限制,对于囚徒来说,只有保持{始终合作:sij(t)=C,t∈[0,1]}或者坚持{始终不合作:sij(t)=D,t∈[0,1]}。但如果囚徒參与人坚持{始终合作}的策略,那么学习人L就会在t0时刻识别出其为囚徒,然后采取机会主义策略来进行应对,即{SPL(t)=C,t=t0}来掠夺囚徒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囚徒参与人不能利用采取{始终合作}的策略达到搭便车的目的,则{始终不合作}就变成了囚徒型参与人的唯一均衡策略,通常表现为针锋相对。

②声誉人R的策略。相比于“针锋相对”策略,声誉型政府R(或者声誉型公众代表团R)更倾向于采用“冷酷策略”来展开行动。根据KMRW定理可以推出,“冷酷策略”会指导声誉人在察觉博弈对方的背叛行为之后一次性改变自己的行为[5],因此采用这种策略的参与人最多只需改变m-1次行为模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信息成本有限并且可控。而“针锋相对”策略则导致声誉人被动地随着对方策略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成本无法预见和进行控制。因此,采用“冷酷策略”的参与人,会在第一时期试探性地采取合作策略,但是在随后的任何时期或阶段中,如果其他参与人采取背叛策略,那么他将会永远背叛,反之就会持续合作。

③学习人L的策略。对于学习人L来说,改变策略所需支付的时间和信息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会清楚或有意控制博弈的次数,可以采用机会主义策略将期望的报酬最大化。学习型政府在与其他公众代表团Q展开博弈的过程中,根据KMRW定理,可以推出两者进行重复博弈的结果是:UL={(C,C),…,(C,C),(D,C),(D,D),…,(D,D)},即两者背叛的次数是1,进行合作的次数是T0-1,不合作的次数是T*LQ-T0。如果双方都是学习人,那么总有一方先背叛或同时背叛,则T0就是被首先选择背叛的学习人来控制。由此可以得出,学习人L在与声誉人R进行博弈时,控制方是学习人L;而在与囚徒P进行博弈时,控制方为囚徒P。那么进一步可以得知,当学习人为控制方时,选择提前一轮背叛会得不偿失。因此,学习人会倾向于选择末次机会主义策略,即前几个阶段使用“冷酷策略”,直到最后一次博弈结束前一次性消耗所有声誉而选择不合作,从而获取机会主义利益或防范对方采取机会主义带来的损失。

(2)博弈的阶段性特征

对于项目整体来说,存在着五个关键阶段。随着项目的推进,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有所不同,在产生一定的合作剩余的同时也会花费相应的成本,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根据项目进程明确每一阶段的目标并创造博弈双方实现合作的条件,但为了引导参与人维持良好声誉而一直合作,则阶段性收益应该呈现阶梯性上升的状态。同时,还要求每一阶段都制定相应的成本分担和效益分配的机制。

宗诚等(2016)认为正和博弈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稳定的协商谈判平台和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7]。KMRW声誉模型认为影响声誉的因素为愿景和领导、财政状况、产品和服务、社会责任、情绪感染及工作环境。本研究认为公众在参与邻避项目决策过程中与政府的博弈焦点在于有共同的目标、成本及分担机制、合作剩余及分配规则。

共同目标项目引进环境测评赔偿协议项目建设项目运营所费成本招商引资

专项资金自我估评、第三方权威测评、公众感性认识企业提案、公众诉求、政府协调项目主体建设、政府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企业运转、政府监管、公众监督分担机制财政预算政府为主,企业为辅三方共同承担企业为主、政府为辅企业为主、政府及公众为辅合作剩余高效优质真实全面合法合理质量达标可控可调分配规则1政府引进项目;2企业正常运营;3公众就业及直/间接受益。①项目引进阶段

公众参与项目引进这一阶段的博弈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通过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努力高效招到优质的项目。政府在职责要求和政绩驱使下往往会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而公众因为信息及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成本较高而导致在这一时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那么,政府一方面要全面考察企业及其项目信息,协调当地各个部门进行配合,以及对自身资源进行整合,还要积极开展信息宣传、代表团选取、听证会、群众意见整理分析反饋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十分庞大。而真正优质又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资源是比较稀缺的,因而各个地方政府存在激烈竞争,较长周期的考察对优质项目的引进反而不利。因此,政府必须有对优质项目的敏锐洞察力及快速的组织执行力。这一阶段所需成本主要是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主要是在财政中进行预算并从中拨付。

②环境测评阶段

公众参与环境测评这一阶段的博弈关键在于测评的程序、技术及结果是否真实全面。政府判断一个项目是否优质往往从经济利益来进行衡量,而实际上许多产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央对地方政绩考核标准的修正及公众对环境的进一步重视,环境测评成为项目引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许多政府在相关问题上遮掩、逃避、隐瞒真相的事件让公众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任度较低,加上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及公众(尤其是居民)对环保的苛求性导致环评标准不一致,使得环评之路困难重重。政府部门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找权威和专业机构进行测评,还要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将所有过程和结果都要进行公示,为了降低公众对环评结果的误读性,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科普。环境测评需要进行政府和企业自我估评、政府委托第三方权威测评以及公众感性认识,成本由政府为主、企业为辅来进行分担。

③赔偿协议阶段

赔偿协议这一阶段博弈的关键在于合法合理。正如上一阶段的分析,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势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但建厂、修路等也往往会牵涉到征地拆迁等问题,而赔偿问题对公众来说十分敏感,因此就赔偿问题进行协议成为一个必要阶段。霍尔巴赫说过,“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对于政府来说需要节约成本,而公众则希望得到的补偿越多越好,这样的矛盾必须在合法合理的原则下进行协调。而针对某一个项目的法律法规肯定是不健全的,在合理性问题上参与者也通常各执一词,因此需要政府和公众通过正式的议程进行反复沟通,并将所有过程和结果用正式的文件保存下来,保证过程和结果合理合法,降低违约的风险。赔偿协议应由企业进行提案,公众提出相关诉求,政府来进行充分协调,成本由三方共同承担,具体视项目本身性质而定。

④项目建设阶段

项目建设这一阶段博弈的关键在于质量达标。“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和生命”,招商引资合同中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建设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标准,也才能够实现政府招商引资的初衷以及满足公众对项目的环保等要求。但是企业出于逐利的考虑,凭借自身对专业技术和信息的掌控,往往在项目建设方面偷工减料,或者降低标准进行建设。企业的短视留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隐患,需要政府部门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企业项目并不是孤立的,还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以及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这一阶段主要是以企业为主进行项目主体建设,政府辅以公共配套设施及服务建设。

⑤项目运营阶段

项目运营这一阶段博弈的关键为项目可控可调。项目进入运营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会变得更加自主,企业在经营时往往会为了节约成本和追求高效益而枉顾环境污染问题: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制定不规范的流程,生产不合格的产品等,尤其是不合理的工业排污和垃圾处置,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政府和公众仍然要充分行使监督权,确保项目可控可调,不但在监督下达到应有标准,还要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进一步促进企业成长,形成良性循环。这一阶段企业进行项目运转,政府进行监管,公众进行监督,应该以企业为主、政府及公众为辅。

三、地方政府引导公民参与以实现正和博弈的策略

运用进一步改进的声誉模型对公众参与邻避项目决策进行多阶段正和博弈分析,发现任意的政府和公众代表团作为博弈参与方,只要存在一方为非囚徒,正和博弈就会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成为可能。为了使正和博弈更为顺利地实现,政府部门在项目推进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使参与人的阶段性收益呈阶梯状上升。

(一)政府公信力建设关乎全局,需多元主体参与

近年来,政府逐渐意识到公信力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提升公信力的措施,但多为内生性的,即从自身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出发。实际上,公信力不仅是政府自己的事,还需在跟外部主体沟通交流及解决问题中逐步树立,邻避项目决策需要加强与公众沟通,绝对不能因为成本较大而走形式主义。

(二)政府应该努力成为稳定的声誉人,促进正和博弈的实现

声誉人在博弈中往往会始终维护自身声誉而有利于合作,即使在对方选择背叛后用“冷酷策略”选择不再合作,也往往是被动和暂时的,会考虑今后的声誉而不至于滥用职权。政府为稳定的声誉人,其他人就会观察到并积极与之合作。如果作为声誉人的政府还能够根据项目构建长期策略,引导多次重复博弈,就能使合作博弈可能性大大增加。

(三)政府应该降低沟通、信息和时间成本

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以及信息转化为简单明了易沟通(但是自己掌握的信息必须是全面而科学的),促使囚徒和学习人向声誉人转型,降低沟通成本;尽可能使信息透明并进行充分沟通,降低信息成本;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重复博弈次数,降低时间成本。

注释:

①邻避项目:指环保建设中容易引发当地居民产生领避效应的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

②邻避冲突:指一些环保建设项目容易产生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居民的避开此类项目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邻避冲突是我国现代化和都市化进程中长期积累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③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④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⑤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是所得小于所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其结果的总和为负数。它既包括一种两败俱伤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结果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他也包括另一种“胜者”取得的利益小于“败者”承受的损失的博弈。

⑥四川什邡事件:2012年7月2日,因担心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四川省什邡市部分群众到什邡市委、市政府聚集,并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2(2014).谭爽.从知识遮蔽到知识共塑:我国邻避项目决策的范式优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6).

[2]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侯光辉,陈通,王颖,等.公众参与悖论与空间权博弈——重视邻避冲突背后的权利逻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4] 吴满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研究——对典型邻避冲突的反思[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 柴正猛,张岩贵.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多阶段正和博弈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5).

[6] 宗诚,王长文.正和博弈: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诉求[J].江苏高教,2016(2).

作者简介:周丽娟(1984—),女,土家族,湖南湘西人,博士,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

徐波(1987—),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博士,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声誉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声誉树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