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甘附子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反应及关节活动的影响

2021-08-19 08:47张文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附子类风湿关节

张文福

(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 酒泉7350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死率很低,但致残率较高[1]。RA 具有反复发作特点,极易导致软骨破坏、关节僵硬变形,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 目前西医对于RA 的治疗方法以抗炎类药物为主, 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会造成不可逆性关节破坏等一系列并发症。 中医认为RA 属“寒湿痹阻证”范畴,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造成经络阻塞、关节瘀阻不利,治疗应以驱寒辟邪、温经通络为主要原则。 芍甘附子汤是由白芍、炙甘草、炮附子、青风藤、鸡血藤熬制而成的中药汤剂,其中白芍、炙甘草舒挛缓急、养血止痛,炮附子温经活血、驱寒辟邪,青风藤、鸡血藤则舒筋活络、祛风除湿[3]。 基于此,本研究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芍甘附子汤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2019 年5 月~2020年5 月收治的620 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10例。 对照组男 131 例,女 179 例;平均年龄(67.86±7.16)岁;平均病程(8.51±1.06)月。 观察组男 128 例,女 182 例;平均年龄(67.16±7.06)岁;平均病程(8.53±0.86)月。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标准 (1)依据《2018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4]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5]中寒湿痹阻型;(3)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恶性肿瘤者;(2)合并受累关节出现严重骨性粘连、强直者;(3)治疗依从性差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片(国药准字H20203399),2 片 /次,2 次 /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芍甘附子汤,组方:白芍、炙甘草各9 g,炮附子3 g,青风藤、鸡血藤各5 g。加水煎煮至300 ml,每日1 剂,早晚各温服1 次两组连续治疗1 个月。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进行评估,采用4 级标准计分,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2 分为中度,3 分为重度。(2)炎症指标: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 分别采用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检测试剂盒(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类风湿因子(RF)测定试剂(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全自动血沉(ESR)分析仪(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SA-6900)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 1 个月后 hs-CRP、RF 和 ESR。(3)关节活动度: 采用测角计测量患者关节活动度(ROM)。(4)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ADL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从大小便、洗澡、上下楼梯、平地行走等4 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25 分,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生活质量采用SF-36 健康调查表从生理、心理、活力、情感4 个维度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6 临床疗效判定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血清hs-CRP、RF、ESR 水平基本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血清 hs-CRP、RF、ESR 水平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血清hs-CRP、RF、ESR水平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临床症状、 炎症指标、 关节活动度、ADL 和SF-36 评分均用()表示,行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表示, 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屈伸不利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关节肿胀治疗前 治疗后关节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关节僵硬治疗前 治疗后310 310 tP 2.53±0.42 2.49±0.40 1.214 0.225 1.52±0.43*1.09±0.36*13.500 0.000 2.79±0.62 2.76±0.45 0.689 0.491 2.06±0.32*1.81±0.41*8.463 0.000 2.85±0.52 2.84±0.37 0.276 0.783 2.08±0.43*1.03±0.76*21.171 0.000 2.15±0.41 2.11±0.18 1.573 0.116 1.01±0.23*0.82±0.25*9.848 0.000

2.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hs-CRP、RF、ESR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s-CRP、RF、ESR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RF(IU/h)治疗前 治疗后310 310 tP 23.03±1.12 22.95±1.15 0.887 0.381 17.32±1.53*13.68±1.89*26.356 0.000 71.51±8.32 72.06±9.40 0.771 0.441 41.76±10.32*36.91±10.21*5.882 0.000 56.15±6.22 55.84±6.27 0.618 0.537 51.58±8.23*49.08±8.26*3.775 0.000

2.4 两组 ADL、SF-36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ADL、SF-36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ADL、SF-36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 ADL、SF-36 评分比较(分, )

表4 两组 ADL、SF-36 评分比较(分,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ADL 大小便 洗澡 上下楼梯 平地行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10 310 tP 20.93±1.42 20.81±1.76 0.934 0.350 22.93±1.22*23.93±1.01*11.117 0.000 18.87±4.43 19.01±3.36 0.443 0.658 21.87±1.56*22.87±1.43*8.320 0.000 19.59±1.62 19.46±1.98 0.895 0.371 21.23±1.13*22.54±1.05*14.953 0.000 20.06±1.52 19.91±1.31 1.316 0.189 22.06±1.72*23.18±1.87*7.761 0.000组别 n SF-36生理 心理 活力 情感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P 310 310 61.93±3.21 62.01±3.42 0.300 0.764 74.03±3.25*78.45±3.01*17.568 0.000 70.26±3.15 69.89±3.36 1.414 0.158 78.54±2.38*81.29±2.39*14.355 0.000 58.06±3.25 57.98±3.46 0.297 0.767 72.02±3.62*76.59±3.16*16.745 0.000 65.26±2.98 65.01±3.21 1.005 0.315 77.06±3.57*81.65±3.12*17.045 0.000

2.5 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ROM 角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OM 角度增大,且观察组ROM 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见表 5。

表5 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5 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10 310 tP 124.93±9.42 123.96±8.50 1.346 0.179 151.87±10.43*160.01±10.36*9.749 0.000

3 讨论

RA 是一种与遗传、环境、病毒及性激素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全身性免疫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 目前,暂无RA 的根治药,临床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 西医主要以抗炎类药物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但西药副作用较大,在治疗的同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近年来中药因副作用小、成本低、效果好、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中医学认为RA 是由于患者机体虚弱, 再加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筋骨,使该处气血痹阻不通、关节瘀阻不利所致,治疗应当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芍甘附子汤中白芍具有补血养阴之功效;炙甘草则可缓急止痛;炮附子具有温经活血、散风驱寒之功效;青风藤、鸡血藤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之功效[7]。本研究对RA 患者予以芍甘附子汤治疗,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 提示芍甘附子汤可以改善RA 患者临床症状。hs-CRP 是一种敏感的全身急性炎症反应标记物[8],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分泌增加;RF 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重要的免疫学诊断标准,其含量可以反映RA 患者严重程度;ESR 是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能够反映炎症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 hs-CRP、RF、ESR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芍甘附子汤可以缓解RA 患者的炎性反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活动、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这提示芍甘附子汤可以促进RA 患者关节活动,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镇痛解痉,促进血管扩张,敛阴平肝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炙甘草含有大量甘草酸、甘草甙等,有抗炎、镇痛、解痉等作用;炮附子不仅可以促进血行,还具有抗炎功效;青风藤、鸡血藤可行血养血、舒筋活络。诸药联用,可以缓解RA 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活动,有助于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芍甘附子汤副作用小、 患者耐受性高, 用于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附子类风湿关节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类风湿关节炎血脂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性研究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