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散瘀汤治疗瘀阻脑络证重型颅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8-19 08:47许卫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挫裂伤醒脑达拉

许卫军

(河南省温县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温县454850)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患者症状表现主要为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等[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意识障碍更为严重,术后恢复较为缓慢,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 依达拉奉具有降低破坏脑血管自由基、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常用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效果不理想[2]。 中医认为,颅脑损伤后离经之血引发的气血瘀滞不通是导致神经功能恢复较慢的主要原因,治疗时可从此处着手。 醒脑散瘀汤具有活血行气、散瘀通窍的功效,或许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中可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醒脑散瘀汤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中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来我院就诊的109 例瘀阻脑络证颅脑外伤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3];生命体征稳定,处于恢复期;中医辨证为瘀阻脑络证[4];符合知情自愿原则。 排除标准:存在研究所用药物禁忌证者;既往有颅脑损伤史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09 例患者分为依达拉奉组54例、中西医结合组55 例。依达拉奉组女34 例,男20例;年龄 29~66 岁,平均(46.95±4.46)岁;硬膜外血肿10 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1 例,弥漫性脑挫裂伤20 例, 硬膜下血肿3 例。 中西医结合组女33例,男 22 例;年龄 26~68 岁,平均(46.88±4.53)岁;硬膜外血肿12 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0 例,弥漫性脑挫裂伤18 例,硬膜下血肿5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等基础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 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0280) 静脉滴注,30 mg/次,2 次 /d,14 d 为一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在依达拉奉组基础上增加醒脑散瘀汤治疗。组方:丹参 18 g、赤芍 18 g、川芎 12 g、当归 12 g、红花 9 g、生地 15 g、桃仁 15 g、菊花 12 g、牛膝 9 g、枳壳 6 g、柴胡 6 g、大枣 4 枚、葱白 3 g、生姜 3 g、甘草 6 g。 水煎后取汁 200 ml, 分早晚 2 次服用,1 剂 /d,14 d 为一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 显效:治疗后,患者神志清醒,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治疗后,患者神志清醒,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活部分自理;无效:未达上述标准。(2)神经功能:检测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3)凝血功能: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4)安全性: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内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一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依达拉奉组显效20 例,有效22 例,无效12 例,总有效率为77.78%;中西医结合组显效25 例,有效26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为92.73%。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D-D 水平较依达拉奉组低,APTT 及PT 水平较依达拉奉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PT(s)治疗前 治疗后D-D(μg/ml)治疗前 治疗后APTT(s)治疗前 治疗后依达拉奉组中西医结合组tP 54 55 10.22±1.38 10.19±1.40 0.112 6 0.910 5 12.59±1.44*16.01±1.60*11.722 9 0.000 0 2.39±0.58 2.43±0.62 0.347 7 0.728 8 1.22±0.40*0.76±0.15*7.921 6 0.000 0 29.98±4.11 29.96±4.09 0.025 5 0.979 7 35.95±4.51*43.11±4.99*7.854 6 0.000 0

2.3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S100-β 及NSE 水平均较依达拉奉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对比(μg/L, )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对比(μg/L,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NSE治疗前 治疗后S100-β治疗前 治疗后依达拉奉组中西医结合组tP 54 55 43.02±3.99 43.06±3.43 0.056 2 0.955 3 22.11±2.85*16.02±1.19*14.509 7 0.000 0 1.32±0.40 1.30±0.41 0.257 7 0.797 1 0.79±0.20*0.43±0.11*11.614 5 0.000 0

2.4 两组药物安全性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颅脑损伤在中医学中属于“头部内伤病”范畴。中医学对颅脑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素问》曰:“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而《保婴撮要》曰:“脑骨伤损者,用轻手搏令端正,剪去其发。 ”这是中医学对颅脑损伤较早地认识及诊疗经验。 中医学认为,颅脑受到外力撞击以致机体脑窍损伤,离经之积于其处,瘀血阻窍,脑络不通,脑神不得滋养,发为神志逆乱、头晕头痛、肢体抽动,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通窍活络为治疗原则。 醒脑散瘀汤方中以丹参、赤芍为君药,两者合用活血散瘀止痛;以川芎、当归、红花、生地共为臣药,生血养血,化瘀通络,同时辅助君药产生引经之效,走而不守;以桃仁、菊花、牛膝、枳壳、柴胡、大枣、葱白、生姜共为佐药,益气和中,疏肝理气,导瘀下行,止痛活血,载药上达,通阳清热,开窍醒脑;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通络止痛、醒脑开窍之功。

颅脑损伤患者机体会出现异常的纤溶亢进及血液高凝状态,主要以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及时纠正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状态,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D-D、APTT、P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提示两组均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异常,而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效果较依达拉奉组更为明显,证实联合醒脑散瘀汤改善凝血功能异常的效果更为显著。 依达拉奉能够通过抗自由基,拮抗中枢神经炎症反应及胶质细胞引发的氧化毒性,改善机体凝血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醒脑散瘀汤内的丹参提取物能够通过消除氧自由基,对机体的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解聚聚集的红细胞,溶解纤维蛋白原,调节红细胞比容水平,有效调节机体的血液流变性,联合依达拉奉能更为显著地改善机体凝血功能。

同时,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 S100-β、NSE 水平均低于依达拉奉组, 提示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散瘀汤更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依达拉奉是临床上常用的脑保护剂,能够通过抑制自由基超载, 减轻神经元及血管内皮损伤, 抑制炎症介质形成, 降低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破坏,恢复患者内环境平衡,产生脑保护作用。 醒脑散瘀汤内丹参能够拮抗Na+、Ca2+聚集, 减轻脑水肿,抑制继发性损害,保护脑组织;赤芍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脑组织损伤[5];川芎所含的川芎嗪更易透过血脑屏障调节脑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升线粒体膜流动性,保护脑细胞膜酶活性,调节丙二醛(MDA)水平及Ca2+超载,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6];当归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脑组织缺血引发的再灌注损伤。因此,依达拉奉和醒脑散瘀汤联合更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故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出现, 提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散瘀汤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散瘀汤能够拮抗氧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发挥活血散瘀通络效果,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高。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随访时间较短, 未观察到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延长随访时间,明确联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是本研究的后续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挫裂伤醒脑达拉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双额叶挫裂伤后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漫画
脑挫裂伤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