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中的 “能人效应”

2021-08-21 10:57英,章琰,宁
中国科技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能人农技技术推广

朱 英,章 琰,宁 云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191;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0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提高,加强农技推广组织机构改革、创新技术推广的机制方法、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成为农技推广事业的重点发展内容。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加快农业领域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加强基层推广机构能力建设,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以此促进农业科技运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讲,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推广体系、推广主体、推广模式、推广影响因素等方面,具体包括:①农技推广体系整体状况研究,有从理论角度探索[1],有从案例实践角度切入[2],也有对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借鉴[3]。②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研究,主要涉及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企业[4]、农民合作社[5]、政府部门机构[6]等多主体的分析。③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分为以推广主体不同而划分的政府主导型[7]、高校依托型[8]、需求导向型[9],以推广区域不同而划分的复合型推广模式[10-11]。④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研究,大多集中在农户间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劳动力禀赋、种植规模、生产条件差异、技术来源等方面[12-13]。其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影响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学者们对此研究较为深入,着重在考核激励机制[14-15]、参与度提升、科研人员参与意愿[16]等方面,但缺少对农业技术推广参与群体的深度挖掘。

在我国现代化农技推广中,还有一群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社会认同感而在农技推广组织机构与普通农民之间扮演中介角色的 “能人” (该词是在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访谈过程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故本文直接引用)。在课题组针对889位农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及其子课题负责人的问卷调查发现,68%的课题负责单位中有能人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其中92%肯定了能人的重要作用,且近半数认为非常重要。这说明,能人普遍参与到了农技推广中,且扮演了关键角色。进而,文章对能人的概念及 “能人效应”具体阐释,依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的田野调查进行深层次案例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扩大 “能人效应”,以期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解决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问题有所裨益。

1 能人的内涵与特质

农业技术推广是技术输出端、农技推广组织机构与技术目标端、普通农民之间进行的技术传播活动,是系统间知识、信息、科技等要素的双向交流[17]。乡村战略实施背景下,技术推广系统逐步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单一主体转变为政府部门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多元主体。其中,在农技推广组织机构与普通农民之间存在着关键性 “中介”群体——能人。他们活跃在农村社区的某一范围内,对普通农民关于现代化农业技术认知和采纳行为具有较大影响。能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 “本土”能人,土生土长在农村社区内部,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机合作组织、农技协会或村支书、科技示范户等;② “外来”能人,由于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程序被委派入村而后扎根并服务于农村实际工作的,如驻村扶贫工作队、科技特派员等。如图1所示,农技推广组织机构与能人合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将技术传授给普通农民个体,基于普通农民对能人的信任而接受新型农业技术,能人收集农民在技术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归纳后反馈给农技推广组织机构,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应用。具体来讲,能人具有如下的一些特质。

图1 能人参与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流程

1.1 权能:承担一定权责,看问题层次较高

权能,指权力与职能。能人的原生雏形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族长和封建社会的乡绅,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主、农业合作社管理者、农机合作组织带头人、扶贫工作队骨干等是能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代表。他们拥有一定范围的权力以及社会关系网络,承担所在组织中的对应权责,履行具体岗位职能,具有普通农民的农艺经验基础,看问题层次高于普通农民。他们对于农业技术的把握,看待农业技术问题的深度、切入角度也优于普通农民。相关研究证实,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影响着示范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18]。

1.2 动能:敢于尝试,善于交流

动能,指自觉完成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在推动力量。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他们渴望得到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提高种养殖物的产量。新技术具有一定风险性,但普通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试用新技术的动力不足。相较于普通农民,能人率先了解并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凭借其经济实力、试验能力和信息渠道作为保障,动力较强。在此前的调查问卷中发现,89%的课题负责人认为能人在农技推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很高。他们通过不同农技推广组织机构的渠道积极获取技术并率先尝试,经常活跃于农业技术交流会,主动与科研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广泛交流,推动现代化技术传播。

1.3 技能:用 “土方法”与现代化农技结合解决问题

技能,指能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过程中经过锻炼所形成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这是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积累的,来自于能人农业生产实践的思考与运用。在农技推广过程中,普通农民作为技术需求方,处于技术推广网络末端。他们与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供需脱节的双重障碍[19]。能人架起的沟通桥梁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灵活运用既有生产技能与知识经验,尝试用自己的 “土方法”解决问题。这些 “土方法”没有定型,也未形成规模大面积推广,却也能解决农户在种养殖中的部分问题。现代化农技更先进、更高效、更科学,能人将二者结合对农技供需结构调整起到了缓解作用。

1.4 德能:人格魅力和个人感召力

德能,指德行和才能。能人在普通农民中具有一定威信,基于其权能、技能等特质,在农村社区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烈的个人感召力。当普通农民遇到生产问题时,会向能人寻求快速有效的生产技术解决方案。能人也会本着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区域农业水平提高的公益心,热心向其他农民传授新技术与新方法,普通农民会对能人提出的意见建议较为信服。同时,能人获得农村社区范围内更多的肯定和尊重,实现了技术推广与个人发展的良性互动。

2 “能人效应”的架构

效应,指在有限环境下某些因素和对应结果所构成的因果现象,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能人效应”基于能人权能、动能、技能、德能等特质,因其特殊的社会位置和资源禀赋而成为连接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和普通农民的重要 “接点”。由此,有效降低推广单位与普通农民之间的交易成本,深受农技推广组织机构的欢迎,并使多方受益。可以说, “能人效应”是多种效应的综合表现,如图2所示。

图2 “能人效应”架构图

2.1 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即能人在现代化农业技术运用中产生效果而被其他农民效仿的情况。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绝大多数学历水平不高,从农业技术专业书籍等正规途径获取的知识较少,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同时,在特定空间条件和时间范围内,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无序性,使得农民更多选择依赖传统经验。鉴于能人期待提高粮食综合产能的强大动力,会率先在广大农民中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若取得良好效果,会在农村这个 “熟人社会”中广泛推崇,带动引领周围农民效仿。最终,示范效应影响力扩大为普通农民现代化农业技术运用能力的普遍提高。

2.2 公益效应

公益效应指能人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非营利性行为,实现了普通农民现代化农业技术掌握程度普遍提高的社会效益。能人秉承公益理念,不以盈利为目的,本着为农民服务的初心,无偿付出一些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正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是能人为普通农户提供无偿服务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与普通农户结合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3 信息共享效应

信息共享效应以信息共享现象为前提,能人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间,将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从技术输出端传向技术目标端。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可以筛选出相对专业、科学和全面的信息。一方面,通过能人与普通农户的交流与共享实现技术信息的交换与共用,共同推动农业知识发展与技术推广;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组织机构通过农业服务活动、政府简报、农业信息交流平台等,把现代化农业技术传递给能人,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了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的重复浪费。

2.4 磁化效应

磁化效应指能人通过其个性磁化他人、吸引他人的现象。能人是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农机合作组织等的带头人,基于其职位影响及高尚品格,吸引其他农户及农技推广人员的关注。普通农民向能人寻求现代化生产技术解决方案,并对其提出的意见建议较为信服,正所谓 “亲其师,信其道”;当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要了解一线的农技掌握与运用情况时,也会与能人交流,改进农技推广方式或农技研究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调查问卷中,91%的科研人员与能人经常沟通交流,84%与能人实现了相互培训,以此突破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瓶颈。

3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 “能人效应”

本文以 “智能化精准施肥及肥料深施技术及其装备”项目为例,对 “能人效应”在现代化农技推广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由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并与其他33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承担。项目针对规模经营条件下的粮食作物 (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和经济作物 (棉花、油菜)的空间变异特点,研发适用于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和多用途肥料深施技术,按照农机、农艺、信息三者相融合的方式研发技术装备,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项目技术推广从3个途径展开:依托农业部原有的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部示范县的农机推广部门和生产建设兵团。农技推广是对农业技术研发的实践应用,通过与技术推广组织机构的合作实现便于管理、便于统一作业、便于协调的目的。实践中,项目组主要依托固有的农技推广组织模式 (如与基层农机、农业管理推广部门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和各示范区合作的延续,也充分认识到具有社会经济地位的能人深刻影响其公共农技推广服务的可获得性。能人活跃在技术推广组织机构与普通农户之间,推动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能人效应”的组织线。项目组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建立精准施肥及深施装备规模化项目示范区12个和课题试验区16个。能人作为一种技术推广组织机构的外围推动力,将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沿这一组织线从课题研究项目组到农户,从实验室到田间。能人在农业技术交流会中接触到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在与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地区农机推广部门的沟通中接触到农技推广人员。他们收集到智能化精准施肥与深施技术的相关信息,想改变传统农艺下习惯施肥、人工施肥的状况,表达了使用该技术及装备的兴趣,愿意在规模化农田应用示范阶段大胆尝试。通过能人的中介推动力,将普通农户与农机推广组织机构有机联系起来。

(2) “能人效应”的培训线。项目组的研究人员与农技推广人员具有技术优势,能够解决基于3S技术、传感器技术、低空遥感的精施深施相关的复杂问题,能人更具有田间地头的经验优势,能够将先进技术与农艺紧密结合。他们互相 “培训”、取长补短。一方面,项目组多次举办培训会、培训班等技术交流活动,如河北、宁夏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会,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班,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与栽培技术培训会等,能人将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加以学习、筛选和运用,影响普通农户对此的接受、认可与模仿;另一方面,能人收集到其他农民在实践生产中对基肥、种肥和追肥施用作业效率,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减施等方面的疑惑,反馈给研究人员与农技推广人员,结合能人的意见建议进行改进。

(3) “能人效应”的激励线。当前,项目组在棉花精准对行分层施肥机、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水稻精量水旱直播机、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机上的研究进展较快。能人在对这些技术与设备运用过程中受到了显性的物质收益和隐形的精神收益等多种激励。物质上,能人优先了解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自我经验与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在熟练化运用后,化肥利用率得到提高,施用量明显减少,作物的综合产能也获得了提升。在现有农技推广体系与能人的共同推动下,目前水稻穴播深施减量30%,增产10%;基于传感器技术玉米变量施肥利用率提高12%,增产8%;小麦种肥拟合施肥减量12%,产量保持稳定;棉花对行施肥增产3.1%。精神上,随着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向其他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普及,化肥的施用作业效率提升、农民劳作负担减轻。在与其他农户的技艺传授、问题解决与公益服务中,树立了能人在当地农村地区的威信。

4 “能人效应”的扩大

4.1 重视 “能人效应”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分布广泛,遍布所有乡镇和边远地区,在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以及家禽水产等生产技术的普及、农业科技进步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当前,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逐渐形成,政府农技人员、非政府部门等都为农民提供了技术推广服务。为适应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各地政府应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推动 “农技推广组织机构+能人+普通农户”的方式转化农业技术成果,让能人这一充满活力的中介推动技术实现更大面积更快速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 “能人效应”的措施有:①对优先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的能人给予政策优惠。提供使用机械化、智能化耕作设备的补贴等,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效应。②扩大能人的参与范围。关注到能人多源自农民群体的普遍性,采用互动性强的参与式推广,动员能人加入技术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实验示范、推广宣传等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的有机联系。③对表现突出的能人给予表彰。扩大能人典型的示范效应,提升能人群体的荣誉感,增强 “能人效应”中的磁化效应,扩大能人的参与度。

4.2 鼓励更多能人涌现

从原始农业刀耕火种1.0到传统农业铁犁牛耕2.0,到现代农业机械化3.0,再到精确农业4.0,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深层次发展愈加重要。基于能人的关键中介作用,需要越来越多的敢于尝试、服务他人、带动他人的能人涌现,突破以政府主导为主、自上而下、单向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助力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推广工作。由此,应鼓励更多农业合作组织、农机合作组织中的带头人和扶贫工作队骨干等更多主体参与到农技推广过程中,把能人作为农技推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能人的中介作用,给予精神、物质等多方面的激励。既要满足能人的基本需求,又要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当能人把农技推广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时,就能超越个人私利而产生更多利他同情心以及对普通农户和农村社区的责任感,投入更多热情。

4.3 完善能人培训体系

有研究发现,农技推广虽然能显著规范农户生产行为,但在信息传递末端的实施效果一般[21]。这就需要发挥中高级阶段农业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作用,尤其是 “能人效应”。地方政府应该提升服务意识,基于能人的动能,积极引导能人吸收现代化农业技术,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具体通过以下措施完善能人培训体系:①提高能人培训机构的多样化水平,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建立正规的农业教育机构,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合作,发展社会培训机构等,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人员、农业技术咨询顾问等纳入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②加大能人培训的资助力度,给予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倾斜。补贴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保持农业教育的发展占财政投入的比例关系,可专门针对能人设置培训基金,扩大招生,定期组织技术再教育。③提高能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结合能人特别是本土能人的特点与需求,采取课堂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和职业知识素养教育。

4.4 建立与能人的沟通机制

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协同组织。能人与农技输出端、目标端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成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与能人对接沟通的咨询部门,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信任关系。能人表达生产技术问题及需求,沟通部门负责记录并对接技术推广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能人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采纳意愿,提升公共农技推广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沟通咨询部门,一方面实现能人与多类型农技推广机构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增加不同能人个体间技术经验的交流机会,推进农艺农机融合进程。

猜你喜欢
能人农技技术推广
村里的能人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山西李成等20人入选文旅部乡村文旅能人支持项目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