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1-08-23 02:12姚振华胡茂从
安徽化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化工育人

姚振华,胡茂从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 年5 月,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以江汉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探索其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时为挖掘思政资源并将其融入专业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路。

1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具备阅读、翻译和写作化工专业资料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拓宽国际视野和增强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型课程,国际视野扩展及跨文化交流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势必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化工专业英语”一定要在价值引领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在此情况下,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2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等学校化工专业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如在“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等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3-5],但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并不多见,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部分专业课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往往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第二,“化工专业英语”现行教材内容缺少思政元素。目前出版的“化工专业英语”教材主要涉及化工专业的历史发展、化工过程的单元操作、化工过程的典型工艺、化工过程与环境保护等相关英语文献,阅读材料多偏重科学理论知识,没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内容。

第三,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化工专业英语”课堂教学遵循的普遍模式为专业老师对词汇、语法、课文、翻译和写作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领悟。

第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能考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目前,“化工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多为笔试,内容为英汉互译,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也难以在考核过程中贯穿课程思政。

3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设计中,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第一,提高教师思政素养,优化教学目标。专业教师应该提高思想觉悟,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要求,树立牢固的思政育人理念,关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从民族自信心培育、职业道德、责任担当、爱国主义、公正敬业等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工程知识相结合,激励学生在学习化工专业知识的同时,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第二,充分挖掘课文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为思政育人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下面以“化工专业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或话题)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梳理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可以切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思政案例(表1)。

表1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

第三,改良教学模式与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提问式教学、情景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将上述梳理的思政内容通过历史资料、新闻纪实、图片和视频等信息资源呈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课后引导学生继续对课中思政内容进行反思和拓展[6]。通过思政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启发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的高远职业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鼓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通过英文文献的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科技口头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环节中以自然科学知识为载体,同时彰显思政内容元素[7],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第四,将“思政”纳入课程考核。本门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40%,含课堂问答、课程作业、专题讨论展示;期末考试成绩占60%,采用闭卷形式。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想政治素质评价融入到课程考核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课程思政[8]。

4 结束语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其还应该自觉成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理念的课程。高校专业英语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思政”的素养和能力,而且要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方法、内容和手段,更要加强与思政工作者的互动合作,最终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实现协同育人的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化工育人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