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6S,实现精细化管理

2021-08-23 01:56陈少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3期
关键词:物品班级幼儿园

陈少莹

【摘要】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6S管理,是实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和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本文对如何巧用6S,实现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作了探讨。

【关键词】6s管理;班级管理;“巧”运用

幼儿园班级日常用品项目繁多杂乱,教室里各个角落经常有随意摆放的物品。这加大了班级管理的力度,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何能够巧妙使用6S管理法,实现班级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一日常规?以下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巧”用6S,制定班级的管理方案

有效的6S管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措施的实施。首先,老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及幼儿实际情况制定班级6S管理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6s管理计划。如小班幼儿自制力和动手能力等还比较欠缺,可适量降低要求,而对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大班幼儿就可以落实卫生监督、责任区包干等任务。

其次,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小、中、大班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制定幼儿与保教人员的作息时间安排表。将班级各类工作的流程加以精细化梳理,既可以积淀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将日常教育的流程管理规范化。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健康、安全,也培养了幼儿的秩序感。

二、“巧”用6S,发挥环境是隐形教师的教育功能

环境是幼儿的隐形教师,在班级的环境中设置常见的标记,可以引导、暗示幼儿自觉遵守生活常规。如设置排队拿餐,轻轻走路,不乱扔垃圾、爱护图书等标志。教室里有了这些标志,班上幼儿才能有序地学习、生活。又如教师把办公区、教学区收拾的整洁、干净、美观,幼儿们必定受到来自教师行为的积极影响,从而也养成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6S管理有效提升了安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如在教室门前设计了开关门的标识,地面上、门轴转动处,都设计了相应的安全标识,提醒幼儿有些位置是不能进入的,否则就会夹住手、脚。与教师“说教”式的安全教育相比,6S管理中颜色鲜明的标识图会给幼儿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避免了大量的危险事故的发生。

三、“巧”用6S,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成人的过度照顾会使幼儿丧失很多自我成长的机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能凡事包办代替,而应鼓励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室里的教玩具多,要做到有序摆放,让幼儿自主收拾、自主整理,老师就需巧妙运用“6s”管理,在所有的教玩具贴上标签和摆放位置,提高幼儿有序取放物品的能力。如设计标记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以直观思维为主,可用实物照片、颜色等作为标记;中班幼儿开始对汉字感兴趣,可将标识打造成图文并茂的形式;大班幼儿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强,可将图文全部换成“文字”,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自主识字的意识,提高他们借助汉字学习各种规则的能力。

四、“巧”用6S,增强幼儿互助与自我服务的能力

《指南》指出:要让幼儿体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在一日常规管理中,巧妙运用“6S管理”理念,可以促进幼儿间相互监督与互动,增强自我服务意识。在洗手间里,老师用标志线指示幼儿排队洗手、用箭头绕圈行走,这样可以避免幼儿在洗手间拥挤、打闹的现象;摆放水壶的架子放上十字格子,每个水壶既规范了位置,也便于幼儿取放;在桌子和椅子贴上幼儿的名字(照片),能帮助幼儿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旦有幼儿坐错了位置,其他人就会提醒,大大提高了活动组织管理的效率。

五、“巧”用6S,提高班级生活常规管理能力

良好的班级生活常规管理是幼儿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整洁、有序的环境,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有序取放物品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者。如把KT板从小到大“隐”放在柜子背后,既方便取放又不影响美观;将一层储物柜改成“小复式”,一层变两层,储存玩具更多了;储物柜挂上有规范的物品存放目录表,各区域物品标识清晰,设计储物柜可移动标签,便于物品更换时换目录,更便于查找或取放物品;在每个区域设优秀整理小能手称号,每次区域活动后,物品收拾又快又好的幼儿可以评上优秀整理小能手,以此来调动幼儿对物品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大级老师将班上物品6S管理运用到幼小衔接中,让幼儿参与设计管理标识,例如图书角以幼儿的姓氏作为标识,按姓氏摆放书本,无形中让幼儿多识汉字,为上小学奠定良好基础。

六、“巧”用6S,提升班级管理的评价方式

“6S”管理的变革是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管理中育人,不断提升管理绩效。

1.成立督查小组,制定标准、实行考核表彰

首先,成立6S督查小组。小组每周到各班进行小检,每个月最后一周进行全园大检查。其次,每月督查小组成员根据6S管理标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进行检查评分并记录,再进行小结并提出改进建议,督促各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然后,各级组长督促各班认真做好6S管理工作,每月初制訂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有序完成需整改的地方,主动帮扶薄弱的班级。另外,每月对各班实行6S管理工作考核,评出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并进行表扬嘉奖,同时评出推广班级供其他班观摩学习。

2.制定班级考核监督激励

为了更好地反映幼儿园6s管理理念的实施,我们制定相关的评估和监督激励制度,定期进行班级评比并总结经验。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赞扬,这样幼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整体素质水平,能够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格和学习风格。对于表现不佳和缺乏自律的幼儿,多与其沟通,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让幼儿意识到错误,并帮助幼儿做出积极的改正。

3.加强宣传教育

组织老师学习6S管理理念,领会6S管理在幼儿园班级6S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让老师结合自己班级的现状,根据班级特点制定6S管理的实施规则,并与幼儿们进行交流和讲解。最重要的是幼儿们在练习过程中了解6S管理的含义和功能,并遵守6S管理准则,逐渐培养和树立6s管理的意识。我们采取项目推行试点小组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形成团队合力,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实现师生自主成长、高效工作。

4.以规范化、流程化对班级进行科学管理

优化班级工作流程管理是规范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制定规范化的行为标准并上墙悬挂在班级内,要求教职工都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达到提升工作效果的目的。制定6S幼儿一日生活环节操作流程和各项清洁、消毒工作流程。随时提醒操作者按照步骤完成工作,这也是减少工作失误的一种方法。工作流程和标准可保证质量、规范管理,降低工作对教师个人职业素养的依赖幼儿也可降低管理的难度幼儿消除管理人员变“救火队员”的现象。因此规范和流程在6S管理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6S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与幼儿的综合素养,还可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他们自主探究性学习,增强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丽.有序的环境创设促进幼儿自主能力提升[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8.

[2]张翼鹏.6S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职教版)·幼儿,2015.

猜你喜欢
物品班级幼儿园
班级“无课日”
爱“上”幼儿园
图画捉迷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想念幼儿园
以牙还牙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