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对中元节的认知及传承对策

2021-08-23 00:19任春玲
新西部 2021年7期
关键词:祭祖风俗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一个内涵比较复杂的传统节日,解放后,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被限制过中元节。现在,虽然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中元节仍未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中元节普遍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的程度却不高。要想传承中元节文化,要加强宣传、创新节日活动、建立长期关注机制。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中元节并不像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那样为人们所熟知、被人们所关注,有的时候还会被人们和清明节混淆,但中元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应该认真传承的文化遗产。为了能使中元节文化的传承有的放矢,我们就当代青年对中元节的认知情况和态度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

我们的调研问卷共有10道题,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以了解被调研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用以了解被调研者对中元节的认知情况及态度,第三部分是了解被调研者对集体活动的倾向性。调研方式主要是网络调研、面对面访谈和视频访谈。共收取问卷111份。其中女生87人占比78.38%,男生24人占比21.62%。年龄在17-20岁之间的占比66.67%,21-35岁之间的占比28.83%,36-50岁之间的占比2.7%,50岁及以上的占比1.8%。

调研结果

從调研的数据看,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1、人们对中元节普遍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的程度却不高

问卷第3题的问题是:以下哪项不是中元节的别称?候选项有:A七月半,B盂兰盆节,C孝亲节,D祈丰节。中元节别称有“七月半”,“鬼节”,“盂兰盆节”。对此题的回答选“七月半”的人数占比约18.92%,“盂兰盆节”占比约20.72%,“孝亲节”占比约18.92%,“祈丰节”占比约41.44%,全部答对只有约17.11%。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中元节的别称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第4题的问题是:以下哪些是中元节的传统习俗?候选项有:A祭祖,B放河灯,C祭祀土地,D踏青。正确答案是:A、B、C。对此题的回答,有约81.98%的人选择了祭祖,约53.15%的人选择了放河灯,约20.72%的人选择了踏青,约57.66%的人选择了祭祀土地,全部答对的约占37.83%。相比于第三题,这题的正确率稍为高一些。

第5题的问题是中元节的特色饮食有哪些?候选项有:A吃扁食,B吃猪肉,C吃米饭,D吃月饼。正确答案是:A。对此题的回答有约71.17%的人选择了吃扁食,有约38.74%的人选择了吃猪肉,有约36.04%的人选择了吃米饭,还有约20.72%的人选择了吃月饼。全部回答正确,即只选择A项的有约41%。

第6题的问题是:以下哪些是中元节的禁忌?候选项有:A床头放剪刀,B夜游,C乱踩冥纸,D烧纸钱。正确答案是:A、B、C。对此题的回答有约43.24%的人选择了床头放剪刀,有约43.24的人选择了夜游,有约81.08%的人选择了乱踩冥纸,还有约13.51%的人选择了烧纸钱。全部回答正确的约有38.74%。

第7题的问题是:下列有关于中元节的诗句的是?候选项有:A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确答案是A,因为本诗句中两个词与中元节有关,它们是“幽魂”和“盂兰”。对此题的回答有约80.18%的人都选择了“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有约8.11%的人选择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7.21%的人选择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有约4.5%的人选择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说明对中元节有一定了解的人还是不少。

从对第7题的回答正确率达到约80.18%看,人们普遍对中元节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其与“鬼”有关,又名“盂兰盆节”;但从对3、4、5、6题回答得正确率都不超过50%看,人们对中元节认识的深度还够。

2、人们重视中元节

调研问卷中第8题的问题是:你与家人在中元节时将会进行什么活动?候选项有:A祀亡魂,B焚纸锭,C祭祖,D无活动。对此题的回答约有43.24%选择了“祀亡魂”,约62.16%选择了“焚纸锭”,约有50.45%选择了“祭祖”,而也约有19.82%的人选择了“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各项选择只是“将会”,并不是“实际会”。

第9题的问题是:传统节日风俗与现代生活之间您认为下面回答哪个更接近您的看法?候选项有:A传统风俗应慢慢与现代社会互相融合,相互促进;B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具有较大的矛盾,现代习惯与传统节日风俗无法同时存在;C具有一定冲突,因人而异,有的人能过,有的人不能过;D是否冲突与我无关,不关注这个。对此题的回答约有75%的人选择了“A传统风俗应慢慢与现代社会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约有7%的人选择了“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具有较大的矛盾,现代习惯与传统节日风俗无法同时存在”;约有13.5%的人选择了“具有一定冲突,因人而异,有的人能过有的人不能过”;还有约5%的人选择了“是否冲突与我无关,不关注这个。”

从对8题的回答看,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过中元节的,从对9题的回答看,大部分人认为传统的节日活动应该并可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只有少部分人认为中元节与现代社会生活难以相融,言外之意是中元节在现代没有传承的必要。

3、人们认为有些传统节日在现代不被广泛接受的是其活动

调研问卷中第10题的问题是:您认为如何延续中元节?总结人们的回答,大概有三种。约45.5%的人认为应该继承传统节日的活动,有约32%的人认为中元节的活动应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还有22.5%的人没有给出明确的信息。

从人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能意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认为想要发扬、传承传统文化,就应该让传统节日活动与现代社会慢慢融合,在保留传统节日内涵的基础上对节日活动进行一些改变,与现代社会接轨。

如何传承中元节文化

中元节像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其本源自体现农耕生活的节气,后来不断发展成为一个节日。早期的“七月半”是秋收祭祖的时节,后来在推崇道教的李唐王朝,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同时佛教的“盂兰盆节”也已经流行,于是,在唐代,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至今。在今天,有些地方中元节的夜晚还可以看见路边有人烧纸来祭奠亲人、缅怀先祖,在那一缕缕青烟里面蕴含的是生者对逝者的追思。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的不断变化,中元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已经逐渐边缘化了,但中元节所包含着的深刻内涵,远比许多人认知的更深远、更有意义。今天,如何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传承中元节文化是许多有志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1、首先要加强对中元节的传统节日文化的重温工作,即宣传工作,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元节的文化,特别是了解中元节的内涵。2、其次,在保留中元节传统的节日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节日活动,以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生活和人们追求。3、建立一种机制,使人们能够有一个平台长期关注中元节。这个机制可以是社会建立的,也可以是学校建立的,只要能达到使更多的人们参与中元节活动的目的。

总之,中元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失,而应让其在我们这一代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资料

[1]彭晓玲,张申平.中华传统节日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高巍.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研究及其实践应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

[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

[4]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任春玲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祭祖风俗传统节日
清明祭祖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学礼仪
绵 延
传统节日礼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除夕祭祖
跟踪导练(四)4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