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08-23 14:31刘淑萍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6期
关键词:环创墙面布置

刘淑萍

《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努力,使其成为充满趣味的、与教育目的和内容相适应的‘立体教材。”但在幼儿园的实际环境创设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陈旧、缺乏变化或设计时单纯追求美化的效果,忽略了孩子的参与等实际情况。那么,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呢?

一、单纯注重环境创设的美观,忽略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及解决策略

【案例1】

新学期到了,幼儿园的老师们和个别幼儿都在忙碌着布置新环境。因为要为新环境做装饰,大部分幼儿只能去玩玩具或进行别的活动,即使参与了制作,但最终为了美观,也被老师过多地加工,因此幼儿参与布置的部分成了墙面制作的点缀。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在环创时缺乏对幼儿如何参与其中的思考。简单地认为让幼儿收集材料或在墙面上呈现出幼儿的作品就是互动,但其实幼儿在收集材料时并不明白要干什么。这种单纯呈现幼儿作品、精美布置的墙面是静态的环境,是一种观赏性的“死”环境。它缺少了环境的动态感、幼儿的参与性和教育性,没有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解决策略: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

在环境创设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思考和构思,积极采纳幼儿的意见,把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创新加入环境创设中。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才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环境创设中去,并和环境形成互动,使环境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选择幼儿熟悉的材料进行创设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发动幼儿从家里带一些废旧物品作为创设材料,然后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其意义不仅在于节约环创成本,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物品都是幼儿所熟悉的,使用这些物品更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对幼儿园环境的亲切感。

(三)让幼儿参与环创的评价

环境布置后应让幼儿对环境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幼儿可以共同讨论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好,应该如何进行调整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环境的认识,还可使幼儿从讨论和评价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二、问题2:环境创设内容教育价值不高及解决策略

【案例2】

幼儿园要进行环境创设评比了,老师们和孩子们都在忙碌地准备着、制作着……但部分老师考虑更多的仍然是美观,而不是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何价值。因此,幼儿园的环创内容就显得比较零散、缺乏秩序,没有整体布局意识,蕴含的教育价值不清晰,幼儿无法融入环境中去。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教师对幼儿园环创的理解过于片面,忽略了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对环境创设的研究和创新,从而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只根据主观愿望或现有材料的多少来决定环境的设计。

解决策略:

(一)环境设计要具有整体性

教师在环创时首先要围绕一个或几个相关的主题进行,然后根据当前的教学主题内容或幼儿关注的兴趣点等,通过三维空间向幼儿传递较为系统、多方面的知识信息。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环境设计中,可在自然角中放入一些春季的花花草草或小蝌蚪等季节性较强的物品;图书角里摆上各种有关春季内容的图书;墙面上及挂饰可以布置柳条、小燕子等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季节特点的内容,使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里,大家需要清楚环境设计的整体性,并不是说涉及学习的重点内容即可,而是要理出一条学习脉络,能够真实地反馈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二)环境内容要具有层次性

在环境创设中,要注重幼儿的年龄差异及性别、个性、个体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以此统筹考虑环境的创设,要注重环境内容的层次性,以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例如:环境创设时“小小气象员”“墙面益智棋”“好孩子乐园”等等,都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三)墙饰的布置要具有教育性

首先,幼儿园的墙面不仅是装饰,更多的还应是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工具。因此,幼儿园的主题墙设计不能简单地将下载的图片、照片等张贴在墙面上,而要把墙面布置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相衔接,创设为丰富的、生活化的情境,以此使主题墙作为幼儿成长的舞台,让其成为既能展示幼儿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又能成为幼儿表达经验、想法的空间。

例如,三八节快到了,孩子们开啟了免费为妈妈们送礼物的快递服务游戏。游戏中,孩子们进行了分工,他们有的利用材料和方法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贺卡、项链、鲜花等,作为送给妈妈和奶奶的礼物,于是就有了主题墙饰“送给妈妈的礼物”。

三、问题3: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及循环使用性不充分及解决策略

【案例3】

部分幼儿园每到更新环创时都会出现以下情景——空间利用不充分,且部分墙壁被双面胶或透明胶粘贴后,留下去除不掉的胶痕,使环境显得杂乱、不整洁。原因是环创时没有整体布局意识,且对墙壁等空间布置的循环使用性也没有提前设计或考虑,忽视了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价值和作用。

解决策略:

(一)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环境创设可利用的空间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活动范围特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环境,使幼儿能够随时随地融入环境之中。例如:走廊的一角是幼儿经常玩耍的地方,因为面积不大,因此,不适合进行主题内容的布置,这时教师即可利用这一位置布置一块可以及时刷洗、容易清理的涂鸦墙,然后让幼儿自由创作,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

(二)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这一时期也是发展幼儿内在秩序感的重要时期

例如:楼梯是幼儿每天活动的必经之地,教师可以利用楼梯台阶上粘贴颜色各异、有着一定排列规律的小脚丫不干胶贴,既美化了环境,同时又能起到教育作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认识颜色、学会排序以及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等。

(三)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有时也体现在环境创设之中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小空间,通过小“标示”,为幼儿提供一种“暗示”,间接引导幼儿的行为。也可以在教室的区域物品上贴上各种“标示”,帮助幼儿管理班级的物品,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对幼儿产生了教育作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教育价值以及幼儿在环境中的发展等,通过有目的的创设和利用,使环境真正为幼儿服务,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环创墙面布置
“1 米2”视角下的环境创设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龙岩环创:致力于成为中国环卫车的新军
开关的美丽衣裳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