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体验?在游戏中成长

2021-08-23 08:57何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6期
关键词:背景生活化区域

何晅

当前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各项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创新投放策略展开一定的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一、新时期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结合各种幼儿教育实际调查的实例与案例解析不难发现,当前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材料投放环节还是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

首先,在幼儿区域活动全面开展过程中,投放的材料没有做到更新换代。许多老旧、落伍的活动材料仍旧存在于区域活动之中。这些材料不仅已经失去了应有价值和意义,而且还会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能对幼儿形成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一定伤害。

其次,投放的材料欠缺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激发幼儿思维,提升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在材料投放各个环节中,许多幼儿教师由于刚接触这一教育环节以及教育理念,无法掌握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精髓与技巧。

最后,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没有结合幼儿的性别、年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结果导致许多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过程中,未能考虑幼儿的感受与实际情况,投放了一些超出幼儿自身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材料,导致区域活动与幼儿发展需要无法做到完美融合。

二、新时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选择生活化材料

(一)教师应结合区域活动的目标以及内容选择生活化材料

种类不同的生活化材料能够引发幼儿丰富化、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参与兴趣。新时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区域活动中具体游戏的目标以及内容展开生活化材料的收集和选择,进而做好教育指引。比如说,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应当结合他们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即便是在同一个游戏活动区域中,也应当投放不同目标以及不同内容的生活化材料。举个例子,对科学区而言,小班幼儿的生活材料可以主要选择各种“蛋”。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开展排序活动、比大小活动等趣味十足的小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收集蛋、瓶子、醋、透明杯等生活化材料,引导幼儿“将蛋放醋里浸泡,进而让蛋壳变软,接下来将蛋放入小瓶口的瓶里,看一看出现怎样的科学情况”等探索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生活化材料投放和收集,教师应组织大班幼儿收集蛋、杯子、盐、水、勺子、记录笔、记录表等各种材料,针对“蛋的沉浮活动”这一科学小实验让幼儿主动研究和探索,进而让幼儿初步了解到“沉浮”的一些基本原理。

(二)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年龄性格特点选择生活化材料

新时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选择生活化材料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性格、特点,确保材料选择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和递进原则,进而让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并进行实际操作。

益智区生活化材料选择过程中,对小班幼儿来讲,教师投放生活化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化妆瓶,将瓶身固定在一个大纸盒中,进而让幼儿们自己去寻找能够和不同瓶身匹配的瓶盖,进行“精准配对”。等幼儿能够准确认识各种化妆瓶的瓶盖和瓶身之后,教师可以提升材料投放的难度系数,提供五个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化妆瓶。让化妆瓶的瓶盖与瓶子分开并且随意摆放,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匹配。对中班幼儿,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可以提供蓝色、红色两种颜色不同的瓶盖,让幼儿结合两种颜色瓶盖间隔摆放的规律进行排序,等幼儿对相应间隔摆放规律熟悉和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尝试一些创造性的摆放规律,激发自身逻辑思想和具象思维能力。大班幼儿年龄相对较大,教师在生活化材料投放过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各种瓶盖,让大班幼儿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并且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时,针对生活化材料的投放必须要结合幼儿年龄、性格特点,选择与幼儿相适宜的各种优质材料,让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快乐游戏,并且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生活化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教师必须要确保生活化材料安全卫生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实践过程中,许多生活中的材料都能够成为优质的活动材料,并且让幼儿深深喜爱且产生共鸣。但在具体生活化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安全卫生这一原则始终放在首要位置。也就是说,在生活化材料选择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确保材料的卫生状况达到应有标准,并且对幼儿没有任何伤害隐患。与此同时,教师在生活化材料的具体投放过程中,还需要对全体幼儿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将安全使用各种生活化材料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有效渗透和融入幼儿实际游戏与操作活动之中,进而提升幼儿安全意识,确保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不受任何伤害。

(二)教师应保障生活化材料丰富多样

幼儿年龄普遍较小,并且其自身注意力与关注度较为不集中,经常会走神、分散。鉴于此,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保障所投放的生活化材料达到丰富多样,成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度。举例说明,在小班益智区“分分乐”区域游戏活动,教师为了让幼儿能够充分体验到数字和图形之间的配对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瓶子、纸杯、树叶等各种在幼儿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活化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熟悉,让幼儿充满兴趣和探究欲,而且运用这些材料还能够让幼儿乐于动手、乐于操作,全面提升自身科学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生活化材料的巧妙投放策略

(一)生活化材料在音乐区域活动中的巧妙投放

在幼儿生活中,各种瓶瓶罐罐无疑极为常见。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音乐区域活动的各个环节里,可以结合幼兒自身年龄特点,将各种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瓶瓶罐罐布置在音乐区域活动之中。与此同时,还能将各种圆形小罐子制作成腰鼓、小鼓等乐器。让幼儿利用小棒对这些乐器进行有节奏地敲击,演奏一些悦耳的音乐。毫无疑问,这些生活化材料所制作的“乐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还能够让幼儿对各种“新乐器”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游戏化背景下的音乐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能够通过音乐学习和乐器演奏获得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满足,有效提升幼儿自身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生活化材料在玩沙区域活动中的巧妙投放

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且必须要回归生活。在游戏化背景下的玩沙区域活动全面开展过程中,教师在生活化材料的选择和巧妙投放时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些小木头、生活用水、沙土、竹片、树叶等材料,组织幼儿开展趣味十足的玩沙游戏。让幼儿展开主动探索小组合作,摸索出不同的游戏玩法。比如说,教师组织幼儿把自己挖出的一个个沙洞进行连接打通。于是,一条比较长的沟渠就正式形成了。幼儿可以用竹片将水进行连接,引入到沟中形成一条小河,并且在小河旁边按照自己的想法摆放各种自制的树木、小房子,做成一个美丽的村庄。于是,各种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思路和创意在玩沙游戏活动中不断涌现和形成,在这种生活化材料在巧妙投放和运用过程中,幼儿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必然会得到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新时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生活化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创新投放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在具体投放与应用过程应当不断探索、钻研、反思,积极寻找和发现生活中各种丰富多彩且充满创意的材料,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和展示出各种生活化材料的教学优势和教学价值,进而让幼儿能够在区域活动中快乐游戏,提升各种能力。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背景生活化区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