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民间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与策略

2021-08-23 14:31王淑华李祥莲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王淑华 李祥莲

【摘要】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是皖北地区汉族的风貌和思想文化的体现。只有让幼儿从小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染,才能正确认识淮北传统文化。淮北民间的传统文化渗透了幼儿园教育的原则。重视材料的多样化,考虑幼儿的主体需求。重视淮北民间传统文化对幼儿园民间教育的渗透,实现目标的整体统一性、过程的持续性、内容的多元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淮北民间传统文化  路线战略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内容丰富多样、博大精深。在皖北地区,淮北的民间特色文化有着汉族文明历史传承。汲取淮北民间文化精髓,进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有不可或缺的时代教育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

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是淮北的历史文明,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一代代劳动人民传承与发展的智慧果实。教育从娃娃抓起,对于启蒙期的幼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当下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学习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知晓民俗,引导幼儿产生文化自信和家乡自豪感。

二、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幼儿园教育的适宜性

淮北民间的传统文化是皖北地区汉族的风貌和思想文化的表现。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幼儿从小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影响,正确认识淮北传统文化,了解淮北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比如:剪纸、陶瓷画、草编等;泥人、面人、糖人是北方传来的手工民间艺术;扎纸糊,虎头鞋,银器工艺。民俗节日里有很多地方举行活动,可以看到灯光会、秧歌舞、腰鼓、狮子游戏、大头贴舞、木棍打、花篮挑战等;民间游戏、民间文学作品等都展示了民间传统文化。

三、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一)将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生活即是学习,在生活中渗透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教育。一日生活中随机出现的场景、情景都可以作为教育契机,引发幼儿多了解淮北民间传统文化与民俗;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丰富的、开放性、人人参与的地方传统文化活动。

对于淮北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游戏,可以动静交替,多参与,多操作,增加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互动性;突出趣味和幼儿关注热点。以幼儿主体兴趣需求为切入点,灵活、多变地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一日当中,增强随机性,注重参与性。通过实践探究,使幼儿能够在互动中建立对淮北民间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初步认知淮北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对一些有着变现艺术表征的活动有自己的理解,并在系列活动之中有着独特的表达和表现。在每日生活中,不断感知、参与、探究淮北民间传统文化。

(二)将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到游戏活动中

为了增加幼儿对淮北民间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将淮北民间传统文化以游戏为载体,开展五大领域的游戏内容,使得民间传统文化游戏化。如“舞龙舞狮”配上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民间小令,幼儿分配角色,表演传统故事。在户外游戏中,将丢手绢、炒黄豆、踩高跷等民间传统游戏,在原有玩法上进行创编新玩法,变成新游戏。语言游戏中,将一些适合幼儿的民间谚语儿歌、民间民谣、民间绕口令、民间小诗等,变成手指游戏、听说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新游戏。在充分体验淮北民间传统文化的风情之外,幼儿体验参与游戏的愉悦,跨越表达与表现的形式。

(三)将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活动

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传统民间故事,在《三字经》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对整的形式,幼儿学起来有一定的节奏和乐感,深受喜爱。在感知历史故事中,幼儿传唱美德故事,潜移默化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唱念《三字经》,发现了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扩大幼儿对民俗文学的知识。教给幼儿易懂的民俗谚语和民谣,让幼儿从中能理解节气的变化和生活的关系,全面带领幼儿领略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在环境建设中渗透淮北民间传统文化

为幼儿提供生动发展的淮北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家园,提高幼儿对淮北传统文化的认识,我园通过生活化、情景化、开放式的淮北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环境的再现,提高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幼儿的心中萌生出民族的骄傲,萌生出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想法,实现本土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

三、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幼儿园教育策略

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把民间游戏贯穿在日常游戏中,如元宵花灯,春节用的爆竹、烟花,端午节用的香钱包、布虎,中秋节兔节,清明节用的风筝等。

尊重幼儿的学习规则,在生活中学习传统经典,体验经典故事和民间文学作品。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在鉴赏活动中体验民间工艺,在探究体验中学习民间手工制作。在体验中初步尝试再现民间传统工艺,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感知、尝试;在过程中学习,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在失败中,讨论并寻找创作的方法,让幼儿在体验淮北民间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同时,树立学习自信。让幼儿在探究中尝试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有效经验,尝试总结经验。幼儿通过剪纸、捏泥人、拓印、蜡染、打中国结、陶艺、刺绣等活动,对淮北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新的感受。更多的幼儿通过作品展示、创作活动,对淮北民间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在艺术表现风格上充满个性和自信,激发了对淮北民间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蒙发淮北人的自豪感。

利用传统节日,如做元宵团子、切窗、包饺子、画彩蛋、体验灯光等丰富的民俗生活增加幼儿的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促进幼儿的成长,激发作为淮北人的骄傲之情。根据季节,会举办特别活动。春暖花开,幼儿园举行以“风筝”为主题的活动。不同年龄的,幼儿设计出的风格样式也不同。以多种形式的风筝为主题进行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主题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淮北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在幼儿教育阶段融入淮北地方传统民间文化的渗透是合理的,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幼儿的需求。民族灵魂的建立从幼儿开始,我们应该从幼儿教育开始,引导幼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莺.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59-59,63.

【2】刘小飞.中学政治教师传统文化修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3】王小瑜.江村文化在幼儿园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 2014(06):22.

【4】刘星慧.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唐丽美.浅谈游戏对幼儿能力的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155.

【6】汪遠英.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J].长江丛刊,2017(27):296.

【7】王颖.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08):162-165.

【8】罗婕.高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

【9】潘仙尧,张亚曼.州少数民族装饰图案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 2015:74-7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