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探究

2021-08-23 09:50李建军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针对“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多练精讲模式,帮助学生攻克求解难题;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边形的面积 单元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130-03

《多边形的面积》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涉及对图形特点的感知、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等知识点,综合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种形状及其组合的面积计算,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为单元整合教学奠定内容基础,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及分析能力,还要灵活应用数字展开计算,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考验性。

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现存概念认知不清、公式理解不到位、求解方法不善用等问题,这里的“整合”就是将不同单元、不同年级乃至不同教材相关联的知识点综合起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串联成一个整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计算,其实都是认识多边形和进行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求解多边形面积问题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整合单元内容,从构建概念导图、优化练习模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等教学路径出发,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突破“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学习难题,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内容分析

对小学生而言,“多边形的面积”其实整体难度并不大,其中涉及的关键词“多边形”“面积”都是学生接触过和学习过的概念。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首先要带领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种多边形的特点,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新授课的一部分,又是复习的一个环节。组合图形由于融合了多类图形,需要具体分析其特点,但大致离不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类常见图形。感知多边形的特点是进行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图形的几何回忆与印象,顺势引导后续内容的教学。其次,教师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各种公式,如S△=[12]ah(a是底边,h是高,下同),S平行四边形=ah,S梯形=[12]h(a+c)等,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公式中字母所蕴含的意义,还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最后,基于图形的认知和对公式的理解,要让学生解决多边形面积的求解问题,考验学生的图形感知、计算检验、解决问题、逻辑推理等多重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精心组织习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边形面积求解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达成对实际问题的判断、理解和解答。同时,教师也要把学科教学知识与课堂活动环节紧密结合,以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等方式,将求解问题正向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味数学的有效应用。

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几何概念认知不清

笔者在对“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容易犯的一个突出毛病就是对几何概念认知不够准确,原因在于他们对图形特点的认知不够清晰。图形构成有其固有的相似性,而利用多边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区分这些图形类型。比如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而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都平行,二者概念看似容易理解,但在形成具体的几何图形时,很多学生容易犯迷糊。

(二)计算公式理解不透

掌握公式是多边形计算的中间步骤,学生需要建立几何图形直观地感受与数理模型之间的联系,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缺一不可。比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中的“[12]”,时常会被学生忘记,导致计算错误。由于对计算公式理解不够深入,学生时常“丢三落四”“改造公式”,一步错,步步错。在题目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学生需要推导计算各个要素,有时即使阴差阳错算出正确答案,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该公式。

(三)求解方法运用不当

求解是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最后一个步骤,其所呈现的不仅是计算结果,还有计算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结,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的学生在直观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中十分顺利,但套用了“生活的外壳”,比如将三角形化为“纸飞机”、平行四边形化为“水库”、梯形化为“花坛”等,一时间找不准所需的计算要素和求解方式,以致容易出错。还有的学生缺乏解题的创新性,因循守旧,计算结果虽然正确,步骤却不够简便。而这种求解方法运用不当的情况,应回归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对生活化体验的问题上。

三、“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策略

(一)构建思维导图,理解概念系统

《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涉及复杂多样的图形,各种图形既可以独立成型,又可以相互组合、转化,个性化和连接性的突出特点有助于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教师既要密切各个图形及其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又要突出每种图形的个性特点。由于多边形是由线和角构成,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概念。

多边形之间的关系构建可以从图形的组合与分割这一方向入手,如平行四边形以对角线相切可以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等腰梯形由上底两端向下底做高线,则可以将之分割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割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通过了解这几类多邊形之间的联系,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多边形的特点。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画出多边形特点对比的思维导图或表格(如图1),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多边形的特点,有关多边形面积的概念也更为生动形象。构建思维导图正是一个化零为整、相互融合的过程,图形之间互有联系,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也有关联。例如,图1所列的思维导图,是将本单元中最重要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方法明确列出,帮助学生整合单元知识,将面积公式内化于心,系统化地掌握单元所学。

(二)多练精讲模式,攻克求解难题

多边形面积涉及的概念虽然复杂,但本章节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式应用和求解能力,练习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巩固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还需要增设练习环节,根据学生的易错点设置不同的练习侧重点。在多练精讲模式下,多练即为锻炼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应用能力,精讲则是要从众多习题中找出易错、经典题型进行集中、细致地讲解。这正是把《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习题汇总在一处进行高效整合,将其中的优题提炼出来,帮助学生攻克求解难题。

例如: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18厘米,把两个这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图2)

此题给出计算梯形面积需要的上底、下底和高等信息,而且已经把平行四边形拼成,无须学生思考拼法,因此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形成计算思路上。有的学生直接求得梯形面积再乘以2,有的学生则求出上底和下底之和再乘以高,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终得到的算式都是S=(24+26)×18。可见,对同一道题采用的计算思路因人而异,出现的问题或错误也各有不同。教师让学生练习多边形面积计算的习题,再对其中的易错题目进行精细讲解,有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和易错点,促进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提升多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解题效率。练习精讲的模式,练习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多边形面积”学习遇到的题意理解、公式套用、计算等问题,可根据学生的易错点各个击破,克服求解过程的诸多难题,对学生整体的知识吸收与方法应用大有裨益。

(三)探究问题解决方案,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多边形面积计算通常出现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是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突破障碍的最佳途径,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才能实现这一单元学习目的。

例如,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图形实例,让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解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并提供表格进行填写。学生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互相转化,如图3中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变换成为长方形,可知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相同,面积计算公式同样将底和高相乘,通过转化可知两侧的小三角形面积相等,由此转化前后的面积一致,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图3填写表1,有助于启发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联系不同的图形,并通过动手操作联想图形之间的关系。

这一教学实践是为了深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其在审题中找出可能需要求解的问题,破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易错点、重难点,在解题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助于将学生引向有效的“做数学”活动,不仅有效渗透数学转化思想,而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综上所述,“多边形的面积”综合了计算、逻辑思维、推理等多方面数理能力的培养,而且囊括多种图形的特点,将零散的知识化为整体,单元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为教师进行知识整合、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提供了思路。对此,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结合学生在解决多边形面积时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所学、强化知识结构、提升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国祥.从内容叠加到融合——以“多边形面积”教学为例谈谈对整合的实践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Z2).

[2]李宇.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作者简介】李建军(1977— ),男,汉族,甘肃张家川人,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学区,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