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写人记事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2021-08-23 02:35王佩琦
考试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高年级小学

王佩琦

摘 要:小学阶段的主要作文练习类型就是记叙文,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最常写的作文题材就是写人记事类作文。如果只是单纯的写人记事,那么学生的作文将会显得千篇一律,因此在记叙文的训练当中,真情实感的表达是作文润笔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教师教授的作文技巧相同,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的时候,都会有非常大的共性,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难以获得高分的原因所在。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文章立足于小学阶段高年级写人记事类作文教学背景,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写作的主要状况,探究并分析如何在写人记事类作文中,引导学生合理表达真情实感,提升学生作文写作的质量,培养学生独特的文本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人记事;真情实感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仅要依靠独到的作文构思,学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学表现手法,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作文赋予情感灵魂,也就是文章所探究的真情实感表达。然而真情实感的表达,也不是空穴来风,必须要让学生在日常的作文练习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情感启发和情感体悟,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学生才能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当中,汲取有价值的情感思想。因此文章将探究的重点,落实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将在日常生活当中所经历的情感运用到作文创作的过程当中。

一、 小学高年级写人记事作文情感表达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结尾升华主题

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总是教育学生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的构成方法。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开头一定要简明扼要,起到引出下文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而作文中间部分,则要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以达到内容的充盈;在作文最后,一定要干净利索,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抒发出来,以提升文章的情感价值。这当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作文构成方法,然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常常会呈现片面化模仿的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在前面进行大量的铺垫,然后在结尾进行情感升华。就拿学生在作文创作当中这样的一段话作为例子说明:“在昏黄的灯光下,奶奶佝偻的背影印在墙上,她戴着老花镜,头发斑白,两鬓之间垂下稀稀疏疏的发丝。她的手里,一针一线地为我缝制过冬的新棉衣。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再也不需要去缝制过冬的新棉衣,可是奶奶总以为,亲手缝制的棉衣要比买来的羽绒服更加暖和。因此,每到冬天的时候,奶奶都会亲手为我缝制过冬的棉衣。”这是学生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的一段文字,事实上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插入情感表达,因为在看到奶奶亲手为自己缝制过冬棉衣的时候,是一定会有情感触动的。然而学生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硬生生地将情感拖到了文章结尾:“直到今天,再也没有人为我缝制棉衣了,可我还是想念每年冬天奶奶亲手为我缝制的棉衣。”虽然在结尾表达对于奶奶的怀念之情是可以的,但是在前面细致描写奶奶为自己缝制棉衣的场景,明明已经足够感人,但是学生却不会去进行情感书写,硬生生地将情感表达拖沓到文章结尾。这也充分说明,学生虽然有情感表达的意识,但是这种情感表达却不是顺其自然的,有很强的技巧性,习惯于听从教师教授的作文构思技巧。

(二)部分学生的情感表达生硬

在作文书写当中,情感的表达一定要足够真实,才能使得文章更加动人。如果在一些不必要表达情感的地方,却去进行大肆的情感渲染,难免会让人觉得文章假大空,毫无动人之处。就比如说,一个学生在作文创作当中写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和小明在街道上踢足球,小明一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老奶奶的窗户上,砸坏了老奶奶的窗户。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我们转身逃跑了。我回到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立马板着脸严肃地批评了我。于是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去老奶奶家向老奶奶道歉。经过这件事情,我非常感谢爸爸能够嚴厉地对待我,让我在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不去仔细思考,看不出来学生这段文字的情感表达有什么问题,然而一旦我们仔细推敲,很快就能够发现有不当之处。文章当中提到,是小明将足球踢到了老奶奶的窗户上,砸坏了老奶奶的窗户。而小作者回到家之后,爸爸却对自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按照当代孩子的性格来讲,他们一定会先与爸爸进行争辩,觉得爸爸批评自己,让自己觉得很委屈。在自己觉得委屈的时候,学生一定不会表现出认错的态度,甚至与爸爸之间产生一系列的冲突,然后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才能到老奶奶家承认错误。在一切事情完结之后,学生再去进行反思,表达对于爸爸的理解和感激之情,会更加适当。这样的案例也说明,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在进行作文情感表达的时候,虽然有意识,但是表达的手法却非常生硬,至少是不会选择恰当的节点,并且还存在故意夸大事实的情况。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作文书写当中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不管学生在前面的作文描写当中,运用怎么样的表达方式,将内容描写得多么细致,一旦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从前面的情绪当中跳脱出来,对这样的作文产生本能的反感。

二、 如何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人记事作文当中表达真情实感

(一)情感启蒙是关键

所谓情感表达要具有真实性,能够打动读者,那么就一定不能是无病呻吟的。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人记事的作文创作当中顺其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让文章以情动人,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启蒙,让学生具备足够细腻的情感体悟能力,能够从生活当中的一件件小事里,受到情感触动,然后在写作文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情感触动流露出来了。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篇目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文本的内容渲染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之下受到情感触动。拿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当中的《穷人》这篇文章来说明。本篇文章描绘了本就生活贫困的渔夫两夫妇,收养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的故事。夫妻两人在进行思想斗争的过程当中,充分显示了善良憨厚这种人性之美。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能够尝试运用气氛渲染的方法,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触文章人物的心理活动,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够受到一定的情感触动。要想让课堂氛围得到良好的渲染,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有关本篇文章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情境中,去体悟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然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举办情景模拟演示活动。分别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还原夫妇俩的一系列语言斗争,通过人物扮演的方法,学生就能够身临其境地去经历与故事主人公相同的心路历程。虽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这一类的活动比较浪费时间,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经过长期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细腻的情感体悟能力。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能够带给学生情感触动的,但是学生自身却没有能力抓住这种情感触动,把这一类情感触动进一步地放大,最后在学生写文章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高年级小学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