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2021-08-23 17:25崔丽霞
考试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环境创设幼儿

崔丽霞

摘 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创设适宜的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对学前教育来说非常重要。文章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环境创设;幼儿;乡镇中心幼儿园

一、 乡镇中心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

著名的《染丝说》曾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其中特别强调环境对于人的重要影响。幼儿园环境的优劣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对幼儿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乡镇中心幼儿园走访调查和文献的阅读,笔者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环境创设空间利用不足,重室内轻户外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整合以及笔者的调查,部分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环境的概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刻。他们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只要搞搞室内就可以,忽略了户外的环境创设。在乡镇幼儿园存在着空间利用不足问题,户外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户外环境的教育功能几近缺失。

(二)环境布置高度过高,不合适幼儿观察

笔者实地考察发现,幼儿园作品悬挂位置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重点反思的问题。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直接影响群体是幼儿,幼儿是最直观的感受者。幼儿的身高决定幼儿不可能对高于身高的环境进行观察,更不用说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三)环境创设主题不明,缺乏系统性

笔者走访乡镇中心幼儿园,发现幼儿园环境创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色彩艳丽。各种各样的购置成品、教师和幼儿手工作品的堆砌,使整个教室五花八门。室内环境创设东拼西凑的现象突出,教师对主题挖掘不深,不做拓展。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明白,环境创设不仅仅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它更大的作用是配合教学活动,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

(四)环境创设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幼儿参与

通过对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访谈,教师对于环境创设的选题以及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幼儿只是简单配合,尤其遇到上级检查以及观摩任务时,为提高效率,教师全面代劳。教师认为让孩子参与过多,会影响工作效率。个别教师虽然知晓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但面临难以执行的困窘状况。教师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环境创设能否达到上级的检查和观摩要求。而且教师进行的环境创设只是一味地用色彩和图案,或者幼儿的作品去装饰墙面,忽视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创新。

(五)环境创设材料简单,乡土材料难利用

笔者观察研究发现,乡镇中心幼儿园选取的环境创设材料多为卡纸、海绵纸、即时贴、水粉等购置材料。而且使用这种常规材料设计的墙面缺乏新意。其实教师应该考虑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幼儿部分来自农村,幼儿对本土材料相当熟悉而且比较感兴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乡镇园教师轻视乡土材料的使用,缺乏挖掘本土材料的能力。

(六)环境创设重装饰,缺乏教育内涵

笔者研究发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擅长用色彩和图案吸引眼球。走入各班教室,仿佛进入五彩斑斓的世界。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其中有些色彩运用不合理、不协调,可称之为“色彩污染”。具有色彩冲击力的墙面创设仅仅具有装饰性作用,很难体现本园的教育理念和本班的主题活动,教育功能缺失,空有其表。这虽然会短时间吸引孩子,时日渐长,孩子对此也会失去探索和操作的兴趣。

(七)环境创设关注艺术性,缺乏互动性

通过走访各个乡镇园,笔者不得不承认,教师设计的墙面精致美观、极具艺术性。但这样空有其表的环境创设难以与孩子进行互动。孩子无法利用观赏性强的墙面进行操作探索,学前教育倡导的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身心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更是无法落实。

二、 环境创设的策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环境创设者缺乏对环境创设的深入理解,鉴于上述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综合各种文献资源,笔者总结了七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改善策略。

(一)充分利用环境空间,户内户外两手抓

幼儿园的户内环境主要指班级的户内环境,一般包括教室、活动室、午休室、楼道及走廊等。户内环境是幼儿主要生活和活动的区域,良好的室内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感知能力,使之更快地了解和适应社会。幼儿园户外环境一般可分为三大区域: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种植养殖区。户外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可探索性与可想象性,可使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户内户外的优势,互为补充,让二者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以幼儿视野为出发点,适当降低环创高度

环境创设的直接影响者是幼儿,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教育,通过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环境创设的目的决定了必须以幼儿为中心,开展环境创设工作,一切从幼儿出发。因此,环境创设

高度的设置必须以幼儿的平均身高为重要参考,适当降低高度,选择幼儿视点高度,方便幼儿与墙面环境进行互动交流。

(三)树立环境创设主题意识,环境蕴含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内容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的环境创设与教育目标不符。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是紧密联系的,主题创设环境,环境生成主题。有意义的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相适合,并且能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环境创设不是随性而为,环境与主题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完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進而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四)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幼儿参与

《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环境的教育作用不仅体现在环境完成后的互动,更体现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因此,要积极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尊重儿童在过程中的想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家陈鹤琴说:“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环境创设中幼儿发挥主人翁精神,那么他对自己的作品会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精力,愿意在人前介绍自己的作品,更容易体验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环境创设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形象识别系统与环境创设整合的探讨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简析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