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2021-08-23 17:52蔡英鹏
考试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建设对策小学阶段小学教师

蔡英鹏

摘 要:小学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以高度的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基础教育教学,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人们对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对于学生知识学习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自身职业素养培养作为当下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保证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策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向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要求不仅作为保证教师综合素养显著提高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保证学生高效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因此,文章将通过浅谈小学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对策,为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提供优化策略和参考意见。这一工作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能够满足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需求,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一、 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观模糊

细观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师工作,不难发现其存在价值观模糊的问题,这一诟病严重阻碍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处在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网络信息化不断快速发展。然而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因受到多方面思想的影响,导致自身的价值观逐渐模糊,部分教师在尚不完全明确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的前提下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直线下降,自身的职业能力也长期得不到提升。在社会层面,近年来家长对现代化先进技术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迫切需求,同时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高要求。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师价值观,进而影响其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职业素养,造成教师能力跟不上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进步需求,阻碍了小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忽视了主动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高度,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洁身自好,将自身利益掺杂到教学工作中,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更亵渎了教育工作的性质。例如,某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收取家长红包,对相应学生进行特殊照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等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如果部分教师仍然不以正确高尚的思想认知参与到教育工作中、继续忽视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导致价值观模糊的问题长存于教育现状中,那么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很难得到稳定发展。

(二)敬业精神弱化

过去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格外重视自身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教育事业,保证教学工作的专一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然而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如今的教育从业者越来越受社会风气及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恪尽职守严格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越来越少,不难发现近些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利益为主落实教学的现象。尤其是部分教师对待教学工作时过分重视利益与金钱的回报。在教学时,选择性的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也缺少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忽视了课后时间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辅导,这一系列敬业精神弱化产生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学习掌握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部分教师过于计较个人得失,以一种不平和的心态投入教学工作。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教师若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精神,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教学工作的效果,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价值观形成。还有的教师在工作时不能将私事与工作分离,有些缺乏敬业精神的教师因处理私事而未及时到岗到位,甚至有部分教师长期存在迟到早退的问题。纵观当今小学教育现状,经常出现教学一线教师隔三岔五请假、无故旷工等问题。每一位有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应该落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知识理论体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知识方面提升成绩,在思想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这也是家长对现代化小学教學系统的要求。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定位,及时优化完善自身未达标的地方,从而杜绝敬业精神弱化的产生,保证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创新精神不足

现阶段的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能够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仍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长期一筹莫展。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教学创新有足够的重视,如今国家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有充足的创新精神。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在教学的过程中追求高效创新,丧失了职业的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教学创新,国家在对教师的考核过程中,要求教师应作为教育教学的创新者,只有教师本着创新的目的,学生才会有学习热情,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动性才会提高学习效率。现在这样日新月异的环境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形式化、刻板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保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完成学校发展创新的必要条件。如今的小学教学成效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明确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创新精神,导致如今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没有什么区别,教育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使其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质疑。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自身的创新精神培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先进性,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

二、 建设对策

(一)强化综合素养

处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因此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越来越高的要求下,教师应重视强化综合素养,让自己通过对职业道德的建设使自己达到一个合格出色的教师要求,同时为自己教育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首先从加强理论知识和强化职业修养着手,要保证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在强化了职业修养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对教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要了解相关文件政策,丰富自身的理论认知,满足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要求,为综合素养的完善充当促进剂。在职业修养强化的要求下,教师应该重视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从而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在教学时,教师应该以严于律己的高度思想认知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从而能够为自身的教学工作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为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奠定行为习惯基础。教师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能够有效满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要求,从而能够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自身综合素养的强化,保证长期以高度的思想认知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建设对策小学阶段小学教师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