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荡湖“人放天养”河蟹增殖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1-08-26 19:59杨建新胡涛陈建平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增殖河蟹

杨建新 胡涛 陈建平

摘要:介绍了“十三五”时期长荡湖“人放天养”河蟹增殖生产模式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对当前生态环境下长荡湖是否适合继续发展河蟹增殖作了利弊分析与思考,并就今后如何发展“人放天养”河蟹增殖生产提出了简要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长荡湖;河蟹;增殖

中图分类号:S9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188(2021)03-039-02

长荡湖是江苏省十大淡水湖泊之一,2009年以来,常州市金坛区先后分三轮开展长荡湖网围和捕捞整治,于2016年底全省率先拆除湖泊全部网围和捕捞设施,实现湖区所有养殖和捕捞户退养退捕、转产转业。十三五期间,金坛区长荡湖大力发展“人放天养”大水面增殖渔业,每年除大量放流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外,2017至2019年连续三年放流螃蟹大眼幼体共计3亿余只,并在全省内陆湖泊中率先成立国有捕捞公司,实施组织化限额捕捞,长荡湖渔业生产实现了由网围人工养殖向人放天养自然增殖转型。

1  长荡湖河蟹增殖生产的实践与做法

1.1  河蟹生长区域

长荡湖全湖增殖水域。

1.2  苗种放流

阳历4月下旬~5月上旬,选择晴好天气,在湖区选择芦苇、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较为丰富的水域开展大眼幼体增殖放流。大眼幼体规格为每公斤约15万只。

1.3  监管措施

以长荡湖封湖禁渔、渔政“亮剑”执法等工作为举措,加强渔政管理,严厉查处非法捕捞,营造有利于河蟹自然生长的良好环境。

1.4  捕捞方式

放流后的第二年9月~11月,主要在长荡湖出入湖港口水域,使用蟹笼进行集中回捕。

1.5  集中育肥

将回捕后的成蟹按雌、雄分开暂养,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投喂湖区野杂鱼、玉米等天然饵料开展集中育肥。

1.6  上市销售

国有捕捞公司将成蟹按规格分类包装,以长荡湖野生大闸蟹为品牌,组织线上线下定点销售。

1.7  经济效益

2017年~2019年3年间,长荡湖放流螃蟹大眼幼体共计投入约150万元。受作业方式、捕捞工具、船网指标、人员用工、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8年~2020年间,长荡湖国有捕捞公司共计捕捞河蟹总产量约80吨,总产值约1100万元(不考虑社会捕捞产量、产值)。扣除人工、网具、燃油等分摊到河蟹捕捞上的成本约200万元,国有捕捞公司3年河蟹捕捞共产生净利润约750万元。

2  当前长荡湖河蟹增殖模式的思考

“十三五”时期,金坛区在加强长荡湖生态保护,促进长荡湖从生产型向生态型湖泊转变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湖泊渔业发展新路子。区政府为此专门印发了《长荡湖生态渔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其目标就是要实现渔业生产兴旺与长荡湖生态宜居协调发展,走品质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放天养”河蟹增殖生产是长荡湖生态渔业示范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3年的实践,应该说这一生产模式是成功的,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水产品的需求,而且结合长荡湖捕捞节、湖鲜美食节、野生“金蟹”品鉴会等节庆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长荡湖湖鲜美食品牌和生态休闲湖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尽管如此,“人放天养”河蟹增殖模式对长荡湖生态的影响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这种模式是否真正适合当前的长荡湖?这是值得我们渔业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应该科学地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一是从河蟹生长特性来看。河蟹放流在湖泊大水面中,虽然可以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但与此同时,因为没有人工饵料投喂,河蟹只能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食、有机碎屑及螺蛳、河蚌、水草等天然饵料为食。河蟹生长在水体中,对水质的影响和作用一般情况下很难作出数据性分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河蟹生长必定要消耗水体中螺蛳、水生植物等生物资源。

二是从长荡湖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来看。目前湖区水生植物覆盖率只有30%左右,主要品种为芦苇、水花生等挺水植物和鳳眼莲、野菱等浮水植物,轮叶黑藻、黄丝草等沉水植物很少。而且,“十三五”期间长荡湖湖底清淤工程刚刚结束,湖底螺蛳、河蚌、底栖生物等生物资源还相对匮乏。

“十四五”期间,金坛区委区政府下达给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最艰巨的任务是“守一湖清水”。目前长荡湖水草种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大规模实施,放流河蟹会对水草生长发芽不利。综合上述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当前长荡湖河蟹“人放天养”模式应该按下“暂停键”。

3  今后的发展建议

随着湖泊网围养殖基本退出,增殖渔业已成为当今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方向,“人放天养”河蟹增殖生产也是其内容之一。提供更加优质的水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放天养”增殖生产的河蟹与人工养殖的河蟹相比,虽然成活率、个体规格、肥满度等不及养殖河蟹,但其口感鲜美度绝对更胜一筹,这就决定了相同规格大小两类河蟹,天然增殖生产的必定价格更高。建议长荡湖“人放天养”河蟹增殖生产模式待湖区生态修复成熟后继续实施,可以考虑规划1~2片水草生长较好的水域作为河蟹增殖区,总面积控制在2万亩之内,继续由国有捕捞公司运作,放流适当数量的扣蟹或大眼幼体,采取网围封闭式管理,使长荡湖优势、优质水产品能够稳定供应,以此进一步推动长荡湖渔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项健,孔丽,蔡春芳,等. 投喂螺旋藻、雨生红球藻对螺蛳体内类胡萝卜素积累效果的研究[J]. 淡水渔业, 2013,43(001):78-80+93.

[2]王文丽. 基于GIS的江汉平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3]邓正苗,谢永宏,陈心胜,等. 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039(006):994-1008.

[4]马旻,朱昌雄,梁浩亮,等. 几种植物对水产养殖废水的修复效果[J]. 环境科学与技术,v.34(S1):24-28.

猜你喜欢
增殖河蟹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河蟹生态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
勿忘我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
勿忘我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
‘金凯特’杏的组织培养与快繁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雷帕霉素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
养蟹能手李海的致富经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