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为终点探究“思无邪”的含义

2021-08-27 08:42肖阳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肖阳东

内容摘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历代学者对“思无邪”三字的内涵颇多争议。这句话虽是描写《诗经》,但必然包含着孔子的个人思想。那么更多从《论语》出发,结合孔子“仁”的思想,“思无邪”的意思应该是站在读诗者的角度考虑,使他们思想纯正,没有邪念,进而达到“仁”的境界。

关键词:思无邪 孔子 《论语》 仁

“思无邪”三字,可以说是孔子对《诗经》的总评,历代学者对其解释一直争议不断。无论是按照《诗经》所包含的整体思想内容考量,还是从“思无邪”三字的最初起源——《诗经·鲁颂·駉》的文本意思出发,都有其可取之处,但亦有所不足。既然这句总评出自《論语》,就要结合《论语》中其他与《诗经》有关的内容以及《论语》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来探究“思无邪”的内涵所在。

一.“思无邪”的学术争议

思无邪,在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此处的“思”意为思想内容。郑玄《毛诗笺》注解为“思遵伯禽之法,专心无复邪意也”,三国时期的何晏、清代的刘宝楠等学者也都对这一看法表示认同,近代杨伯峻《论语译注》则将“思无邪”直接译作“思想纯正”。

第二种观点主要来自朱熹。朱熹认为《诗经》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不是完全纯正、没有邪念的。朱熹首先提出“郑、卫之乐,皆为淫声”,接着通过比较郑国、卫国的诗歌内容又得出结论“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所以,根据朱熹的观点来看,《诗经》中是确实存在“淫诗”的,并且以郑国数量为最多。“淫诗说”的出现与发展,与其他学者所认为的“思无邪”为“思想纯正”之意相冲突。那否定了之前的观点,“思无邪”在朱熹看来应该是什么意思呢?他在自己的《论语集注》中提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如果说第一种观点是站在作诗者的角度去考虑诗之内容,朱熹的观点则是从读诗者的角度进行考量,认为无论诗的内容所表达的是什么思想,读诗者都应该从诗中受到启发,好的思想加以学习,坏的思想要自省戒惧,从而使人心正而无邪念。这种观点下的思无邪的含义是一种动态的,即为:使人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第三种观点则是从“思无邪”三字的最初起源《诗经·鲁颂·駉》出发,将此处的“思”理解为语气词,没有实意。《诗经·鲁颂·駉》可分为四小段,每小段前两句话都是描写马的种类繁多,第三句话则分别为:“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以车袪袪,思无邪,思马斯徂。”褚斌杰的《诗经全注》认为“彭彭”“伾伾”“绎绎”“袪袪”都是形容马身强体壮的样子。可以看出,《诗经》中的重章叠句手法,其反复咏唱的含义往往是相近的。而之后的“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意思分别为:距离没有界限、时间没有界限、不会倦怠和不会偏斜(“邪”通“斜”),都是对马品性的描写和赞美。那么可以看出,此处的“思”若作实词,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使人思”,都与之后的成分无法搭配,所以这里的“思”只能做语气词。褚斌杰《诗经全注》注“思无疆”句亦曰:“思:语助词。下各句同。”这种观点下,思,没有实意。无邪则是结合了一定的儒家的中和思想。例如,孔子认为,诗可以怨,但要做到怨而不怒。而《论语·八佾》也对《关雎》作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那么结合《駉》中的文本意思,“思无邪”所表达的意思乃是:中和之美,不偏斜。

二.《论语》视角下的《诗经》作用

《论语》是最为集中的能够体现孔子思想的著作,而论语里,也有很多与《诗经》有关联的章节。

在孔子的观点下,《诗经》是作为人的修身之具的。《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可以看出,“兴于《诗》”即是指学诗者能够从诗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达到修身这一目的。《论语·八佾》中则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这个故事中,孔子是“兴于《诗》”的。他从对女子样貌的形容上受到启发,举一反三,提出纸白了画就会好看。而子夏则更进一步,他从孔子的回答中再次受到启发,问孔子:一个人是不是只有心地纯洁善良了,礼仪才会显得有意义?

孔子对子夏加以称赞,并表示: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读《诗》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表层意思,只有加以自己的思考,从诗中得出处世的道理和启发,进而达到修身的目的,这样学《诗》才是有意义的。

三.孔子思想下读《诗》的最终目的

无论是上述两则故事,还是《论语》中的其他观点,如孔子对他儿子伯鱼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认为读《诗》能够提升人的语言表达水平,或是“兴观群怨”说,都强调的是读《诗》的作用。但这些作用有不同方面,虽一定程度上可以归于修身,但要想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那这一言就应当是读《诗》的最终目的,即修身的最终目标,达到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游历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世人传授自己的思想,是希望世人能够达到“仁”的境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有仁爱的人,才能不受内心私欲的影响,公正的评价别人。如果这句话体现了仁的作用的话,那么仁的重要性则可以在《论语·卫灵公》中体现:子曰:“志士仁人,无求身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看来,“仁”应该是广大世人所追求道德境界的最高点,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仁”这一道德境界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标准,那就是仁了。具体要怎样做呢,孔子从“视”“听”“言”“动”四个方面对颜渊加以解释。但事实上这样做就够了么?回到前文《论语·八佾》中的故事,“礼后乎?”

可以看出,要想达到仁的境地,不仅仅是要“克己复礼”。“礼”尚在后,礼之前强调的是人的心地思想也要纯洁善良,如白纸一般。那么要想达到“仁”,就要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去提升自己。

这一观点在《论语·雍也》中也能够得到佐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品质,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呢,孔子提出了“文质彬彬”这四个字。钱穆的《论语新解》对这四字的解读很简单:“质,朴也。文,华饰也。”他的弟子余英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此处的“文”还包括文化教养,“质”则是指人朴实的本性。并且指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如果百姓按照自己朴实的本性做事情,自然是很好的,但如果不进行文化教养,就有可能流于“粗鄙”。还有一种观点与文章写作有关,《淮南子·缪称》篇:“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这里,将“质”换成了“情”,主张文章写作既要有内在的思想情感,也要有外在的形式表达。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观点无论是指为人处世还是文学写作,它的思路都是一致的,要内在与外在相统一,做到表里如一,这样才能够成为君子。

那么回归到之前的话题,怎样才能表里如一,即从行动和思想两个方面加以协调和规范。行动上,做到“视听言动”四个方面非礼的不要去做。那么思想上呢?便是要做到“思无邪”。“无”和“非”在语境中都是表否定的,衛瓘对“思无邪”的解释便有“邪去则合于正也”。无邪则是思想上去掉邪念,便可达到心地的纯洁善良,再加以“克己复礼”,便能达到孔子所追求的“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思无邪”便是指读诗者的态度和目的,读《诗》使人思想纯正,没有邪念,进而达到仁的境界。所以,笔者是认同朱熹观点的。

“思无邪”的含义自古以来争议不断,如果这三个字是孔子对诗经思想内容的评价,那么所谓的“淫诗说”是否成立以及“淫诗”、“刺诗”是否属于邪思这一范畴,都没能体现出孔子向弟子以及世人所传授的处世思想,而是仅仅对《诗经》内容的客观表述,这样的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而如果从《诗经·鲁颂·駉》的文本出发,虽回归到了这三字的本源,做到了有所出处,但以《诗经》中的一首诗里的一句话来概括《诗经》整体,则在逻辑上很难让人完全信服。而只有以《论语》为本,从孔子的“诗教”思想出发,回归到“仁”的本身,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思无邪”三字所表达的含义。

参考文献

[1]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论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诗经》史话[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

[4]赵付美.孔子“思无邪”之“思”解诂[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2):99-102.

[5]郝桂敏.试论朱熹《诗集传》对诗旨的说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50-53.

[6]周远斌.“思无邪”释义辨正——与晁福林先生商榷[J].孔子研究,2016(06):61-65.

[7]李吉东.孔子“思无邪”的误读[J].枣庄学院学报,2019,36(01):28-33.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