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与传统识字教学的融合

2021-08-27 07:37高静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微课

高静

摘 要:回顾传统的识字教学,虽然教学媒介较为单一,表现形式简单直观,但在黑板、粉笔交错的光影中,也闪现着诸多汉字教学的创意与智慧,虽然新媒体的辅助形式带来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传统识字教学的精髓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并且历久弥新,永远值得广大识字教育者和学习者虚心借鉴。

关键词:微课;常见识字方法;有效融合

一、微课与传统识字教学相得益彰

微课自从出现以来一直备受教育界研究者的关注,以识字为主的微课最为显著的应用优势是能将汉字的读音、拼音、字义、字形结构等知识结合起来,其强大的声像功能利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字词的抽象意义。微课中汉字笔画和部件的动态化拆分和组合,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笔顺,规范书写,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传统的识字教学中许多独特的识字方法非常有趣,历经实践的检验逐渐上升为经典。如今,新的教学媒介不断引入、不断更新,这些教学法的呈现形式也焕然一新,微课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逐步发展,丰富了提高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效率的思路。传统识字教学与运用微课进行识字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何将微课融合到传统教学常见的识字方法中,使其最大限度地优化识字学习,是本篇论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微课与常见识字法的有效融合

识字类微课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于一体,两者有效融合,可以充分展现传统识字教学中经典识字方法的魅力。

(一)微课与“归类识字”的融合

“归类识字法”是传统识字教学中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根据偏旁部首进行归类的识字方法尤为常见,借助微课进行分类能够更好地展现同类字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带“提手旁”的字时,就可以将“提、捉、捕、抓、拍、打”等字的“提手旁”标红,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字都是与手动作相关的字,同时还可以配合相应的动作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相应动作,以便学生加深印象。

(二)微课与“加一加识字”的融合

“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是课标中倡导的识字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已有汉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笔画或部件,得到一个新的生字。识字类微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日”字加一加的方法时,可以通过微课将“电”字的“竖弯钩”变成一根弯曲的电线,学生很快联想到“电”的意义。与“加一加”类似的识字方法,还有“减一减”和“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同样是减掉或替换相应笔画或部件构成新字的方式,均可以用识字类微课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学会方法。

(三)微课与“游戏识字”的融合

常见的识字方法中,还有一种是“游戏识字法”,此种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和“争”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掌握知识。教师利用Flash动画软件,编写简单脚本,再将生字键入笔记本文档中,课上轻点“暂停”按钮,屏幕上就会随机出现生字供学生认读,对于新一课的生字内容,教师只需替换文本内容就可再次利用,操作简单,教师和学生共同受益。

(四)微课与“编故事识字”的融合

备受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中,还有一种是“编故事识字法”,与微课结合起来,既生动又有趣。例如,学习新字“漂”和“飘”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票”字,就此可以用识字类微课讲述一个“小邮票”的故事:一张小小的邮票,静静地躺在桌子上,一阵微風吹过,带着小邮票在空中飘飞,路遇飘扬的红旗和飘落的树叶,最终漂游到水面上,流水带着它到处漂泊,小邮票一直漂流在水面上。学生跟着一张拟人化的小邮票进行了一次想象中的旅行,面对识字类微课中的阳光、蓝天、飘动的红旗、纷飞的金黄叶子和平静的流水,学生心旷神怡,如身临其境,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注意到了“票”在有“风”或“三点水”做偏旁的情况下意义不同,“飘”和“漂”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正因为识字类微课创设了合理的情境,学生才会有更深入的学习,“票”在有“风”做偏旁的情况下,可以组词为“飘飞、飘扬、飘落”。当学生再次遇到“飘飞”一词时,会很容易联想到飘飞的羽毛;遇到“飘扬”一词时,联想到鲜艳的旗帜;遇到“飘落”一词时,联想到落叶等类似事物。“小邮票”在遇到“水”的情况下,变身为“漂”字,并且可以组词“漂游、漂泊、漂流”。一节小小的微课与“编故事识字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其中蕴藏了丰富的知识和动人的场景,十分有趣。

(五)微课与“猜字谜识字”的融合

“猜字谜识字法”也是较为经典的识字方法,较为传统式的表现方式为教师口头说谜面,学生听话猜谜底,方式简单,微课的引入会使其更加富有趣味性。例如,利用微课分别展示树叶招手、风筝飘飞、彩旗飞扬的图片,让学生猜图片中共有的事物,学生会想到谜底是“风”,在学生猜对字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风的表现形式。

识字类微课几乎可以辅助任何一种传统识字教学方法,并且每次有效结合,都可以将传统识字教学的精髓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2]卢瑞.微课识字,因微不凡:低年级识字微课的应用研究[J].小学语文数学,2016(4):43-44.

[3]李玉平,刘静波,付彦军.微课程案例与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期下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研究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