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2016-06-24 19:35吴林峰
考试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有效融合教学实践

吴林峰

摘 要: 在美术鉴赏中进行语段阅读,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这使得学生不仅能达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成就标准”,而且有利于建构美术鉴赏磁性课堂,建构多学科结合的培养模式,师生共赢。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 语段阅读 教学实践 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学习的必修内容,是在初中美术学习“欣赏评述”模块的延伸和拓展。鉴于目前初中阶段美术教育普遍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厚,审美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中学习将大部分精力倾向于高考学科中,致使高中生缺乏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和动力,该怎么办?

笔者在教学之余,经常关注语文学科教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更应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由此可见,高中美术鉴赏与高考语文学习具有许多相同点。笔者将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文学习中的语段阅读有机结合,进行了教学实践,实现了“双赢”。

一、在阅读现代文中进行美术鉴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厌烦、消极、抵触的心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心理,让课堂内容走进学生心中,只有如此,课堂才可能成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阵地。教师只有利用好课堂,课堂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国家男足前教练米卢曾说,要让球听你的话,你先得听球的话。尊重课堂的主体——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学生才能按你的意思去做。在教学之余,笔者常收集许多短文,或有关艺术动态的篇章,并有选择地带一部分到课堂中,一来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二来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美术鉴赏。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先让学生阅读与作品相关的现代文语段,然后对美术作品进项分析、体验、感受、理解,从而获得美德享受,更深层次地理解美术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于是笔者将美术鉴赏与现代文的阅读结合起来。

例如在赏析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时,先让学生阅读下列语段:

《父亲》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是在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在1975年的除夕夜,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异常的冷,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蹲着一位中年的农民,从早晨到晚上他都一直待在那儿,唯一的不同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除夕节每家每户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这时,我心里一阵勐烈的震动,怜悯、同情、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闰土、祥林嫂、杨白劳、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的形象挤到了我的眼前。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为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父亲》。

让学生阅读这段短文,结合油画《父亲》的画面,笔者提出下面的问题:①画面表现的是悲剧还是喜剧?②画面用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粗劣的碗表现了画家的什么感情?耳朵上的圆珠笔又象征了什么?以此反思什么?

紧接着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生你一语我一言,各抒己见,学生立即联想到语文课本中的闰土、杨白劳、阿Q、祥林嫂等形象,在画面情境和语言文化中认识《父亲》,赏析《父亲》。通过阅读以上语段,打破了学生和作品之间的隔阂,一种种悲剧性的情感油然而生,学生从作品中反思着民族和传统文化,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原来学习美术还可以这样有意思。

再如在学生赏析《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这幅油画时我让学生阅读了下面语段:

一对年青的孪生兄弟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去抢夺留西帕斯国王的两个女儿。希腊神话英雄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传说系廷达瑞俄斯和丽达的儿子,统称狄俄斯库里,意即一胎所生。其实波吕刻斯是丽达与宙斯所生的儿子,两人一个善骑,一个善战,英勇无敌。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两个黝黑的壮汉把留西帕斯的两个女儿从睡梦中劫走,正准备强行拉上马背。

通过阅读这段短文,学生对画面的强烈的运动感有了一定的理解,画面上两匹马和两对男女的相互交错的动势,人物和马占据整个画面空间,为什么人脚、人手、马头、马脚、放射般地向四角展伸?充斥着暴力,更是一种满载着欢乐的游戏,通过语段阅读学生就能够很容易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在阅读文言文中进行美术鉴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应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美术鉴赏学习,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笔者尝试在阅读古文中进行美术鉴赏,传授美术知识。

(一)在阅读古人传记中进行美术鉴赏

传记是作品的母胎,是人生心灵的历程,所以阅读传记是鉴赏其作品的源泉,为此笔者采用了在阅读古人传记时进行美术鉴赏。如在上《托物与寄情》一课时,赏析王冕的作品《墨梅图》作品,笔者先让学生阅读《王冕传》:

王冕,字元章,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暮乃返,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然后笔者提问:①在上述短文中寻找王冕个性形成的原因?②王冕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风格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阅读王冕传,就不难理解王冕其人其画。其实这种办法,非常适合鉴赏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作品,如郑板桥、石涛、徐渭、郑思肖等。

(二)在阅读古人笔记中进行美术鉴赏

如在鉴赏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之前,我让学生阅读了下面语段:

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遂自刭。

通过阅读以上古人笔记,结合当时徐悲鸿的创作时间和创作技法,学生不难理解《田横五百士》的象征手法和对画家人物刻画的高超技巧。

(三)在阅读古人绘画史论中进行美术鉴赏

如在鉴赏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册页》时,笔者让学生先学习一段古文: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同)、郭忠恕、董(源)、巨(然)、米家父子(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北宗则李思训父子(思训、昭道)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珪)辈;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

学生联想到禅,联想到其他画家,既学习了中国美术知识又得到了审美教育。

由此,笔者时常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古人绘画史论,如宋代黄休复的“画分四品论”,元代倪瓒的“聊写胸中逸气论”,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论”,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六朝谢赫的“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论”与“骨法用笔论”,等等。学生的兴趣相当浓厚。从学生的鉴赏随笔来看,审美教育得到了推进,而且超越了审美教育的范畴。由于高中学生对教材中文字,除专业术语之外,似乎觉得平平淡淡,对美术鉴赏课出现古文颇有兴趣。学生释字译文,你说我说他也讲,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在边学古文边鉴赏中得到了审美教育。

在阅读中进行美术鉴赏,这是笔者对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学生能够达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成就标准”: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总而言之,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磁性课堂,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喜欢,美术教师、语文教师高兴,一举多得,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兆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江苏特级教师

http://www.sdz.cn/srx/Article/Class15/Class7/200312/1.html

[2]刘东.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及追求.教育科学论坛,2006(0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鉴赏有效融合教学实践
三步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实践式作业的设计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
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