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家校共育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021-08-27 08:35陈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培养策略课外阅读

陈娟

摘 要: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老师在开展课外阅读引导时,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结合,从阅读兴趣、阅读毅力以及阅读方法等角度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家校共育;课外阅读;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结合的家校共育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我们知道,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单纯来自学校,同时还来自家庭和社会。老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时,其就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的模式进行引导。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通过家校共育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老师在开展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时,其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同时还要从学生家长的引导入手,结合家长的力量,助力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具体而言,老师可以提前制作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并不仅仅来源于学校教育,同时还需要结合家长教育。首先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老师在开展课堂知识教学时,其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和文章题材相近的课外书籍。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的故事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在教学《羿射九日》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唐诗宋词。这样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老师也可以在日常课间活动时,自己当着学生的面阅读课外读物,以此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但这仅是第一步,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QQ群等方式告诉学生家长,互相配合,比如在家阅读对应书籍,或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提到《伊索寓言》、中国神话故事或者唐诗宋词,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该类书籍在社会中的普及度以及知名度,从而就会自觉参与到课外阅读学习中。因为当学生发现某本书籍人人都在阅读的时候,其就会认为阅读这本书是一种必须。

二、阅读毅力培养

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但是在习惯养成之前,学生还没有将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而是一种任务。针对这种阅读任务,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毅力来坚持,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因为老师只能监督学生一时,而不能时时刻刻监督学生,而且课外阅读主要还是在课下完成,而这部分时间老师根本不可能守候在所有学生身边。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家长的帮助,由其帮助老师完成监督学生阅读的任务。

具体而言,老师可以将学生每天阅读的任务告诉学生家长,引导学生家长帮助自己完成日常监督。需要说明的是,老师需要经常性的在学生群里以及家长会上提醒家长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监督。因为如果老师有所松懈,那么学生家长也就会有所松懈,甚至还会忘却,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就会变得松懈。所以,老师需要经常提醒家长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工作。其次,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我们知道,如果学生家长直接要求孩子阅读,其所能够起到的阅读引导作用不会太过明显,但是如果学生家长能够陪同孩子一起阅读,那么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必然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其对学生所起到的阅读引导效果也就会大幅增强。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毅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家长的阅读毅力。对此,老师就可以经常和学生家长讨论一些书籍阅读方面的信息,使之成为二者之间的一个共同话题,以此间接培养学生的阅读毅力,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并不仅仅是通过眼睛看,其更需要学生动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如此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有所误解,因为其认为阅读就是看书,实则二者之间的区别很大。对此,老师就需要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就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阅读,因为如此教学并不利于学生对于阅读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对此,老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的方式,学习和领会阅读方法,锻炼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具体而言,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其就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并且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书写的,其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内容。这些问题既要布置给学生,同时也要布置给学生家长。在学生家长陪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两个人就可以针对阅读文章的主题内容进行思考,并将学生的阅读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在了解到学生阅读的不足之后,便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教学,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家长的反馈和老师的专项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然能够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家校共育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不要仅仅利用自己的个人力量,同时还要与学生家长的力量相结合。但是,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配合引导工作,比如监督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等,如此才能够真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吕巧红,郝高峰.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学阅读有效性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1(21):41-42.

[2]陈庆玲.浅谈如何通过家校共育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7.

[3]李星星.书香成就人生 阅读镌刻灵魂:浅谈家校共育对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6):109-110.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培养策略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