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四策”

2021-08-27 08:35杨邦玺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小学

杨邦玺

摘 要:数学思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生活实际,数学作为由生活知识所凝练的学科,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此,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确保学生在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自身处于思维发展的启蒙时期,更是实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真正实现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是确保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同时也是数学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自身处于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在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真正实现带动自我能力的不断成长。

一、在思维引导下带动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思维引导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他们还保留着幼儿园的习惯,教学时就会发现,学生都很难集中注意力,还存在着思维逻辑混乱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对此,教师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首先,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采用情境带入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游戏模式,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数学思维。其次,针对中年级的学生,其自身已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再强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目标,在实际的操作下,实现带动自身数学思维的有效成长。最后,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下实现促进学生自身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毕竟,兴趣只是帮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一个钥匙,而真正开启学习大门的则是学生自身实践过后获得成就的愉快感受。对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引导高年级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通过自我能力解决数学问题后树立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实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在知识迁移中带动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成长

数学是一个十分严谨的学科,数学教材并不是随意编著而是通过系统规划产生的适用于儿童成长的科学教材。因此,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都可以保证知识符合学生发展的特性,还可以保证各个章节的内容具有连贯性。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数学教材的特性进行分析。

首先,针对低年级的教学而言,教师要注重在兴趣引导下进行学生数学思维发散能力的养成,在贴合学生天性的同时,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其次,针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想象力的发展。最后,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注重知识迁移的特性,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在交流探索中带动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交流和探讨是有效确保学生思维能力养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有效的交流,才能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解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展现自我的思维,锻炼自身思维发展能力的不断成长。首先,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认识时间”时,很多学生对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不知道时间是什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时间,让学生说一说时间的作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摸着自己的脉搏,数一数时钟秒针转一圈自己的脉搏会跳多少下,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然后再由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一分钟的时间还能做些什么,这时就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让学生找到与数学时间相吻合的事物,这样就能锻炼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其次,针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对概念的了解来说说自己的位置与方向,这样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就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依据不同人的位置和方向说出自身所处的位置。最后,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比例”时,教师可以就班级男女比例为话题让学生探索比例的奥义,帮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能力的提升。

四、在评价反思中带动学生思维理解力的发展

课程结束后,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反思既能实现学生在交流沟通中获得反馈,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感受数学知识的内涵,实现将知识进行内化,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后,教师在全课总结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与反思。教师可以这样询问学生:现在同学们对正方形面积公式是否有全新的理解?它是怎样被推导出来的呢?学生就会通过对本节课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师可以再继续引导,利用此种方式就能在进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并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能确保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又能将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了确保在数学教学中能真正实现带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成长,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的状态,并通过一系列教学措施的应用来真正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进而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薛琼.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四策”[J].华夏教师,2020(16):26-27.

[2]周建安.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151.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小学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