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探析

2021-08-27 17:25张洪敬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9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张洪敬

摘 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小学生正处在科学启蒙的阶段,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增强他们的科学体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成为小学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小学科学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为此需要小学科学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就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提出了一些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科技实践活动;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一、相关概念论述

(一)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指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且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必然联系及运动规律的系统性知识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三大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需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逻辑系统性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再用理论来指导进一步实践活动的开展,周而复始、不断更新。

(二)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1]。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科学素养主要是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并善于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从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出发,兼顾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维度,以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天文科学、技术工程等重要内容为载体,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其学习习惯,完善其思维习惯。

二、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其学科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指导他们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深度探索,找出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的科学真理,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的知识积累和反复的实践验证,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同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提高其科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综合能力的支撑,需要他们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反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又会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师在教授小学生科学知识的时候,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这样才能准确理解科学知识的真正含义,在科学学习中少走弯路;在组织小学生进行深度探索科学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关注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弄清楚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将科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在科学知识的验证环节,小学生通过亲力亲为的知识验证过程,将学到的科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全面发展。

三、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不利因素

(一)学校对科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夠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小学科学课堂,近年来,科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科学作为“副科”的地位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改变,部分学校甚至没有把小学科学列为考试科目,与科学实验相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科学课程时间被大量压缩。其次,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素养的理解有失偏颇,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开发,教学上过度依赖教材和课堂,使得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严重,降低了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体验感。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许多小学科学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其主体地位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科学,这与科学本身的实践性相违背。

(二)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社会舆论缺乏正向引导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家长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小学学习的重点,对其他学科都不予重视。现实情况是,这三门学科不仅仅大量占用了小学生的课堂时间和作业时间,部分家长还将周末的时间用到学生的校外辅导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让小学生根本没时间接触和思考与科学相关的知识。更有甚者,部分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好奇心置若罔闻,将他们的探索精神扼杀在萌芽状态,久而久之,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渐渐失去兴趣和主动性,成为家长的“傀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科学传播的途径和速度也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的进步和手机的高端智能化让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与此同时,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思考科学问题、探究科学知识的动力。再加上好多媒体为了博取关注度,将一些未经验证的伪科学知识进行传播,小学生不具备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这些伪科学知识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四、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建议

(一)教师重视科学氛围营造,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

人的心理因素包含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智能因素是人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而非智能因素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人的兴趣、自信、进取、坚持的精神对成长同样起重要作用。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是提升其科学素养的前提,小学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而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话题进行知识拓展,和学生一起搜集一些科普类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培养他们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从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深化过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科学教师可以成立科学学习小组,积极组织科技知识竞赛,鼓励小学生通过小发明、小制作、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学习和科学验证的环节中,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在长期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将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内化为科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