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021-08-30 05:09丁树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分组笔者信息技术

丁树刚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的弊端。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长期持久的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大有所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难题呢?笔者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归纳了一些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恰当分组:打造相互信任的实践团队

恰当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只有进行合理的小组分组,才能够保证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因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所以教师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要充分地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另外,小组成员可以不是固定的,教师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室中学生机总计50台,分为两大列,每列分为对向两排,每排12台或者13台计算机。所以笔者在进行小组分组时通常是每组4人或者5人,同时要求学生推选一名操作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恰当分组增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安全感、信任感,保障了小组合作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实践任务:搭建小组合作活动载体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也要围绕着实践任务开展活动。任务的设计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令人兴奋和富有挑战的实践任务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务完成过程之中,同时,在观点分享与协商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愿意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来解决问题,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教材,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认真分析、仔细考虑、精心设计,设计的合作学习实践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可行性等。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构成时,笔者首先将计算机的组成用图表方式依次展示给学生,然后把淘汰的两台计算机的主机放在讲台上,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来动手组装,组长负责协调。学生需要把每台主机的主板、电源、光驱、硬盘、内存条、CPU、电池等区分开来,再把硬盘、电池、内存条等安装上去。为了正确安装,学生必须明白这些组成元件的名称、所在位置以及作用,也因此对组成元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任务,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又如,笔者开展了小组间学习成果的比赛,利用“学生教学生”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同时,在局域网中设置虚拟站点(由教师制作网络版课件),其学习要点由教师事先设计,网站内容由教师在课前归类和整理,最后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学习网站,供学生自学使用。这种方法可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的部分学生,提供此种自学方式还是颇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产生了主人翁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习过程不再淡而无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互助合作:小组成员共同发展提高

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做“小老师”,给别人讲授知识是巩固记忆的最好的方法。因此,笔者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采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相互帮助、相互提高。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要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本质,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明确分工,让学生学会合作。

例如,笔者经常使用随堂测试系统进行专题训练,该测试系统具有评分以及改错功能。同样的时间,有的学生可以完成多套题目且得满分,有的学生只能完成一两套题目,得分很少,问题一大堆。因此,笔者提倡小组互助合作,让每个小组先完成所有题目且得满分的同学,帮助同小组其他有困难的同学。学生帮学生遵循的原则是“动口不动手”,引导有困难的同学仔细审题,明确操作步骤,从哪个菜单找哪一项操作,或者如何使用快捷键等,如果“小老师”进行了操作演示,也必须让被帮助的同学重新做一次。互助合作的過程,对作为“小老师”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梳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对被帮助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从实践回归理论总结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加2分,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加3分。在正常情况下,在一个小组内,如果两人自主完成且得满分加4分,另外两名学生在帮助下完成各加3分,整个小组得10分,笔者会同步把各组成绩以图表形式展示在黑板上。事实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的课堂训练成绩越来越好,会考成绩稳步提升。

任务分层:小组合作学习的更高追求

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但有的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将很多简单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都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没有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有价值。所以,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时,要面向高阶思维活动,而不是简单地低阶重复教学目标。在任务的设计上,任务分层由易到难,鼓励学生奇思妙想,给学生发展留足空间。

例如,在学习Python编程的for循环内容时,除了基本的操作之外,笔者还设计了几个有难度的图形,鼓励学生在完成上述题目外,集思广益设置图形,结果不少小组设计出了颜色各异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提升了成就感。因为没有Python的纸质教材,课后有不少学生咨询如何回家安装Python软件。借此机会,笔者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编程,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时代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的信息化浪潮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担当、有所作为,要结合学科特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分组笔者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