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腹部急症炎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8-30 06:39沈艳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急症性病变阑尾炎

沈艳锋

(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属于急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临床上包括的疾病类型较多,较为常见的包括急性胃肠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以及肝周炎等[1],患者发病后可能会出现急性腹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和表现[2]。腹部急症炎性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威胁,为了保证紧急处理有效性和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类型,以选择更加高效和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的更好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探析[3]。本次试验研究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治疗的患者,分析了CT检查在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64例对象的纳入时间由2018年12月起并截止于2019年12月,均为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的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治疗的患者,其中有男患者42例,女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平均年龄(47.30±4.40)岁。经过病理检查显示急性胃肠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以及肝周炎的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4例、9例、12例、16例和5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腹部急性炎性病变的判定标准[4]且有不同程度腹部疼痛、坠胀以及持续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精神、意识正常,并无相关精神类疾病病史;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次试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自愿参与试验研究并签署了医院自制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肝、肺等脏器疾病的患者;合并存在其他危急重症的患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和检查配合度不佳的患者。

1.2 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的CT检查仪器均为GE16层螺旋CT扫描仪,各个参数设定如下:螺距为1.375∶1,扫描速度为0.6 s/r,扫描层厚为5~10 mm,重建层厚为1.25 mm,准直器宽带为2 mm。嘱咐患者保持4 h以上的禁食,并告知其在1周内不可以做钡剂造影,将检查部位的金属物品和饰品均卸下,检查过程中协助患者检查床上选择仰卧体位,摆放标准的前后位体位,并让患者做好检查配合,保证呼吸平稳,不配合的患者则应该采取适当的镇静措施,如果患者生命危急则应该在医护人员的监护和陪伴下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并让患者将上臂上举超过头部,扫描范围如下:上腹部疼痛患者为隔顶到腰3椎体下缘,下腹部疼痛患者为腰3椎体上缘至耻骨联合,全腹部疼痛或者是疼痛部位不明的患者为隔顶至耻骨联合。部分需要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应该借助高压注射器完成碘海醇注射液,剂量为80 mL,在注射后30 s、80 s和200 s行加强扫描,对动、静脉期和延迟期影像进行保存,之后进行所有影像进行重建与薄层处理。为了保证检查结果判定的质量则应该由工作年龄在3年以上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数据生成图像后的分析。

1.3 评价指标 本次试验研究的评价指标为CT诊断急性胃肠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以及肝周炎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本次试验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相关数据的表示方法均为百分数(%),检验方法为卡方(χ2),如果P<0.05则表示数据结果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试验研究共有患者64例,CT诊断急性胃肠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以及肝周炎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2.86%、100.00%、91.67%、93.75%和100.00%,CT诊断腹部急症炎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学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诊断腹部急症炎性病变准确率对比分析

3 讨 论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大多数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就应该给予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5]。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的起病急、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且变化快,在诊疗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科较为广泛[6],因此,就应该给予患者病史资料的全面收集、分析和多方面检查。而影像学检查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7]。

CT检查属于腹部急症炎性病变的常见检查方法,其与X线、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具有着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更加清晰的完成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发病位置、范围、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检查,提高了诊断的有效性与质量[8]。CT检查急性胃肠道穿孔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腹腔内可以见到游离的气体,且十二直肠壁增厚、模糊,幽门前区、周围脂肪的间隙有缩小时,存在腹腔积液[9]。CT检查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大囊壁增厚且周围的脂肪间隙并不清晰,并可见环状低密度的显影[10]。CT检查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存在肠腔积液和积气,肠管出现扩张且形成了长短不一的气液平面。CT检查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单纯胰腺炎会出现局限性、弥散性肿大,有不均匀的密度,分叶、胰腺轮廓与附近边界均不清晰,可能存在胰腺实质少量积液,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除了上述表现还可能出现胰周脂肪结缔组织坏死和质地不均匀的低回声[11]。CT检查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阑尾出现肿大和增粗,横截面有“同心圆”变化,边缘模糊且阑尾钙化[12]。CT检查肝周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肝包膜下存在少量的积液,存在线型或者是带状的低密度影像,在增强动脉期则可能会表现出其肝包膜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厚,并有均匀性强化的特征的出现[13]。通过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可知,CT诊断腹部急症炎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学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胃肠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以及肝周炎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腹部急症炎性病变类型,在实施诊断的过程中运用CT检查具有着相对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将其作为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更快的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类型,从而指导早期的治疗工作,为医师的更好治疗提供基础和保证。

猜你喜欢
急症性病变阑尾炎
针灸疗法在院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