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1-08-30 06:39王晓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下肢血流剖宫产

王晓婷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妊娠期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在孕20周后,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蛋白尿、血压异常升高、水肿、头晕、恶心,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对于该疾病的产妇,剖宫产是安全的分娩方式,可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可以减少产妇的并发症,从而有利于改善其妊娠结局[2]。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妇术后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产妇的产后恢复造成严重的影响[3]。因此,必须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护理。本研究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为(32.12±5.21)岁,孕周为36~41周,平均孕周为(38.55±0.63)周。对照组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为(32.21±5.32)岁,孕周为36~41周,平均孕周为(38.56±0.63)周。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的诊断标准[4];均符合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全部患者和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妊娠期并发症患者;严重脏器病变患者;血液性疾病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向产妇进行入院宣教,告知产妇和家属医院的环境和制度。术后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切口护理,嘱咐产妇尽早下床活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措施,给予产妇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操作: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采用Autar评量表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特殊风险、手术风险、活动能力等,总分≤10分评定为低风险;总分为11~14分评定为中级风险;总分≥15分评为高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①低风险患者的护理措施: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前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向产妇详细地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危害性、预防方式等。为产妇制订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提高产妇的身体营养状况,增强产妇的身体素质。术后加强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使用枕头垫高产妇的双腿,指导产妇采取舒适、正确的体位,协助产妇更换体位,观察产妇的下肢水肿情况,对产妇的双下肢进行按摩,促进其双下肢血液循环,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②中级风险患者的护理措施:给予低风险护理措施+加强双下肢按摩护理强度,对产妇的双下肢周径、肢体末端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进行密切的观察,让产妇穿弹力袜,有利于促进产妇双下肢血液运行。③高风险患者的护理措施:基于上述护理措施,给予抗凝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一共包括8项,各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5]。②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取自制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根据评分进行分级,具体为:90~100分评为非常满意;80~89分评为比较满意;70~79分评为一般满意;<70分评为不满意。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④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流速度。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率、DBP、SB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心率、DBP、SBP明显比术前降低,术后24 h的心率、DBP、SBP明显比麻醉后5 min升高,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心率、DBP、SBP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快,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特征早期隐匿,难以及时察觉,一般由全身小动脉痉挛所引起,发病于孕20周后,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伴随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病情严重时甚至于昏迷、抽搐、肾衰竭等[5]。该疾病还严重影响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亡[6]。剖宫产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安全的分娩方式,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但是术后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7]。因此,为了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的预后,必须对其进行积极护理。

给予产妇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采用Autar评量表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特殊风险、手术风险、活动能力等,总分≤10分评定为低风险;总分为11~14分评定为中级风险;总分≥15分评为高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5 min、术后24 h的心率、DBP、SBP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快,P<0.05。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根据Autar评量表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再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进行护理,比普通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8-9]。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采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产妇的下肢血液运行状况,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猜你喜欢
下肢血流剖宫产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