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护理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30 06:39吴秀萍曾丽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血气雾化气道

吴秀萍 曾丽云

(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 永安 366000)

重症肺炎是由于患者病原体感染引发实质性肺炎,出现毒血症或者菌血症,造成躁动、血压降低、意识模糊等症状,在老年群体中高发,极易引发呼吸衰竭、代谢紊乱等并发症[1]。目前主要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保证患者呼吸通畅[2]。但由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周期长,若护理不当,极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造成脱机困难,增加了病死率。综合气道护理是针对患者气道展开护理,结合多种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排出气道分泌物,预防相关性肺炎,对治疗效率有积极意义[3]。为研究综合气道护理的应用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样本。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X线片可见纹理增粗、片状阴影,存在气促、咳痰、憋喘等症状[4]。②听诊可见肺啰音。③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无法自主呼吸,无法配合,精神模糊的患者。②精神障碍的患者。③出现重要器官衰竭的患者。④患有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34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8、16例,年龄(71.56±3.34)岁,平均病程(3.13±0.54)d。观察组34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9、15例,年龄(71.64±3.41)岁,平均病程(3.16±0.5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后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协助患者佩戴面罩,设定初始吸气末压力稳定在8~12 cm H2O,呼气末压力稳定在4~6 cm H2O,浓度稳定在40%~60%。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保证室内通气,室温稳定在24 ℃,湿度稳定在60%。每日对病房消毒2次,保证患者口腔清洁,间隔2 h进行翻身一次。密切观察患者各项体征,有异常及时和医师汇报。给予患者清淡饮食,提高蛋白、能量和维生素食物比例。观察组增加综合气道护理,方法如下:①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前,检查呼吸机的性能,导入蒸馏水在湿化器内,对气道进行湿化处理。若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器械。每日2次查看螺纹管冷凝水高度。治疗期间患者所处病房相对封闭,要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使用消毒液对医疗设备进行擦拭,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病房内定时消毒。护理人员要遵守无菌化原则,和患者接触前后均需要消毒。②积极鼓励患者自主咳痰,若咳痰困难,要使用机械辅助排痰,首先通过听诊器明确患者肺部病变位置,应用体外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根据患者病情,设置排痰机参数,按照从下至上、由外至内的顺序排痰,每侧肺部的排痰时间控制在10~15 min。③吸痰护理,吸痰前后均需要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相关性感染。吸痰时间应低于15 s,压力应低于0.133 kPa,吸痰期间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在发现患者鼻腔内出现分泌物后,立即清理,并在雾化后轻拍患者后背。在拍背时,护理人员的拍打手呈弓型,拍打区域为患者第八肋以上部位,不可拍打肾脏或脊柱位置,雾化频次为每次5 min,通过面罩实施氧气驱动雾化,每两天实施一次雾化护理,雾化时氧流量控制为5~6 L/min。④患者进食前后均需要停止无创通气。进餐后要停止通气30 min,预防胃胀气或误吸。暂停期间为避免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需要采取双鼻腔吸氧治疗,并加强专人护理,密切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⑤积极和患者聊天,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对通气治疗持排斥态度。告知患者通气治疗的目的,先用手扶着面罩,指导患者吹气,让患者能够适应通气治疗的过程,患者适应后再固定在头面部。患者治疗期间无法正常沟通,护理人员要使用手势、眼神等表达方式进行鼓励。⑥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由于大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注意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控,调整糖类摄入。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少量普食,并增加瑞能200 mL/d,采用少食多次的进食方式。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血气指标[5],记录患者各项症状好转和治疗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分别用()、(%)进行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观察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表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咳嗽、气促、喘憋、肺啰音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

2.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对比(d,)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对比(d,)

3 讨 论

重症肺炎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具有较高病死率,有资料指出,重症肺炎病死率为30%~70%[6]。患者发病后极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7]。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同时给予正压通气治疗,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治疗期间若患者护理不当,容易诱发相关性肺炎,造成治疗时间增加,增加患者病情恶化风险。因此在临床护理上,针对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气道护理,利用护理方法提高气道内氧浓度,提高肺泡氧合作用,从而保证氧气稳定供应。对排痰困难的患者给予药物雾化,有利于促进分泌物排出[8]。结合叩背护理、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自主排痰,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经本文研究,观察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魏秀超等[9]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气道护理后PaCO2(50.25±6.31)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57.36±7.05)mm Hg,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1),和本文研究结论一致。可见综合气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对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意义。综合气道护理加强营养支持,严格实施无菌化操作,杜绝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有利于缩短患者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出院。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咳嗽、气促、喘憋、肺啰音症状好转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赖丽华[10]研究中,给予气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4.86±0.87)d,气促缓解(2.52±0.91)d,喘憋缓解(3.29±0.38)d,肺啰音缓解(4.34±0.89)d,均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证实给予患者综合气道护理具有突出优势,有利于缩短患者病程,降低病情恶化风险。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者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气道护理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推广价值,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猜你喜欢
血气雾化气道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