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五举措提升生物安全防护

2021-08-30 03:09朱建纲甘肃省平凉市动物卫生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督查排查养殖场

文│朱建纲(甘肃省平凉市动物卫生服务中心)

近年来,在甘肃省平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平凉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打赢打好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攻坚战,把切实增强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作为动物防疫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加大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力度,靠实工作责任,织密织牢动物疫病防疫网络,辖区内连续14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一、加强养殖场户对动物防疫条件改善提升,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把养殖场户的动物疫病防疫条件达标作为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来抓。一是强化动物疫病防疫条件审查。新建和扩建规模养殖场在项目申报、图纸审查、养殖场建设、项目验收过程中,把防疫条件是否达标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服务和监管,督促指导养殖场户科学规划、规范选址、合理布局,有效降低了部分养殖户盲目建场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是对2016年以来实施过项目的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条件进行全面验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督促养殖场户无条件完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三是对存在生物安全隐患较大的现有养殖场户全面进行摸底,督促市(县、区)纳入重点整改范围,优先整改,定期督促调度。教育引导养殖场户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抢抓乡村振兴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消毒室、车辆清洗消毒通道、生物安全隔离带、生猪装卸台等重点防疫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对规模养殖场户、重点养殖县、乡在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创建无疫小区。2021年以来,新建、改扩建养殖场防疫条件合格率达到100%,平凉市共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152个,现有养殖场改造提升71户,有效提升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二、靠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坚持外堵内防,预防优先,落细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督促养殖场户严格落实进出人员、车辆、动物调入调出、饲料兽药管理制度,严防疫情传入。一是强化人员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殖场,教育指导生产管理人员减少外出活动,禁止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入场,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二是强化车辆管理。严禁动物调运车辆和饲料运输车辆直接进入养殖场,禁止未经清洗消毒的车辆靠近养殖场,在规模养殖场或养殖集中区域设立装卸台,配套洗消设备,所有养殖场户都配备自有运输车辆,将调运动物运至养殖场区集中装卸台,有效防止外来车辆进入养殖场区。所有调运车辆严格落实清洗消毒制度,进行备案登记,并安装GPS定位系统。

三是强化动物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和封闭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调入动物提前申报、落地查验、隔离观察和调出动物的检疫申报制度。

四是强化饲料兽药管理。督促养殖场户建立饲料兽药购入和使用档案,对饲料主要成分及来源进行审查,使用的饲料必须提供官方机构的检测报告。严格执行严禁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各项规定,印发宣传公告,与养殖户签订告知书和承诺书。对餐厨剩余物集中收集、拉运、填埋,实行全链条监管。设立有奖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杜绝餐厨剩余物流入养殖环节,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三、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省上统一要求,对全市范围内7597个畜禽养殖场户和120个人工饲养野生动物场户建立了行政技术双轨包抓责任制,动员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全员参与,实行市局包县区,县乡分管领导、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抓规模养殖场,村级防疫员和村社干部包抓养殖户,常态化开展疫情日排查日报告。今年以来,累计参与排查人员13.8万人次,排查养殖场户173.24万场(次),排查畜禽6158.72万头(只羽)。督促养殖场户完善生物安全防范设施,严格落实门禁、消毒、隔离等防范措施和免疫制度,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防疫台帐,自觉申报检疫、配合抽样检测。督促养殖场聘请专职兽医,引导生猪规模养殖场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安装视频监控,及时掌握动物健康状况及疫情动态;规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程序,坚持对病死动物由两名以上官方兽医进行现场诊断,对无重大动物疫病隐患的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有疑似情况立即进行采样送检,做到早预警、早处置。建立县乡村三级疫情排查登记日报表,详细记录排查人员和工作开展情况,签订了包抓责任书。

四、强化督促检查,压实市县乡三级监管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是否开展日常监管、是否发现问题、问题是否整改落实三个重要环节,压实推进市、县、乡三级督查制度。严格落实乡站一周一排查,县(区)一月一督查,市级一季度一核查的监督检查制度,做到监管无死角,全覆盖。坚持把问题隐患较多、养殖密集区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包抓人员工作情况作为各级督查的重点内容,对生物安全条件改善、餐厨剩余物监管、屠宰企业两项制度落实等重点工作加密督查频次。2021年以来,市级督查检查11次,下发督查通报11起,督促整改各类问题70余起,开展专项督查7次,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市县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倒逼各级扎实履职,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五、强化宣传培训,不断增强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各市(县、区)坚持每季度对养殖场户、贩运大户等经营主体及村级防疫员分类培训1次,督促经营主体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防疫关键措施。明确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市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围绕非洲猪瘟防控、餐厨剩余物监管、贩运车辆管理、屠宰监管以及系统内从业人员能力提升,逐县(区)巡回培训。

二是加强宣传告知。向所有养殖场户发放了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告知书、承诺书,与养殖场户签订严禁饲喂餐厨剩余物责任书,并将全国各地违法案件中的典型案例梳理汇总印发各市(县、区)组织养殖场户学习;向所有养殖场户印发了动物防疫资料袋,将疫病防控常识、防控处罚措施、告知书、承诺书、包抓责任人等资料装入资料袋,在养殖场户门口张贴动物防疫宣传栏;向所有养殖户发放动物防疫明白卡,督促养殖场户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基本知识,及时与包抓责任人取得联系。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县乡技术人员与养殖场户建立了微信、QQ交流群,随时将疫情动态及养殖场户情况交流互动,切实增强了养殖场户防范意识,提升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降低了动物疫病风险和管理成本。

猜你喜欢
督查排查养殖场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