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1-08-30 06:3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瘀斑肿痛紫癜

索 欣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过敏性紫癜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儿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发病的原因是患儿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了变态反应[1],导致患儿小血管出现了变应性炎性反应。患儿发病后会出现皮肤紫癜、关节肿胀以及消化道黏膜出血[2],已经成为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3],同时因为患儿身体、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治疗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4]。再加上饮食不当则可能会影响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规划是十分重要的[5]。本次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饮食护理服务的过程中PDCA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的患儿78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患儿均分为研究组(n=39)与参与组(n=39)。研究组39例患儿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17例,年龄在3~11岁,平均年龄为(7.54±2.87)岁,病程在1~11个月,平均(5.23±0.56)个月;参与组39例患儿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19例,年龄在4~11岁,平均年龄为(7.66±2.83)岁,病程在2~11个月,平均(5.19±0.62)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护理学》中对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6],有正常的进食功能,排除了存在先天性畸形、存在严重精神系统疾病、言语、听觉障碍的患儿。对研究组与参与组患儿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发现,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相同,并做好了病房环境干预、皮肤护理以及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常规、基础护理服务。参与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让患儿家长掌握饮食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家长食物的烹饪与热量计算方法[7]。研究组患儿在饮食护理的过程中应用PDCA,具体的内容如下。

1.2.1 计划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的评估患儿家属的受教育程度,患儿日常饮食和营养状况等,根据相关评估和检查结果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询,借鉴总结出患儿的基本特征并为其制订出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措施和每日的饮食计划。

1.2.2 实施 护理人员要合理的搭配患儿的饮食,告知患儿家长应该避免给其使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并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同时,应该了解患儿的过敏史,在未找到饮食方面原因前应该避免让患儿进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排除日常饮食中的致敏风险。在其紫癜症状消失之后逐渐的过度为正常的饮食,关节痛消失后5~7 d可以添加一种新的蔬菜,并在食用3~5 d后无病情反复后再添加另一种新的蔬菜,添加的顺序为青菜、土豆、西红柿等,暂时不考虑葱姜蒜等容易过敏的蔬菜,水果也应该酌情添加,依次为苹果、橘子和西瓜等,菠萝、香蕉等容易过敏的水果应该暂时不添加。治疗2个月后无复发情况出现则可以适当食用瘦肉、鸡蛋的食物,在添加这类食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皮疹、紫癜则应该暂停食用,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添加。

1.2.3 检查 护理人员要做好患儿日常饮食的记录工作,在完成饮食护理后应该对每一步的护理结果均进行总结与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日后的工作中给予针对性的完善,定期的对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满足患儿和家长的最大需求。

1.2.4 处理 在每一次护理循环结束之后,可以通过患儿疼痛是否有减轻或者是消失,身体的发育情况来评估PDCA的护理效果,如果效果较好则可以继续运用这一护理模式行饮食护理服务,反之则应该对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与完善后给予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1.3 评价指标 将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作为本次试验研究中研究组与参与组患儿的观察与评价指标。护理满意度借助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8],问卷采用百分制,共分为十分满意(评分在90分及以上)、比较满意(评分介于70~89分)、不满意度(评分低于7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试验数据并将其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实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护理满意度、复发率的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百分比(%)、χ2,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消失时间的表示与检验方法分别为()、独立样本t,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与参与组患儿相比,其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消失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消失时间对比分析(d,)

表1 两组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消失时间对比分析(d,)

2.2 两组患儿与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分析比较 研究组患儿与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参与组患儿与家长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与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分析比较

2.3 两组患儿复发率对比分析 在复发率的比较上,研究组患儿与参与组患儿相比明显较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对比分析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这一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就是广泛的小血管炎症,患儿发病后可能出现的临床反应有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等[9]。有相关试验研究发现,导致小儿过敏性紫癜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饮食为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在为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饮食,保证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方式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10]。

饮食护理可以说是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必不可少的一个护理内容,其高效实施有助于病情的更好控制,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而常规饮食护理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就应该分析更好的饮食护理方案[11]。PDCA是一种循环式的护理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四个过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反复执行,每一次循环都可以提高起点,将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保证了护理服务的完善、全面和高效性[12]。在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饮食护理的过程中PDCA的运用评估、分析了患儿的营养、饮食情况,通过资料的查找与借鉴实施了针对性的饮食干预计划,检查了护理结果,做好了护理过程中不足的总结、分析与完善,保证了下一阶段饮食护理的科学、高效性,为患儿的更好治疗与恢复提供了基础[13]。

综上所述,在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饮食护理的过程中PDCA的运用可以缩短患儿尿蛋白、关节肿痛、皮肤瘀斑、腹痛的消失时间,提高了患儿与家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了复发情况的出现,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理想且显著。

猜你喜欢
瘀斑肿痛紫癜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自拟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40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