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满意度的影响

2021-08-30 06:3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清创伤口外科

赵 静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急诊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急诊外科创伤不同于一般疾病,其发生突然、致伤原因复杂多样、病情危重,加之创伤累及全身诸多脏器及系统,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清创缝合是急诊外科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止血及稳定生命体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营造利好条件[1]。实践显示,优质护理是临床主流护理模式之一,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实现应激反应的降低,以此保证清创缝合的顺利开展。本文以94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为观察案例,剖析优质护理在清创缝合中的施行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观察案例为94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干预,将以上患者的其中47例归入对照组,囊括男性数32例,女性数15例;年龄最大值86岁,最小值22岁,平均年龄为(54.08±8.29)岁。剩余47例归入观察组,囊括男性数33例,女性数14例;年龄最大值85岁,最小值23岁,平均年龄为(54.11±8.22)岁。纳入标准[2]:符合清创缝合适应证;意识清醒,精神状态正常,未有意识或认知障碍;未存在失血性休克;未患有心脏病史、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器质性疾病;临床资料完善,患者及家属自愿同意参与。研究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及创伤位置等指标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临床基础护理,定期监测患者各项重要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口头讲解清创缝合的过程及意义,提醒患者放松身心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施行优质护理模式:①接诊护理:待患者进入急诊科就诊后,护理人员予以热情接待,并及时对患者的伤情予以判断观察,快速做好分诊处理。优化就诊流程,为伤情严重的患者构建绿色通道,使患者及早得到疾病治疗。接诊期间,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创伤原因、既往病史等,并做好详实记录,为医师诊断病情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基础信息。②术前护理:及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止血,仔细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并予以详尽准确的记录。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及神情等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医师对症处理。对患者进行清创缝合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清创缝合的实施目的、意义及配合要点等,主动规避不合理行为,提升配合度。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引导患者表达想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鼓励和安抚,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情绪平稳。依据清创缝合的实施要求,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预先调整,保证温度在23~25 ℃,湿度控制在50%左右;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准备完毕,并熟悉摆放位置,以此配合手术开展。③术中护理:初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尤其是存在焦虑和不安的患者,向其普及清创缝合的过程及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实施好处,叮嘱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实施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神情及面色状态,发现异常反馈医师处理;对应激反应强烈的患者,适当给予肢体安慰和言语鼓励,保证手术顺利开展。④术后护理:观察伤口状态,及时利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等,避免细菌滋生,控制伤口感染。观察半小时,若患者伤口未有出血现象,且也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即可护送患者回病房或转入其他科室观察治疗。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尽量摄入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刺激性较小的食物,避免吸烟喝酒。叮嘱患者肢体活动力度不要过大,避免挤压或沾水,防止伤口再次裂开。出院时,为患者构建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机体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强调定期入院复查的重要性,长期维持良好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机体完全康复。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两组患者的手术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状态[3]。其中,疼痛分析采用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焦虑分析采用SAS自评量表,分值越高,焦虑越严重[3]。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及家属分发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值≥80分的为满意,反之为不满意[4]。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肾上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数据分析择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的组间研究为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分析为t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情绪分析 观察组对护理干预表示满意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且疼痛、焦虑评分依次为(35.06±10.12)分、(28.52±6.04)分,低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情绪分析

2.2 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心率及肾上腺激素水平等指标较对照组而言也更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比较()

3 讨 论

清创缝合术是急诊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少伤口感染风险和创伤后遗症的关键环节,在对伤口进行异物清除和清洗去污后缝合,能实现伤口的一期缝合,促进受损部位功能及形态的好转及恢复[4]。但深入观察发现,由于急诊外科的清创缝合患者多为意外伤和突发伤,发病时间短且病情进展快,使患者极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及生理反应,不能很好配合清创缝合的顺利开展。加之清创缝合涉及诸多侵入性操作,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降低了治疗配合度。实践显示[5],对施行清创缝合干预的急诊外科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的高效护理服务,利于稳定患者情绪,使其应激反应减少,并主动配合治疗工作开展。如今,随着临床优质护理的纵深推进,一系列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优质护理理念不断涌现,为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及水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和举措。其中,优质护理是一种强化基础护理且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经实践显示,在清创缝合实施前后全面贯彻执行优质护理模式,依据不同时间节点有的放矢的提供护理干预,通过接诊流程优化、术前情绪舒缓和健康教育、手术室的环境干预及患者体征监测、术后的饮食指导和伤口观察处理等系列护理措施,能切实帮助患者平稳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使其主动配合清创缝合的实施操作,实现清创缝合的顺利开展,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7-8]。此外,优质护理的实施,不仅关注基础护理流程的实施,还着重满足患者的全身心护理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温暖的陪伴和鼓励,以此增强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临床中广受好评,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9-10]。本文试验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的疼痛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期间的血压、心率及肾上腺激素水平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外科患者予以清创缝合治疗期间,施行全面有效的优质护理模式,利于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且在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也能发挥显著效应,值得临床重视和加强推广。

猜你喜欢
清创伤口外科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