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21-08-30 06:3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产科母乳喂养母婴

王 晶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医疗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医疗观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医学模式也随之而发生改变。在护理这一领域,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患者所需,产妇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产科护理中,护理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服务[1]。孕产妇需要经验更为丰富以及护理知识更为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护理,产妇希望能够从护理人员中学到更多的关于新生儿护理知识,以保障自身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是基于医院现有护理基础,进行概念创新,以家庭为中心的一种产科护理模式[2]。母婴床旁护理将产妇从怀孕到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护理方法进行了完美结合,进而形成了完整的产科护理服务,本研究证明了此护理模式作用于产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0例,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为(27.53±3.76)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孕周为(38.7±1.3)周,住院时间在4~8 d,平均住院时间为(5.7±1.3)d。其中对照组中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占28例、22例;护理组中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占27例、23例。所选100例产妇皆无妊娠期合并症及相关并发症,且新生儿身体健康无病症。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住院时间、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产科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对产科病房的环境护理,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和脐带消毒,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等[3]。

护理组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培训:定期对产科护理人员展开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使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素质得到提高,增强护理质量。②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该对产妇及其家属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记录她们对护理提出的要求,针对性的制订出个性化的母婴床旁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产妇提出的合理护理要求。③护理前准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前,首先,要确保自身的清洁问题,要保持手部洁净,避免指甲过长。其次,要注意着装,不能佩戴对婴儿可能造成伤害的饰物,如手表、戒指、手链等。最后,要对病房温度、湿度及用以新生儿沐浴的水温进行适度调节,避免温度过低造成新生儿着凉以及水温过高烫伤新生儿[4]。④新生儿护理流程:a.床旁沐浴:给新生儿沐浴一般是在其出生的24 h后进行,严格按照1人/盆的原则操作,避免出现感染。在操作过程中,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注意事项和沐浴步骤,使产妇及其家属直接参与其中。b.脐部护理:在新生儿完成沐浴后,护理人员要对其实施脐部护理,取适量的脐部护理液以正确的涂抹方式对其进行护理,保持脐部的清洁卫生。c.床旁抚触:可在新生儿清醒时、睡觉前以及沐浴前后进行床旁抚触,在抚触前,注意净手,之后取适量的抚触油倒入掌心,揉搓至一定热度再进行抚触,抚触时要注意顺序以及力度。d.床旁宜教:产前,要对产妇介绍病房环境,以及对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介绍,告知生产征兆、分娩的过程等。产时,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向其介绍正确分娩体位,告知正确用力方法,给产妇树立成功生产的信心。产后,要给产妇普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正确姿势,以及更换尿布的方法,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述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及应对措施。⑤出院护理:在产妇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该告知产妇乳房保健的相关知识,还应告知产妇如何实现产后避孕以及其意义,叮嘱产妇要合理饮食、合理作息,对相关的复查时间做详细说明,做好出院指导工作[5-7]。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情况,以此作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价值评判标准。护理满意度可分为3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同样分为3个等级:完全掌握、基本掌握以及未掌握;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是基于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基础;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情况参与评分项目包括: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更换尿布[8]。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表示计数资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研究分析,护理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00%),护理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总体高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2.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 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母乳喂养成功者分别为46例、39例;母乳喂养不成功者分别为4例、11例。护理组产妇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00%),对照组产妇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为(78.00%),护理组产妇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

2.3 两组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对比 通过研究对比,护理组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人数分别占27例、21例、2例;对照组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人数分别占13例、28例、9例。护理组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总体高于对照组,组间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情况对比 通过研究分析,护理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项目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更换尿布的分数分别为:(93.22±3.43)分、(91.23±3.11)分、(90.35±4.26)分、(96.17±3.25)分;对照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项目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更换尿布的分数分别为:(77.46±5.37)分、(80.47±6.26)分、(78.59±5.48)分、(87.34±3.84)分。护理组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各项操作评分皆高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

3 讨 论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的产科护理模式,是指在围生期实施母婴同室保健,持续的促进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保健教育[9]。该护理模式实施有利于减少初为人父人母的不安和焦虑感,能够使其勇敢的承担育儿的责任;实施母婴床旁护理,避免了母婴分离,有利于增强母婴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避免了新生儿之间同室护理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还有效的降低了产科出错概率,为医师和护士减轻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压力,充分诠释了“以人为本”,以“母婴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服务理念,为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10]。

母婴床旁护理是让新生儿的护理走进病房,实现父母和新生儿的零距离接触,此护理方式不仅拓宽了产科护理范围,还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将妊娠、分娩、产后及新生儿护理融为一个整体,提供了个性化护理,更好的适应了当代产科护理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母婴床旁护理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了集便利、舒适、隐私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服务,有效的促进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幸福,减少了护理差错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备受当代家庭及产妇的欢迎。在护理过程中,产妇及其家属可以从中学习到新生儿护理技巧及母乳喂养方法,对产妇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育婴方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价值,此研究以分组形式展开讨论分析,将选定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及母婴床旁护理,通过研究表明,两种护理方式皆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成效,但相较于护理组而言,对照组的护理相对基础,个性化的护理未得到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产妇的护理要求,具有一定的护理缺陷。但护理组的护理模式正好弥补了对照组的不足,以更加符合当代产科护理观念的护理模式实现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研究数据也显示,护理组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母婴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以及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各项操作评分皆高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在产妇了解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产科母乳喂养母婴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