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展开路径

2021-09-01 23:42谭绍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

谭绍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理念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解惑”“授业”“传道”三个层次展开教学路径。思政课教学“解惑”是吸引学生“亲其师”的首要因素,主要涉及解答学生的心理预期之惑、生活之惑、理论之惑三方面内容。思政课教学“授业”是激励学生“亲其师”的必要内容,主要涉及为学生传授职业的“硬”能力与“软”能力两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学“传道”是引导学生“信其道”的关键途径,主要包含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坚定个人奋斗的理想信念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思政课;教学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念。从经典溯源来看,此理念既与《礼记·學记》所言“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1]459有渊源,也与韩愈名篇《师说》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159相关。落实这一理念的指导要求,我们应按照其所蕴含的“解惑——授业——传道”逻辑来探索展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

一、思政课教学“解惑”:吸引学生“亲其师”的首要因素

一般而言,能为学生“解惑”是任何教师赢得学生好感、展现自身吸引力的首要因素。结合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解惑”大体包括解答学生“心理预期”之惑、生活之惑、理论之惑三个由浅及深的层次。

(一)解答学生“心理预期”之惑

要让学生“亲其师”,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预期”非常重要,因其事关“第一印象”。即今而言,高校学生对思政课普遍存在着漠视、抵触的“刻板”印象,属于带有偏见的“心理预期”。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致力解决的首个重大困惑就是要打破学生这种错误的“心理预期”。

结合实际来看,当前学生们之所以对思政课产生漠视、抵触的“心理预期”,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知识重复”问题,这与我们思政课的整个体系有关。思政课是一个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体系,伴随着同学们的整个学习阶段。特别是在文史类考生看来,这些内容非常熟悉,其中许多知识点经过了高考的磨砺已然烂熟于胸。他们极易形成对思政课内容的审美疲劳、厌倦烦躁甚至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也波及对老师的感受。二是“价值贬抑”问题,这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教学应考有关。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因为不参加政治科目的高考、部分艺术体育类考生因为高考文化分数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高中阶段基本放弃了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就使得他们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了“思政课不重要”的偏见。而长期不接触相关学习,也使得他们对思政课的概念范畴、话语范式等感到漠然,亦加重他们的贬抑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两方面进行充分准备。一方面是做好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总体调查了解。开课前,要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对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研究同学们的高中政治课本、教辅材料包括高考试题来掌握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水平。另一方面就是精巧设置与同学们见面的“第一堂课”。关键要求就是让学生“耳目一新”,从新知识、新材料、新视角、新观点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课堂设计。

(二)解答学生的生活之惑

相比于外在性的“心理预期”困惑而言,学生们生活中的困惑是他们更关心、更切身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趁热打铁”,注重通过教学来解答学生的“生活之惑”,增强思政课在同学们生活中的“存在感”。

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困惑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概括起来就是两类:“当局者”之惑和“旁观者”之惑。前者指的是同学们在自身生活中遇到的学习、交友、求职等各种大小难题。此类问题属于大学生群体的共性较多、个性较少。后者则是指同学们对于自己在生活中、新闻媒体上接触到的种种复杂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事件产生的理解困惑。

这两类困惑的解答都包含在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之内。关于同学们生活中的“当局者”之惑,最直接回应的课程就是大学一年级时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其主题就是培育青年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很多章节回目都直接关联同学们的生活常见难题。关于同学们观察社会现象时的“旁观者”之惑,最直接回应的课程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这门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既展示纵向的历史发展线索,更与时俱进地全方位介绍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核心、热点内容。与此相关的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从史实角度充实对相关问题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则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角度对同学们的所有生活困惑给出根本性解答和方法论指导。

(三)解答学生的理论之惑

如果说解答学生的“心理预期之惑”“生活之惑”更多侧重感性认识的层面,那么解答学生的理论之惑的侧重点就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层面。学生在高校思政课中产生的理论困惑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两大内容:“知识理解”困惑与“理论认同”困惑。

学生的“知识理解”困惑主要来自课程内容本身。从学科门类归属来看,高校思政课中的知识涵盖广泛,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这些理论性极强、研究内容相对抽象的学科,经典文献的原文征引极丰富,很多概念内涵和表达方式都较为深奥、晦涩,距离日常生活较远。“概论”课程、“纲要”课程中的一些知识范畴是从特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治理中提炼而来,带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实践背景,同样也增加了青年大学生的理解难度。为解答以上难题,思政课教师需要下足备课方面的理论功夫,下大力气做好吃透教材、精读经典、研读历史和学习党中央重要文件等重要工作。只有当教师的理论功底达到教材内容结构烂熟于胸、重要经典表述信手拈来、历史与现实背景如数家珍的程度时,方能有效化解学生“知识理解”方面的众多困惑。

学生的“理论认同”困惑主要来自社会思潮的影响。在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学生可以便捷接触海量信息,其中就夹杂着不少“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往往成为学生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障碍。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1]。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解答此类疑惑不仅是岗位职责,更带有政治任务属性,责无旁贷。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时刻关注思想界、网络舆论中的社会思潮动向,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予以科学分析,辨明是非黑白。特别是对于国内国际实时出现的热点事件、学生群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予以及时、准确分析引导,对一些常见的似是而非、极具迷惑性的谬论予以坚决批判。

二、思政课教学“授业”:激励学生“亲其师”的必要内容

思政课教师通过教学为学生“解惑”主要化解的是同学们心理、思想上的疑惑,足以使学生产生“亲其师”的情感倾向,接下来就要通过教学“授业”来巩固这种倾向。“‘授业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本领、职业方法和职业能力”[4],即此而言,思政课亦具有独特价值,如果发挥得当,足以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度影响。

(一)思政课传授职业“硬”能力

学生所学到的直接管用、即时生效的职业能力,可以称为“硬”能力。高校思政课可以传授给学生的职业“硬”能力主要是考试能力。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是备受争议的教育方式,但也不可能就此完全“不考试”“不要分数”。真正科学的做法是,一方面改善固有考试、打分方式的僵化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善于适应新型考试的能力。事实上,考试能力仍然是当今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能力,高校思政课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资源。

一是学历深造型考试。当今的知识型社会,高学历对于个人的事业发展意义越来重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日益火爆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在这场考试中,“思想政治理论”正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必考的科目,國家统一命题并划有相应的单科分数线。不少在平时学习中忽略了思政课的大学生,临考复习往往花费巨大精力甚至投入资金去报班复习备考。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可以多注重研究考研政治试题,总结出相应答题技巧、考试重难点融入平时教学之中,对于那些有志深造的同学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此做法必然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吸引力,拉近师生关系。

二是工作岗位招录招聘型考试。这类考试更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必经关卡。每年的中央及地方公务员招录考试都是竞争最激烈、热度最高的考试。其他类似考试名目众多,也同样火爆,包括但不限于事业单位、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招录等。这些火热的求职考试内容都与高校思政课各门科目相关。因此,思政课教师通过研究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并针对性地总结解题思路方法,同样可以提升同学们所需的职业能力,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效应。

三是职场晋升选拔型考试。这类考试事关大学生走入职场后的事业前途,提前掌握当然有利无弊。相对于求职时注重笔试来讲,这类考试更侧重应试者的面试、实践方面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与此相应,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应在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职位晋升中常见的面试方式创新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亦考虑参照职场选拔人才的评价机制,选取课程中合理的话题,组织同学们展开调查研究。

(二)思政课传授职业“软”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间接有用、逐渐生效的职业能力,可以称为“软”能力。就高校政课而言,可以传授给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政治素养、政策解读和人格修养多个方面。

一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强化其明辨是非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从思政课角度来看,对于青少年的“精心引导和栽培”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其能做到明辨大是大非。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在网络上爆出“反华”“反社会主义”言论的事件多次发生。从当事学生的谬论中明显可见,他们普遍缺乏基本的政治素养,某些观点已经跌破做人的常识底线,是非辨别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无一例外,这些肇事者都因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遭到了被开除学籍、取消升学资格等严厉处罚。他们的惨痛教训提醒高校师生群体,政治素养的缺失会成为学生事业乃至人生成长的致命短板。

二是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能力。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一个行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既和经济发展规律相关,亦与国家相关大政方针的指向密切联系。因此,高校思政课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增强学生解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抉择水平高低。

三是健全学生人格品格,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高校思政课既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包含有充分的人格品格教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联系到当前屡见不鲜的“00”后大学生心理脆弱、沉迷网络游戏等新闻报道来看,高校思政课尤其要注重传授给同学们应对人生逆境、克服人生困境、抵御外在享乐诱惑的内容。这既是他们当前生活的“痛点”需求,更是影响他们未来事业发展的“刚需”内容。

三、思政课教学“传道”:引导学生“信其道”的关键途径

“解惑”“授业”是促进学生“亲其师”的必要步骤,而高校思政课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始终是引导学生“信其道”,关键途径就是“传道”。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内容来看,思政课的“传道”,表现在引导学生把握世界普遍规律、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和坚定个人理想信念三个层面。

(一)把握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思政课教学“传道”,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示这一普遍规律的普遍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5]。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教学虽在具体内容设置上各有侧重,但都应将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主旨贯穿其中。

实现这一“传道”目标,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提升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能力,突破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和任教课程差异等条件限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3]。只有教师本身真正服膺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普遍真理,并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遵循其所揭示的世界普遍发展规律,才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二)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思政课教学“传道”,最切身的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掌握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重要目的是认识利用规律,为本民族自身发展建设实践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建设实践就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历史使命。

实现这一“传道”目标,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与讲解。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同学们回信中鲜明强调了历史学习的重要向,要求同学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6]。循此指导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全心投入这些厚重的历史的学习研读之中。在教学中,既要能大开大合,引导同学们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也要能活灵活现,从历史中深度挖掘出典型的人物故事,以鲜活的形象与真实的细节感召同学们的情怀与认同。

实现这一“传道”目标,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对社会现实发展状况的解读与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7]。思政课教师就应引导、带领学生走进当前的社会现实之中,去亲身实践体验正在进行之中的民族复兴众多事业,去真实感受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蓬勃伟力。

(三)坚定个人奋斗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学“传道”,最终落地的目标就是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科学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6]。学生们把握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最终表现在个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之中。

要实现这一“传道”目标,思政课教学要注重从信仰生成的一般规律入手。人的信仰一般遵循着“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的发展逻辑一步步生成。思政课教师要将这一客观规律与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之中既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防止操之过急、过犹不及;又要审时度势、升华点拨,防止原地徘徊、劳而无功。

要实现这一“传道”目标,思政课教学还要注重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入手。共产主义既是一种崇高理想,也是一种现实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8]。教师在教学中反复重申、讲清楚这条重要道理,方能最有效地破除部分学生将理想信念“虚无”化、“戏谑”化的错误立场。籍此让同学们明确,我们现实中取得巨大成就与科学理想信念指导之间的紧密关系,从中感受到社會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国家、民族乃至个人成长成功的必然指导意义,进一步强化他们坚定自身科学理想信念的态度。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理念,既是对传统优秀教育文化的传承、对教育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更呼应了新时代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在深入把握这一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创新完善教学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59.

[2] 朱祖延.引用语大辞典(增订本)[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195.

[3] 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9-3-19.

[4] 汪青松.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提升——兼与李军、崔峰的《传道授方启疑》一文商榷[J].中国高教学刊,2007,(12).

[5]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1).

[6] 习近平.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全文)[N].新华网,2020-6-30.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网,2017-10-27.

[8]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2).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