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现状与审思

2021-09-01 14:19董文静宋淑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家庭体育幼儿

董文静 宋淑华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1]。家庭体育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2]。幼儿处于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家庭是幼儿受教育萌芽的发源地,幼儿在生长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养成,极大地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体育环境是影响幼儿体育运动这一习得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体育环境越好,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水平也越好[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4]。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身系国家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他们是需要被关注与维护的弱小群体。和谐互动的亲子体育活动,可以给学龄前儿童营造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5]。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和实践发展,分析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路径,该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输入主题关键词“幼儿家庭体育”“学龄前儿童家庭体育”进行文献检索,日期限定为2010—2020年,对幼儿家庭体育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我国幼儿家庭体育文献研究情况

如图1所示,幼儿家庭体育领域近10年来的总体发文数量贫乏,2014年和2018年时有过一个小高峰现象,但也只是仅仅10篇之数,2017年论文发表数量最少,其理论研究缺乏的现象非常明显。在“健康中国2030”的背景下,幼儿家庭体育需要发展,其理论研究的支撑不可缺少。

图1 2010—2020年文献研究数量统计

2 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研究内容与数量概述

幼儿家庭体育领域近十年来,论文发表类型主要以现状调查居多,约20篇,占35%;理论研究约10篇,占17%;影响因素研究约13篇,占23%;对策研究约13篇,占23%;综述类研究约3篇,占5%。这说明目前幼儿家庭体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家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和概念理论研究,但是,数量和比例上仍然有待提高,影响因素和对策解决研究方面也需加强研究力度。

2.1 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的概念界定演进

2011年,王凯珍等人[6]认为,幼儿家庭体育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满足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体育运动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亲子活动的重要形式。同年,赵小平[7]认为,幼儿家庭体育就是家长利用科学的体育知识及手段,对幼儿进行增强体质的体育教育,其中包括合理饮食、保健常识、安全知识、锻炼方法、体育习惯等方面的教育。2012年,刘春忆[8]认为,幼儿家庭体育是指幼儿在其家长的陪护、指导及参与下,开展的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幼儿家庭体育活动是以有效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以及培养家庭体育氛围,促进家长与幼儿和睦相处,娱乐幼儿家庭生活等为目的的活动。白翠瑾等人[9]认为,幼儿家庭体育是以家庭为参与单位,以身体练习或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以增情、悦心、健体、育人等为主要目的的,父母与孩子间自发组织参与的各项体育活动。总之,学者们对幼儿家庭体育的概念各抒己见,其共性在于:幼儿家庭体育是以家庭为单位,家长为主导,幼儿共同参与进行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的过程。幼儿家庭体育的目的在概念的演进中,经历了从满足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到增情、悦心、健体、育人的发展过程,对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 现状调查类

从表1中看出,对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地区,甚少对华南、西南部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在本次梳理过程中暂未发现对西北部地区做过调查研究。研究地区也主要是集中在城市、社区、街道、城中村,暂未发现对农村幼儿家庭体育做过研究。

表1 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现状调查地区分布

2.3 影响因素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影响幼儿家庭体育的因素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表2中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的因素方面发生了变化,幼儿父母从早期时候的观念不足到逐渐引起重视,但又迫于客观现实因素的存在(如社会竞争激烈、经济压力大、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父母缺乏体育兴趣与知识等),形成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况。文献梳理时还发现,针对一直以来存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缺乏的问题,虽然国家开始逐渐重视,民众体育活动的场地有所增加,但是适合幼儿使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仍然未得到改善。此外,父母缺乏体育知识和专业指导是长期以来幼儿家庭体育的持续影响因素。

表2 2000—2021年我国幼儿家庭体育发展影响因素类文献研究情况统计

2.4 对策研究类

马莉萍提倡幼儿园老师的教学对象应包括幼儿家长,建议以家长会为契机进行相关专题指导以提高家长的相关能力,并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做好家庭指导,间接督促家长开展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通过学校“亲子运动会”的举行丰富家长的视野[10]。岳新坡建议,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选择,引导幼儿进行有益的训练,满足幼儿自身的活动愿望,以幼儿的生理特点为依据,重点把握活动量;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正确地引导幼儿,传授科学的方法和选择适宜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养成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11]。颜小燕、沈建文建议发挥政府职能为幼儿父母创造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加大对城市社区幼儿体育活动场所和锻炼器材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和指导,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化体系,使家庭体育活动常态化、合理化、科学化[12]。刘利沙建议,政府和社会应继续加大对幼儿体育的关注度,开发更多适合幼儿体育游戏的活动场所,建设适宜于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设施;幼儿父母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开发新颖的体育游戏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13]。体育专业人士应该为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开展给予专业的技能知识指导,开展运动与健康普及教育,转变家长观念[14]。方慧、陈佩杰认为,家庭环境影响学前儿童体力活动的项目选择和机会获取[15]。朱述旗、丁忠建议在公共场所增加一些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设施,在保证幼儿运动量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强度,在增强体质、发展素质的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广泛开展运动与健康普及教育,让体育专业人士为家庭体育游戏活动给予专业的技能指导[16]。以上学者,有的建议家园共育,有的认为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家长为榜样,以身作则,也有的建议由政府来助推发展,均为幼儿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我国幼儿家庭体育研究现状的问题审视

3.1 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幼儿家庭体育的重视

从文献统计数量的情况上看,整体发文数量较低,说明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该领域研究缺少由于缺乏运动造成的肥胖、近视、免疫力低下等幼儿健康问题的数据统计,且大多数父母在思想上还没有对幼儿家庭体育引起足够重视。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缺乏组织开展对幼儿家庭体育科学的指导与宣传,以及对幼儿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规划、配置建设和经济支持保障,导致该领域发展不充分,研究不深入。

3.2 幼儿家庭体育理论体系不完善

从文献总体上来看,幼儿家庭体育领域的发文量有限,理论研究有待提高,大多数发文来源于省级期刊,只有少数几位专家学者如王凯珍、吕海龙等专家发文于核心期刊。该领域缺乏优秀文章发表。关于幼儿家庭体育的概念,不同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缺乏系统、全面的界定。体育活动的组织、主导、监督等,需要父母的参与完成。许多家庭中父母已经意识到体育活动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父母的指导方面,缺乏一套科学、全面、实用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体系,因而使现实中幼儿家庭体育的推进艰难。

3.3 幼儿家庭体育的关联性和交叉性研究聚焦不够

目前各领域研究多提倡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幼儿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类研究,目光多集中在对国内地区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调查上,这对于被调查地区开展家庭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现状调查具有参考的价值。在影响幼儿家庭体育开展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上,不仅需要研究影响因素,更需要多思考解决的方案与路径。

3.4 幼儿家庭体育的跨域研究和国际对比研究缺失

我国现有的幼儿家庭体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内地区的研究,研究地区选择上,多偏重于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而对于西部、西南部、西北部等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甚少,需要增加研究辐射面。此外,在文献梳理中发现,现有的研究缺乏跨国界、跨文化的对比研究,对于港澳地区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4 结语与建议

4.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幼儿家庭体育的重视

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幼儿健康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幼儿家庭体育是幼儿在园外体育活动落实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幼儿家庭体育的宣传力度,才能引起家庭、社会、幼儿园对幼儿家庭体育的重视。幼儿从事体育活动时尽量采取就近原则,提倡:在社区“硬件”方面,增加适合幼儿活动使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在社区“软件”方面,聘请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对不同龄段幼儿,给予适合的体育活动指导。幼儿家长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地通过一些便利、自由的方式来引导和陪伴幼儿从事体育活动,不要拘泥于专业的设施、场地,日常也可以采取郊游、登山、骑行等活动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4.2 夯实幼儿家庭体育理论基础,完善理论体系建设

呼吁幼儿教育专家和体育专家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共同对幼儿家庭体育的理论进行研究,丰富幼儿家庭体育的理论框架。幼儿家庭体育需要根植于家庭的沃土才能茁壮成长。完善幼儿家庭体育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要从本质上厘清概念,为幼儿家庭体育提出实用且可行的方法途径。要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与干预手段,挖掘体育活动给幼儿身心带来的更多益处,探索、总结一套适合的幼儿家庭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方案。

4.3 深入关联性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扩大幼儿家庭体育研究范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结构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幼儿家庭生活产生了影响。学者的目光不应只集中于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也应展开对幼儿家庭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研究,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可借鉴诸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路径,挖掘更多幼儿家庭体育领域研究发展的新思路。

4.4 拓宽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充实幼儿家庭体育的研究内容

北美、欧洲等地区,在幼儿体育方面的研究都比我国略早。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环境、文化、观念等差异,如美国在幼儿体育的研究中,对幼儿各个龄段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体育学者可与之进行对比,可适当借鉴和学习其体育活动项目和活动方法的成功经验。港澳地区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早期港澳地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幼儿父母在思维观念方面,与内地幼儿父母存在一些差异。学者可以做一些港澳地区幼儿家庭体育的对比研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大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文化发展也具有多样性,要加强对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研究。例如,我国浙江地区在幼儿体育发展方面,有过试点开发,且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学习与交流。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找与成熟地区的差距,根据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找出适合本地区的幼儿家庭体育发展新路径,让祖国的希望之苗,通过以家庭为起点的正确引导,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体魄和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家庭体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家庭“煮”夫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恋练有词
我们的“体育梦”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幼儿画刊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