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对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汉译本版本的选择策略研究

2021-09-01 05:17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柳林风声书名

曾 媛

(无锡市图书馆,江苏无锡 214021)

《柳林风声》通过鼹鼠、河鼠、蟾蜍、獾四个小动物的故事,展示跌宕起伏的冒险经历,讲述朋友之间真挚无私的温暖故事。从文学史上看,从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数十年,是英国儿童文学百花争妍的黄金时代。它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始,以《柳林风声》终。作为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压轴之作,《柳林风声》不仅为儿童打开探险和幻想的天地,更以生动活泼的性格刻画、如诗如画的风景描绘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之间的思辨哲理,超越了儿童读者接受范畴,成为深受不同年龄层读者青睐的经典名著。

早在1936年,《柳林风声》首次由尤炳圻译介给中国小读者。据不完全统计,《柳林风声》至今已有200余个重译本。作为一部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历来是公共图书馆收藏的重中之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柳林风声》译本种类丰富,在图书馆传播中占有的比例和范围非常大,但也存在着重复出版、版次繁多、书名众多等问题,为图书馆译本选择、图书采访、阅读推广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

1 《柳林风声》汉译版本考察

笔者借助国家图书馆数据,从书名、品种、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方面对《柳林风声》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表1:

表1 《柳林风声》主要汉译本的图书馆馆藏情况

2 《柳林风声》版本存在的问题

2.1 书名众多

调查结果显示,《柳林风声》的80个汉译本有18个不同的书名,这18个书名有四种情况:其一,绝大多数书名根据该书英文书名“The Wind in the Willows”翻译而来,如“柳林风声”“杨柳风”“柳林中的风声”“柳树风声”“柳林间的风”“柳林清风”等,是按照该书原意的直译。其二,书名加入动词,增加拟人化色彩。如“柳林听风”“拂过杨柳的风”“风语河岸柳”等。其三,书名着眼于故事的发生地。如“柳林四侠”“柳树林的秘密”。其四,书名根据故事主人公进行意译,如“鼹鼠柳林奇遇记”“鼠的遐思”“蛤蟆托德历险记”“蛤蟆传奇”。以上所举译本中,多书名的情况的实质是直译与意译之别。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在书名翻译中应该遵循“约定俗成”和“求同原则”。在翻译已有书名的文学名著时,若强行修改,另造他名,会造成同一名著的汉译书名越来越多。

2.2 版本繁杂

《柳林风声》版本如此之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其一,同一译者、同一本书的出版社不同。史天庭、武庆云译本分别有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个版本。张炽恒译本有中国画报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3个版本。2006年—2019年,杨静远在不同出版社出版了13个版本。其二,同一出版社、同一本书的译者不同。如光明日报社在2007—2017年的十年间,先后出版了吕萍、张炽恒、任溶溶等三个译者的5个版本。其三,同一译者但出版社、译本书名不同。在全译本中,任溶溶分别有新世纪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译文出版社、光明日报等5家出版社出版的6个版本。1989年新世纪出版社时书名为《蛤蟆传奇》,1997年书名改为《柳树间的风》,先后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译文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而书名为《柳林风声》译本先后于2012年和2015年在译文出版社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其四,同一出版社译者相同,但书名前后不统一。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个林玉鹏译本,一个用《杨柳风》作书名,一个用《柳林风声》作书名。其五,同一出版社译者不同,书名前后也不同。译文出版社从1998年到2012年出版两个版本,分别是1998年的童晓鸿译的《杨柳风》,2012年任溶溶译的《柳树间的风》。

2.3 重复出版

从出版时间来看,《柳林风声》最早由1935年开明书店首次出版此书,译者尤炳圻,书名译作《杨柳风》。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张诚译本,书名为《柳林风声》。90年代以来,《柳林风声》逐渐成为公认的译名,出现了众多编译本、简写本、缩写本、改写本、英汉对照读物等。同时,全译本译者新人纷纷涌现,各种标新立异的重译书名层出不穷,有的书名甚至差异巨大,以至于难以确定是否为同一本书。

3 公共图书馆对外国儿童文学汉译本版本的选择策略

3.1 严格把控图书质量

对于图书馆而言,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汉译本多书名、多版本现象非常常见。读者在已知书名时检索文献馆藏情况时,都会首选书名作为检索途径。但译本多书名、多版本的情况无疑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采访、分编、流通服务时利用书名途径查检效率降低,工作难度加大。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常购图书,外国儿童文学名著阅读的读者数量多,损耗较大,需要不断地补充复本。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图书馆采购外国儿童学名著是为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并不需要收全多译本。对于读者需求高、翻译质量好的图书应该选购;对于读者需求高、翻译质量低的图书应该审慎选择。在征订图书过程中,采访馆员应对书目进行同书名筛选,同时从原作者、内容提要、出版社等方面进行取舍,避免重复订购。对于著作方式为“编译”“简写”“缩写”“改写”类著作应该少选择。对采访馆员来说,如何在多译本中选择最好的、最适合各类读者阅读的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才是重要的,从而帮助读者阅读到最优质、最合适的版本。

3.2 建设专业化图书采访馆员队伍

少儿图书采访馆员作为图书采访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图书采访质量来说至关重要。采访馆员不仅要具备较为专深的图书馆学功底,还应该具备对图书出版敏锐的洞察能力、选择好书的精品意识。因此,采访馆员应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掌握最新、最广的图书出版信息。通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全国新书目》《社科新书目》《新华书目报》等媒体,以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当当、亚马逊、豆瓣等网站,了解少儿图书最新出版动态。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明天出版社等优秀少儿图书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随时获取好书信息。采访馆员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广泛涉猎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理论书籍,掌握识别图书和版本鉴别的方法与技能,要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了如指掌,经常揣摩不同版本的优劣,增强甄选高品位图书的判断力。

3.3 大力培养读者的版本意识

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提倡经典阅读,更要提高读者的版本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柳林风声》的译本众多,在全译本之外,还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众多编译本、简写本、缩写本、改写本、中英文对照读物等,这给读者的选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并不是所有的文学经典都适合改编后给儿童读者阅读。市场上所谓的名著“改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内容上经过了节选、缩写、改写(包括体裁的改变),二是呈现方式上的变化,如篇幅、插图乃至文字风格等等的不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译本的质量可谓良莠不齐。比如,《柳林风声》中有很多对柳林河畔优美风光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儿童读者而言,这些景色描绘或许可以把他们带入放飞想象的梦幻世界,从而增添他们的阅读乐趣,提高文学修养。而众多的所谓名著改写本,充其量只是“缩写”,保留的只是故事梗概,作品真正的精华部分——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对话、生活的细节全都没有了。试比较如下两个译本的选段:

“在大坝那闪光的臂膀环抱中,安卧着一个小岛,周围密密层层长着柳树、白桦和赤杨。它羞羞怯怯,隐而不露,但蕴意深长,用一层面纱把它要藏匿的东西遮盖起来,等待适当的时刻,才向那应召而来的客人袒露。”[1](杨静远)

“在前面那座大坝环抱中,安卧着一个小岛,小岛四周密密层层长着柳树、白桦和赤杨,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2](季天然)

杨静远的译本语言优美,用词妥贴,越是细节的地方越能体现出一位译者的文学素养和美学品味。季天然的译本过分低估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删去了对小岛的诸多细节描写,大大削弱了原文的文学色彩,使原作的精髓、风貌尽失。通过对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比较,可以看出,所谓的改写本往往仅抽取故事情节,使得原本丰饶醇厚的文学意蕴变得稀薄肤浅。如果儿童读者一味阅读这类作品,恐怕很难引起他们进一步阅读原著的愿望。因此,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读者的版本意识。邀请阅读推广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向读者讲解版本学的基本知识,将选书的技巧和方法传授给读者。围绕同一出版社或同一系列的书,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书展,引导读者关注好书、选择好书。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围绕世界儿童文学大师、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托芙·扬松、大卫·阿尔蒙德、安妮·M.G.施密特、依列娜·法吉恩等出版了一系列经典儿童小说,图书馆可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的形式,举办以国际安徒生奖获奖儿童小说为主题的展览,让儿童读者广泛了解《魔法师的帽子》《旷野迷踪》《小不点魔法师》《万花筒》等国际获奖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同时帮助他们直观地认识经典版本以及著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提升他们的版本意识,加深他们对书籍的了解,为发展他们的图书选择能力积累经验。

3.4 针对不同读者推荐不同版本

儿童文学翻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儿童读者的特殊性、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的差异、儿童文学的特点、译者的能力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译文的生成。[3]在儿童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作为成人的译者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译者的翻译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策略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因此,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应该研究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比较版本的差异和特点,鉴别版本的高下优劣,为读者选择最合适的版本。在《柳林风声》众多的译本中,杨静远和任溶溶的译本风格迥异,各具代表性。试比较以下两个译本的选段:

“那时,空中乐声悠扬,头上一天繁星,河里满是摇摆的游艇,船头熠熠发亮,一只只游艇紧紧挨着,你都能踩着它们从一岸走到另一岸!”[4](杨静远)

“这时候空气中充满音乐,天上满是繁星,灯光在摇晃的贡多拉,擦得锃亮的包钢头上不停地闪烁,贡多拉一艘接一艘泊在一起,你可以踏着它们从运河这边走到运河那边!”[5](任溶溶)

此段中的“贡多拉”直译会给儿童读者造成理解障碍。任溶溶选择翻译补偿策略对文本进行补偿,采用注释“贡多拉,也译风尾船,是意大利威尼斯有名的一种狭长的平底船”,来帮助儿童读者克服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实现原文和译文的转换。这种做法有助于儿童读者对专有名词内涵的理解,增加了他们的文化知识。而杨静远使用儿童十分熟悉的词汇“游艇”来替代“贡多拉”,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多元文化传递给中国的儿童读者。儿童在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其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图书馆应该按照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应版本。对于小学中低年级读者,可推荐杨静远的译本,该译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忠实再现了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而对中高年级的儿童读者而言,可推荐任溶溶的译本,这本书有16个注释,翻译比较严谨,能使儿童读者增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3.5 加强对优秀版本的推介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承担着推介、传播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图书馆应在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布分级经典儿童文学阅读书目,不仅要列出书名、著者、馆藏地、索书号,还要将出版社、版次、译者、内容提要等详细信息列出,增强读者选书时的参考意义。如国家图书馆发布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分别按照小学低段(1-2年级)、小学中段(3-4年级)、小学高段(5-6年级),推荐了30本基础阅读书目和70种推荐阅读书目,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偏好,选择心仪的读物。图书馆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在图书馆网站定期公布“推荐书目”“好书榜”之外,要通过海报、阅读指南、导读手册、宣传册,依托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对优秀译本、知名译者以及优秀出版社进行重点推介,让读者意识到在阅读经典之前,选择好的版本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选书的过程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乐趣。

图书馆的视野和眼光决定了馆藏外国儿童文学汉译本的品质及影响力。图书馆有责任始终以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汉译名著版本的选择,并具备灵活运用各种优质版本优化阅读推广效果的能力。因为这个对比、研究和最终做出选择的过程,不但为读者提供质量上乘的好译本,更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审美眼光和文学观,这种引领必将提升读者的选书能力,对造就成熟的阅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柳林风声书名
《柳林风声》:治愈系童话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烟雨柳林汊
柳林汊
无题
完整的书名
风声雨声慎转背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