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四桥烟雨”关联意境的形成

2021-09-02 02:44魏怡勤
江苏地方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烟雨楼瘦西湖乾隆帝

◎魏怡勤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在扬州瘦西湖景区东岸,与小金山隔水相望,有一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楼宇建筑,名为四桥烟雨楼,该楼原为私家园林“趣园”内的一标志性建筑,其貌算不上伟岸,它能够扬名千里,与周边的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趣园(黄园)与“四桥烟雨”

四桥烟雨楼正门

四桥烟雨楼是黄园的主体建筑,乾隆帝六下扬州时,曾在第三、四、五、六次南巡时四度来园游览。园名“趣园”即为乾隆帝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南巡期间游此园时所钦赐。其时,乾隆帝站在四桥烟雨楼中欣赏了瘦西湖的景色,高兴之余赐诗一首:“多有名园绿水浜,清游不事羽林纷。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开亦觉欣。得句便前无系恋,遇花且止足芬芳。问予喜处诚奚托,宜雨宜旸利种耘。”此后,黄园遂改为了“趣园”。如今瘦西湖风景区内原趣园旧址处,还保存着乾隆所题御碑“趣园”半块。残碑原为双面碑,留存的“趣”“园”二字恰好分别在正、背面,此物成为这段真实历史的记录载体。

《扬州画舫录》将“四桥烟雨”称为清代著名的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清嘉庆后,该景点日渐荒毁,光绪三年(1877),地方官府于故址设课桑局,遍植桑树,并建三贤祠,祭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3人。民国后期,局撤祠废,趣园内的建筑仅存丛桂亭、澄碧楼等,渐渐荒废竟至杂草丛生,人迹罕至。

1960年秋,扬州市人民政府于旧址复建四桥烟雨楼,楼高二层,面西三楹,四面廊。复建后的趣园,在地形处理上与瘦西湖风景区的山水环境融合,结合现有地形,2005年开始,有选择地建设锦镜阁、光霁堂、丛桂亭、澄碧楼等建筑,形成四桥秀色、水苑清音、绿杨澄碧等新景点,并借用瘦西湖湖西之景,营造“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开亦觉欣”的休闲环境。

就四桥烟雨楼而言,该建筑既算不上雄伟高大,也绝非精致辉煌,但其却历经百年,名闻遐迩,其间除了帝王及达官贵人光顾,促其蓬荜生辉外,其楼址所处方位独特、远眺景色之美轮美奂,不乏是其扬名的重要因素。登四桥烟雨楼远眺,所见诸桥被湖水分隔的景物相互衔接,又以不同的角度和落点将湖中景点自然划分为性状各异、风格不同的版块,形成了各具韵味的山水园林画卷。登一楼而能看数桥,这种奇妙的构思可以说将借景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从四桥烟雨楼所观赏到的几座桥来看,也都曾是瘦西湖(扬城北郊)的名桥,当为四桥烟雨楼扬名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可谓:登楼观桥,桥为楼名,楼佳桥美。

大虹桥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大虹桥(旧称虹桥)横跨保障湖湖口,此河原为唐代官河主航道,北宋时以此河为扬城西护城河,河上仍有九桥,已不通舟船。南宋筑宋大城抵御金兵,河上九桥被废,只留西城门木吊桥。明朝扬州城南缩,大虹桥一带已为城外荒郊野地。直到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才在今址建桥。该桥原是一木板桥,有桥桩四层,每层各有四根桩,桥板六层,每层各有四块板平铺,有铁钯连接。由于围以红色栏杆,故名“红桥”。红桥得以闻名,首推康熙年间在扬州为官的王士祯。

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顺治十五年(1658)中进士后,于第二年出任扬州推官(执掌狱讼的官),史载其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康熙元年(1662)春,他与扬州诸名士俢禊于红桥,王士祯作《浣溪沙·红桥怀古》3首,词中的名句“绿杨城郭是扬州”已成为近现代至今,形容和宣介扬州的佳句,抑或成了古城扬州的代名词。康熙三年(1664)春,王士祯再与诸名士红桥俢禊,他作了《冶春绝句》20首,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是:“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其时,众人皆和韵作诗,一时传为佳话。

乾隆元年(1736),寓居扬州的徽州歙县盐商黄履昂热心公益,将木板的红桥改建为石拱桥。因桥形似彩虹卧波,遂将“红桥”改为“虹桥”。

安化集团公司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先进经验,不断夯实设备管理基础,规范设备管理流程,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设备监测技术和装备,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为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恭迎乾隆帝巡幸扬州,自乾隆十六年(1751)起,两淮盐政吉庆、普福、高恒相继修缮大虹桥,并在桥上建亭。著名文人吴绮在《鼓吹词序》中描写虹桥说:“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丽观也。”李斗亦形容该桥如“丽人靓妆照明镜中”。多年来,经过多位诗人的吟咏和名人的褒扬,扬州虹桥声名远播。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瘦西湖景区建设与发展,该桥在1973年拆除重建,由单孔扩为三孔,中孔直径8米,边孔各4米,以中孔通画舫、游船,全长44.36米,宽7.6米,为放缓坡度,延长接线道路,以适应机动车辆与行人通行。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拱圈,栏杆仍用“一”字栏杆,以存古韵,桥面用芦席纹的花岗石铺就,与旧木桥相比,更为壮观。2016年,景区建设部门发现大虹桥的桥身拱圈上有不少结构性裂缝。2017年5月,扬州启动大虹桥修缮工程,6月,市政部门围堰抽水,封闭大虹桥,重点对桥面作了全面整修加固。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缮工程中发现的一块残破石碑,该石碑系清朝名臣曹寅题写,长七八十厘米,宽约五十厘米。这块石碑的正文仅剩末尾“公后尘”三个字,在碑文的落款处刻有“康熙五十一年岁在壬辰四月,江宁织造通政使司盐漕察院曹寅题”的字样。下部有两方印章,一枚印文为“曹寅之印”,另一枚印文略显模糊。因为碑文残缺严重,但石碑为曹寅题写可以确定,该石碑上所刻内容,有待辨认解读和进一步考证。曹寅与扬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曹寅到扬州任职,在扬州办事的衙门就是两淮巡盐御史廨署,当时又称盐漕察院、扬州盐院等。

2017年8月,大虹桥修缮工程完工后,所有桥面石块均原位放回,严格保持了该桥的原貌。

莲花(五亭)桥的旧闻逸事

莲花桥位于“莲性寺”之北,“水云胜概”之西,建在原莲花埂上,故称“莲花桥”。因桥上建有五座亭子,也称“五亭桥”。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两淮盐政高恒为迎接乾隆第二次南巡,集盐商之力开挖莲花埂新河,北抵蜀冈平山堂,两岸皆建名园。并请能工巧匠仿照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于莲花埂上新建“莲花桥”。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

据《扬州画舫录》卷十三记载:“莲花桥在莲花埂,跨保障湖……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侧凡十有五,月满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乾隆丁丑,高御史创建。”

莲花桥全长50余米,高约6米,桥面桥身围栏的顶部都有雕琢精巧的石狮。桥面建五亭,中间的最大,南北各有二亭互为对称,将主亭拱出,如众星拱月。亭与亭之间有短廊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屋面。

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15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评价该桥是“古代交通桥与观赏桥结合的典范。”他还称:“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如今的中外宾客在观赏五亭桥美景时,对这座桥的建造引发的一起官场“两淮盐引大案”却鲜为人知。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首次南巡扬州,游历瘦西湖时,对刚刚修葺一新的大虹桥以及各园林名胜赞不绝口,但由于瘦西湖河道尚未疏浚,龙舟需在莲花埂靠岸,乾隆帝无法乘舟直达平山堂。对于帝君的遗憾,盐官与盐商们便商议,制定出改进的方案,时任两淮盐政的高恒决定疏浚河道并在莲花埂处开埂建桥。

建造莲花桥需要大量的资金,高恒是乾隆帝的小舅子,为了让乾隆帝开心,他自作主张,动用两淮盐御使司衙门的小金库银两,而这些银两是衙门瞒着朝廷在发放盐引时,除上缴朝廷外,每引多加3两银的收入,这项收入每年有20多万两。高恒正是主要用了这项费用,并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造完成了莲花桥。乾隆帝第二次巡幸扬州,十分高兴地登上莲花桥,并褒奖了参与建桥的相关官员和商人。

小虹桥

乾隆三十三年(1768)六月,刚刚继任的两淮盐政尤拔世突然向朝廷上奏折,揭发两淮预提盐引的弊政,乾隆帝读过尤拔世的奏折,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令军机大臣查检档案,随之,一起贪腐大案浮出水面。在《清宫扬州御档》书中,有一件题为《奏为遵旨启程赴扬彻查历年预提纲引原案事》的奏折,该奏折的上呈者为江苏巡抚彰宝:“臣唯有彻底清查历年预提纲引原案,先取运司衙门即年收银库簿核明收进前项银两确数实有若干,再查历年盐政与各司动用簿籍逐一分晰(析)较(校)对,其中浮混开销、滥行糜费及私行侵蚀等弊,自必水落石出,无能掩饰……”从这份奏折里,可以看出乾隆帝对两淮盐引案的重视程度,他力排众议,坚持依法惩办,最终谕令,抄没高恒等3人家产,并将高恒、普福等押赴法场斩首示众。

莲花桥自建成260多年来,曾屡遭兵火等灾害,历经七次大修。咸丰五年(1856)桥上的五亭毁于兵火;光绪年间重修;1932年,邑人募资重建,并增加连廊,立碑为记;1942年重加修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至今,莲花桥大小修缮十多次。1989年,扬州市政府对该桥进行查勘、测绘并进行部分修缮,2006年在对文保建筑进行安检时,发现莲花桥存在重大隐患,对游客和桥下游船构成威胁,于是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和“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采取揭瓦大修的方法,对亭桥进行了修缮。

现今的桥亭由28根红色圆柱支撑,以亭廊相连。亭面皆覆黄色琉璃瓦,亭脊上嵌砖细“寿”字花脊,檐角飞翘悬挂风铃,亭内藻井彩绘翔鹤云龙。桥中央为四角重檐攒尖亭,其下檐东西南北四面皆悬“莲花桥”匾,为清朝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绶手迹。莲花桥已成扬州市的地标。

造型各异的春波桥和长春桥

除上述二桥,分置“四桥烟雨”南、北侧的尚有两座桥,其名曰“春波桥”和“长春桥”。

春波桥坐落在徐园东侧,东西向横架黄石假山,接湖心屿通往“趣园”。现存春波桥是1991年复建的木质栈道桥,桥面为钢木结构,桥下通船。东岸黄石假山上有座四角攒尖亭,于古拙之中透出几分灵秀之气,名“青果亭”。由于电视剧《青青河边草》多个镜头在此桥取景,春波桥也被称为最具诗意的桥。

长春桥因毗邻长春岭而得名,位于瘦西湖与宋夹城城濠(漕河)交汇处,建于乾隆年间,初为石拱桥,桥面建有一重檐方亭,屡经改建。1978年建为一跨8米的石拱桥,汉白玉栏板;2013年改建为双曲拱石桥,青石栏板,桥长30米。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写道:“北郊诸水合于长春岭。”昔日长春桥西春水廊联云:夹路浓华千树发,一渠流水两家分。史载:桃花庵僻处扬州长春桥,野树成林,茅屋三四间,内植桃树数百株,半藏于丹楼翠阁,忽隐忽现。清代诸多的名人雅士到访桃花庵,留下多篇诗词佳作。罗聘在《过桃花庵》中写道:“不通城郭不通村,一路桃花开到门。溪上竹堂无个事,袈裟时有墨迹痕。”诗中既描述了长春桥一带幽静、雅致的景色,又透出桃花庵里书墨的清香。

桃花庵主石庄,清中期僧人,字道存,号石头和尚,上元(今南京)人,出家于南京承恩寺,到扬州,曾任三贤寺住持,后居桃花庵,成为一方禅院主人。石庄生平喜结文字缘,善吹洞箫。其画山水,笔则沉着,墨则浓郁,有磊落之概,无蔬笋之习,晚年作松石尤为精湛,弟子西崖、竹堂、古涛、甘亭等皆从之习画。因此,石庄居扬州期间,慕名来桃花庵者,多为书法名流,以至“庵以画传”,桥以庵名。

除了桃花庵,在长春桥西侧,旧时还有双树庵。道光十九年(1839),两江总督兼署两淮盐政的麟庆在其《鸿雪因缘图记》卷二中记述了“绿野泛舟”情境:“双树庵在长春桥西,廿四桥东。余偕阮芸台先生返自尺五楼,仍鼓棹而东,遥望流水一湾,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宛然桃花源风致。花南有亭,壁嵌石刻‘趣园’二字……入庵坐见悟堂。回忆丙申六月到此,以荷花胜,今则三月,以桃花胜……爰鼓棹而南,至长春桥,舍舟遵陆,约二里许,下砌石作虎皮纹。入门,万竹参天,绿云满地……”由此足见,清代北郊长春桥一带的景色之优美宜人。

综上所述,“四桥烟雨”景点的核心是四桥烟雨楼,而楼的成名是因为选址的确当乃至奇妙优越。该楼三面临水,登楼远眺,正西面远眺五亭桥,视野开阔,水面宽广,烟波浩渺。南北可各览一桥,可谓主景、辅景各领风骚,相得益彰,加之隔水对岸有徐园等诸旧园宅,池水连绵,竹林短篱,花木繁茂,围墙掩映,曲径深幽,古朴自然,给人以层次丰富、多景多趣的视觉之美,与扬州园林借景之法“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高度契合。在相邻四座桥的交互与映衬下,四桥烟雨楼沐浴百年风雨,亭亭玉立于瘦西湖景区,向人们讲述着楼与桥的逸闻轶事。

五亭桥春景

猜你喜欢
烟雨楼瘦西湖乾隆帝
船从南湖出发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十二月的瘦西湖
Parks In Yangzhou
游扬州瘦西湖
避暑山庄烟雨楼上的金匾
皇帝偷枣
生辉烟雨楼外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