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讨厌,反而越在意

2021-09-03 00:15毛艳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

毛艳莉

摘要:采用意象对话技术对一例高三学生人际困扰的个案进行干预。在意象对话中,来访者看见并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从而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觉察和领悟,最终走出了内心的冲突,让安定与力量得以回归内在。

关键词:意象对话;人际困扰;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4-0042-03

一、 个案概况

小新(化名),女,高三学生。她刚走入咨询室时,微笑着和我打了招呼,从她的笑容和主动中,我感觉出她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当我们坐下来正式会谈时,她笑容淡了下去,开始讲述她的烦恼。

小新曾经有一个同桌,一开始小新觉得她们的关系挺好,但是有一次同桌过生日邀请了很多人参加自己的生日会,却没有邀请小新,而小新在同桌开生日会的当天早上还给她送了生日礼物。后来有人告诉小新,在她同桌的生日会上,班主任也受邀参加并问:“小新怎么没来?”她的同桌撒谎说,她邀请了小新但小新不愿意参加。这让小新感觉很奇怪,不知道同桌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觉得对方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好朋友,并对同桌有了一些心结。后来她又听说同桌一直把自己当作假想敌,并且常常拿两个人的成绩做比较。如果她某次考试考得比小新好一些,就会特别开心,等等。小新知道了这些“内幕”之后,对同桌的感觉就由喜欢变成了讨厌,态度上也不那么热情了,而同桌对此没有做过任何解释或反应。自此之后,两个人渐渐疏远了。后来,两人的座位也调开了,但小新却开始关注前同桌的一些举动,比如考试成绩或者班级选举等方面,由于两个人都是生物组长,常常需要一起收发作业,时而还会有所接触,小新依然能感觉到前同桌对自己莫名的敌意和提防。上自习的时候小新总是会想起前同桌的一些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心情。小新很希望自己能够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平常心和其相处,不再受其困扰。

二、咨询过程与实施

第一次咨询:搜集信息、确定咨询目标

咨询开始,小新先是自述最近的学习状态不太好,比如周考成绩不太理想,每一次总是有一门科目比较糟糕,感觉自己考试后的状态也不太好,学习不会特别努力,主观上希望自己全心投入,但行动上总是会拖拉或松懈,她不知道为什么,希望自己的成绩能有所突破。随着咨询的推进,她谈到自己学习之所以不够专注,是因为学习之余有时候会想很多,由此谈到了同学关系,先是讲到了她和两位男同学的关系,本来都挺谈得来,后来对方都以害怕别人议论为由疏远了她,她感觉挺不理解的。后来小新又有了新的朋友,心结似乎也慢慢打开了。最后,她才谈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她和自己前同桌的那些事情(如前文所述),并且到目前为止这些事情还在影响她。

本次咨询主要运用共情、积极关注等方法确定来访者最想要解决的困扰,并围绕核心事件搜集信息,最后确定了咨询的目标,即打开小新对前同桌的心结,让她能安心做好自己。

第二次咨询:无处安放的内疚

咨询开始,咨询师照例询问小新本周的学习和心情。小新谈到一个重要事件,那就是周考成绩出来了,前同桌的成绩是女生里面的第一,而小新排第四,当小新去看张贴在教室墙壁上的成绩表时,恰巧看见前同桌的手指按在自己的名字上。小新说:“当时我看着对方的背影,感觉她很开心,而自己感觉有点儿丢脸,没对方考得好。”

此时,咨询师决定从这里切入意象。咨询师首先向小新简单介绍了意象放松和深呼吸放松的做法,然后让其闭上眼睛跟随指导语进入放松状态。接着,请小新在头脑中浮现出同桌的样子,并告诉小新,可以是现实中的样子,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样子。但小新一直不能浮现出其形象并显得有点着急。咨询师安慰小新:“不用着急,有的意象需要一些时间,慢慢来。”过了一会儿,小新依然不能浮現出前同桌的形象,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我换了一个方向。

师:请问你现在在哪里?

小新:我一个人站在一个很空旷的地方,周围什么都没有。

师:请你慢慢往前走,一直走,向远处看一下,远处有什么呢?

小新:远处有连绵起伏的大山,还有一些村落。

师:请你慢慢走近村落,你能看到什么?

小新:我看到了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一些在田地里干活的人。

师:看到炊烟和田地,你是什么感觉?

小新:我感觉很温暖。

师:仔细看一看,在田地里干活的人在做什么?

小新:在插秧。

师:你想过去加入他们的活动吗?

小新:想。

师:好,那你可以卷起裤腿,走进水田里,水凉凉的,很舒服,你拿起秧苗,一棵一棵地插进泥土。看着你插的秧苗,你有什么感觉?

小新:很快乐,很充实。

师:嗯,这是你努力的成果,所以你很快乐。

小新:但还有一些忧伤。

师:因为什么而忧伤?

小新:在田地的对面是一大片废墟。

师:是什么样的废墟?

小新:很荒芜,杂草丛生。

师:看着这一大片废墟,你想起了什么?(小新的泪水不断流出,咨询师静静等待)

后来,小新从意象中出来,谈起了在自己小学时去世的一位老师,那个老师对她非常好,可是当老师生病住院时,小新还没来得及去看望,老师就去世了。小新因为不敢接受这个现实没有去参加老师的葬礼,甚至不知道他的墓地在哪里。她为此一直很内疚,但平时很少会想起这件事。在意象中出现的废墟忽然让她很悲伤,并让她想起了这件事。小新是个悟性很高的女孩,她说:“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内疚,所以我在和别人相处中,总是迁就对方,并且积累了很多委屈在心里。”

我对小新很强的领悟力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并告诉她,如果她愿意,我们下次可以先处理她对老师的内疚。小新却微微摇摇头说:“我现在知道了不能因为内疚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一直委屈自己,但我还想留一点内疚在心里,让我可以在每年老师的祭日去怀念他。”我对此表示理解并尊重她的选择。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
谁动了他的运动鞋
我为何无法融入班集体
脑海里放歌的高三男生
想家的女孩
完形疗法解梦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丑小鸭”距离“白天鹅”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