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杰出校长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2021-09-06 03:04张仁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养对象长春市研修

张仁芳

(长春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为加强区域内名优校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名优校长队伍,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高标准选拔、高站位引领、高品位塑造、高水准培养、高效能使用的原则,2017年长春市教育局启动了杰出校长培养工程,通过“精心选拔、重点培养、审核认定、发挥作用”等环节,全方位打造杰出校长队伍。2017年,在骨干校长认定的基础上,遴选并认定了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在此基础上,遴选并认定了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在2018年至2020年周期内对杰出校长培养对象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五个一”工程的培养,培养期结束,经过审核合格后被认定为杰出校长。通过以选代培、以评促进、以检促研的多环节多方面深层次评选、通过“五个一”工程的多种培养、通过公平严格审核认定,有效促进了杰出校长提炼学校办学特色,凝练办学思想,梳理教育实践,使杰出校长专业成长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

一、“五个一”工程培养模式内涵

“五个一”工程培养模式,是在长春市中小学杰出校长培养过程中提出的,是指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要完成的“一培”“一校”“一课”“一范”“一果”5项任务的简称。“一培”指在培养周期内杰出校长培养对象至少要完成一次省外集中高级研修的任务;“一校”指杰出校长培养对象所在校通过考核验收要成为校长培训的基地校,承担域内外校长培训、考察等接待任务,杰出校长作为导师负责对影子学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一课”指杰出校长培养对象要开发一个校长培训课程,每年至少承担4课时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专题讲座;“一范”指杰出校长培养对象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对大学区、区域内、市级、省级或全国范围的引领与示范活动,在长春干训网络平台或线下开展教育、教学、学术与管理等交流、展示、论坛活动;“一果”指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在培养周期内至少完成两项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著、专利、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软件以及课改成果等。

二、“五个一”工程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培”任务的具体实施

组织杰出校长赴省外高级研修,围绕“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思想的凝练”主题开设富于思想性、实践性、经验性的培训课程,可提升校长战略思维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本轮省外高级研修主要运用“五环五式”研修模式,强化学员情境体验,针对薄弱环节改进,使参训学员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1.聚焦问题——需求式:即采用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杰出校长培养对象的研修需求和专业发展现状,通过聚焦目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培养杰出校长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模式下,主要采用微讲座、问题梳理和主题研讨的方式开展。

2.理论研修——案例式:由专家对杰出校长培养对象进行集中授课,提升理论水平,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点评、探讨,最后转化为可借鉴、可操作的知识与技能。此种模式下,综合采用专家讲座、研读案例、研讨交流、启发反思的方式开展。

3.考察实践——借鉴式: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带着问题考察同行的教学、管理实践,借鉴他人的经验,促进自身认知和能力的拓展。此种模式下,主要采用观察体验、对话交流、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

4.思辨研讨——社区式:利用网络平台、微信或QQ群建立“主题社区”,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进行问题研讨、辩论、反思、诊断等,对自身工作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提高。

5.提炼展示——论坛式:给杰出校长培养对象提供论坛平台,供他们展示在研修期间取得的成果,给他们实践、总结、交流、争鸣的机会。

图1 培训模式流程

(二)如影随形,教学相长——“一校”任务的具体实施

“一校”任务指杰出校长完成影子培训导师任务和所在校作为校长培训基地校为影子培训搭建平台提供实践基地的任务。“一校”任务的完成,既有利于校长对办学理念及经验进行反思,又有利于对影子学员进行示范引领,这种“师带徒”的方式,能够起到“同伴互助”和“教学相长”的作用。

2019年长春市组织的影子培训是杰出校长及培养对象带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这是一个双重考核过程,考核杰出校长培养对象作为导师是否完成传帮带的任务,考核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是否完成影子培训任务。

这次影子培训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培训,第二阶段为影子培训也就是跟岗培训,第三阶段为实践指导阶段,第四阶段为总结反思阶段。

图2 影子培训模式流程

集中培训阶段主要是进行培训的部署、专题讲座和跨区送课的指导。注重对影子学员前沿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引领。在实践指导阶段,杰出校长培养对象作为基地校导师会对影子学员所在学校进行回访,为学员所在的学校进行现场诊断,为改变学校面貌想办法、出点子,为规划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总结反思阶段,影子学员主要围绕“基地校的主要办学经验、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对自己任职学校工作的启示、自己学校办学思想的改进与凝练”等内容对培训实践期间的收获与反思做出全面总结。

在影子培训这个核心阶段,任务驱动成为最大动力。在培训部署中已明确流程的基础上,影子校长将培训任务进行分解,具体明确待解决的问题并制订学习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中做好学校观察、校长管理特点观察;进行学校管理分析、学校管理方法的借鉴与迁移。导师采取隔代培养的方式进行“师带徒”,落实责任,通过现场教学微经验分享进行示范引领,并引导影子通过问题研讨、案例研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演示问题解决的过程,验证策略的可行性,掌握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微经验分享汇报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加工整理形成培训课程。在影子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影子学员要写跟岗研修日志、培训总结、自我鉴定、在小组中汇报交流,思考改进工作的思路与设想,制订学校教育管理改进方案。

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基地校为载体,注重团队建设与隔代培养相结合,注重实践锻炼,角色扮演强化现场体验、案例研磨催化行动借鉴、网研跟进优化计划讨论,让校长全感官参与学习,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让影子校长深刻感受与领悟基地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找出差异、促进行动。

(三)凝练思想,总结经验——“一课”任务的具体实施

为加强长春市名优校长队伍建设,丰富长春市校长培训课程资源,促进校长专业成长和提升校长自主开发培训课程的能力,近几年,长春市组织了杰出校长培训课程开发评审活动。在开发校长培训的课程中,杰出校长以培训专家的视角看待教育教学与管理,提高了名优校长对教育教学活动深层次审视、具体指导以及对鲜活办学经验凝练的能力,展示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面貌、新特色、新成果;丰富长春市校长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提升校长自主开发培训课程的能力,充分发挥长春市名优校长作为长春市校长队伍建设第一资源的作用,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评审结束后,组织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校长围绕着“校长培训课程开发”主题进行为期1周的省外高级研修,通过专家讲座、分组研讨、同伴互助打磨、个人反复锤炼等环节,从理论方面帮助校长再次深层思考课程,从实践方面开展更细致的“磨课”过程,最后通过专家审核形成更有价值的校长培训课程;组织技术人员协助校长进行课程录制,录制的课程作为长春市校长远程培训课程资源,用于全员校长远程培训。

对于课程开发获奖中“实践性比较强、符合主题培训内容”的课程,组织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修改、提升,成熟后择优作为长春市校长主题培训课程资源,在集中面授培训中使用。

对于以“学校办学特色梳理、经验交流”为主题打磨出来的课程,可以应各县(市)区的培训需求,做为跨区送课资源。近几年实施的校长培训跨区送课活动,促进了校长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实践的深层思考,能够把自己的实践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同时,也对其他地区的校长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

(四)头雁领航,群雁高飞——“一范”任务的具体实施

为进一步提升杰出校长专业引领能力,充分发挥杰出校长的示范作用,在“一范”任务要求下,杰出校长要总结学校办学经验,提炼学校办学特色,凝练校长办学思想,通过专题培训、现场教学、主题开放活动、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主题论坛等形式,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示范引领活动。范围可以是对大学区、本区域、本市、本省或全国范围校长层面的引领与示范。努力使自己所在的学校成为长春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成果的窗口校和示范校、校长义务培训基地校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示范校。有示范引领的任务驱动,可以促进杰出校长拿出自己的真本领,做到最好,给人以启发。这既是一种任务驱动,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使得“领头雁”和“排头兵”的作用更有动力,在辐射带动中实现自我完善。

(五)任务驱动,硕果累累——“一果”任务的具体实施

“一果”任务主要是指杰出校长要深入研究,形成教科研成果。要求培养期内至少完成2项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主要包括课题、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著作、专利、教育教学及管理创新软件以及课改成果等。其中,课题为主持并结题的国家级、省级或市级规划课题;论文、调查报告等要求独撰或第一作者,须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著作是公开出版、本人为主编。“一果”的任务驱动,使校长更科学更理性地思考教育教学和管理,科研促进管理,管理更能出成果,形成合力,共同提高。

三、“五个一”工程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

(一)创建了“网状、梯队、隔代培养”的立体实践指导模式

长春市名优校长梯队建设有4个层次,目前已认定了3个层次,教育家型校长遴选即将启动,待梯队完善后,要以教育家型校长工作室为平台,构建教育家型校长、杰出校长、专家型校长、骨干校长、城镇校长、乡村校长专业成长的学习、研究和发展的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成员组成考虑梯队层次和全市各地区覆盖面,似形成网状。即每个共同体由1位教育家型校长、2位杰出校长、3~4位专家型校长、5~6位骨干校长、10位普通校长、5位乡村校长组成。目前,在教育家型校长遴选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在共同体中是以杰出校长工作室为平台,杰出校长是核心、是负责人,杰出校长既是工作室主持人,也是发展共同体的主导,全面负责成员在工作室活动期间的专业成长;名优校长梯队成员在共同体中既是学习者,也是导师,承担“师带徒”的培养任务,形成“杰出校长带骨干校长,专家型校长带城镇校长,骨干校长带乡村校长”的隔代培养模式。每位导师将根据所带校长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专业成长方案,帮助和指导校长自身和学校共同提高。采取因人制宜,因校制宜的成长路径,注重总结经验,形成工作规范和操作模式,逐渐探索出一条有长春教育特色的“教育家型校长带专家型校长、杰出校长带骨干校长、专家型校长带城镇校长、骨干校长带乡村校长”的“网状、梯队、隔代培养”的立体实践指导模式,并发挥示范引领的最大赋能。

图3 隔代培养模式

(二)校长培训课程开发,多环节打磨多方面收获

校长自主开发培训课程经过申报评审、专家指导、集中研训、同伴打磨、反复锤炼、专家审核、录制课程等环节完成。多环节打磨,得益于多渠道的积累。有积累有经验,更容易形成课程。梯队建设中的各项培训与活动,为各位参训校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他们能够准确了解与掌握其他一线校长关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实际需求与评判标准,甄别校长关于本土化资源的偏好以及实际效用,反促名优校长开发有针对性的、能够切合实际、接地气、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资源,引导校长深入研究业务,促进业务成长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校长培训的本土化资源,盘活优质培训资源,用于全员远程培训、跨区送课和各类主题培训中,形成区域内优质培训资源内循环。

(三)混合培训从点、线、面、体多方发挥助力作用

杰出校长在培养过程中主要采用“委托培训与自主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影子培训与共同体发展相结合、任务驱动与自主研修相结合、跨区送课与入校指导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

对于杰出校长的集中培训,依托发达省市优秀的校长培训资源,开展省外高级研修和本地集中培训自主研修相结合。2019年,我们组织杰出校长赴苏州培训学习,本次培训从长春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要求,依托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培训资源,以“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思想的凝练”主题,为参培校长设计富于思想性、实践性、经验性的高端、前沿培训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入校考察、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交流分享等形式,提升了杰出校长办学理念,凝练了杰出校长教育思想。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每位杰出校长沿着办学理念的提升、教育思想凝练这条线开展了课程开发、跨区送课活动。杰出校长跨区送课,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传授给其他县(市)区的校长,起到了“同伴互助”“同理迁移”“互相启发”的作用,实现了线的延伸;通过64位杰出校长带220位专家型校长的影子培训实现面的覆盖,促进了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在影子培训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与自主研修相结合、跨区送课与入校指导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促进杰出校长组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现场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共同体学校间的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学科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真正实现了点、线、面、体多方发挥助力作用,在打造了领军人才队伍的同时助推长春教育的腾飞。

四、“五个一”工程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五个一”工程培养中的“一培、一校、一课、一范、一果”5项任务成为最大动力,是名优校长培养工程的主线,每项任务各有不同的要求。培养周期内,干训部门和校长个人都紧紧围绕着5项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及培训。以“五个一”工程培养任务驱动为核心,开展“理论学习、实践体验、辐射带动、反思改进、科研提升”5个阶段的研修,进一步提高校长个人的政治思想觉悟,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全方位提升名优校长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引领,促进长春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3年来,长春市64位杰出校长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30篇;主持完成市级以上课题71项;开发校长培训课程180门,每个人都承担了市级以上校长培训专题讲座任务,累计讲座190场次;接待各级各类培训中来校参观、考察及组织各种活动246场次。长春市教育局干训领导小组组织出版了《长春市基础教育学校办学特色的探索》《长春市基础教育名优校长办学经验集萃》两部著作。

课程开发的过程是杰出校长总结办学治校经验的过程,是梳理办学特色、凝练办学思想的过程。各位杰出校长本着“挖掘学校特色,创出精品课程”的理念开发并录制了课程,有37位校长录制的专题课程用在全市校长远程培训中。这37位校长录制的148学时专题课程和60所基地校的经验介绍经过审核推送到全国干部教育协作平台,其中有7位校长的课程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选中作为全国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因为挂课在平台上,也有部分校长接到省外校长培训机构的邀请,做远程培训。这充分彰显了长春市杰出校长优质培训资源和优秀的教育成果,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听到了长春校长的声音,也提高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真正发挥了名优校长排头兵、领头雁的引领作用。课程开发活动和跨区送课的开展,促进了杰出校长的专业成长,2020年,在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的校长培训师资库评审中,有43名杰出校长和专家型校长被聘为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师资库专家。在这3年时间里,我们经过认真梳理、总结提升,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杰出校长“五个一”工程培养模式。这项成果也获得长春市教育局和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的联合表彰。

猜你喜欢
培养对象长春市研修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登泰山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奔跑的小浪花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头雁领飞众雁随
——抚顺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三向培养”工程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