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以“杂粮加工工艺学”课程为例

2021-09-07 06:37王立东刘诗琳郎双静庄柯瑾王长远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制粉杂粮雨课堂

王立东,刘诗琳,郎双静,黄 娜,庄柯瑾,王长远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2.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431)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科技蓬勃发展,各类电子设备已成为国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教育”模式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既符合当代大学生善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习惯,又有利于改善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2020年上半年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重影响,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开展在线教学,保障“停课不停学”,开展网上远程授课。各省市高校充分发挥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和超星尔雅等在线教学平台优势,开展网络在线教学。

1 “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

“雨课堂”是一款免费、新型和智慧的教学工具,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1]。“雨课堂”将微信和PowerPoint(简称:PPT)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各自优势,打造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雨课堂”拥有3种客户端:电脑端、网页端、微信端,方便用户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进行选择。开展雨课堂教学,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加明了,师生沟通更加及时[2]。

2 高校教学改革下的“雨课堂”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有强烈需求,这些调研也提示高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要废止哪些方法,改造哪些方法,创新哪些方法[3]。在改革过程中,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当前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社会处在互联网大势的浪潮之中,所以将互联网与教学改革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雨课堂”基于各类数据为教师授课提供指导,这是雨课堂的重要创新点[4]。“雨课堂”根据学生上课效果、PPT查看情况、提出问题、课后反馈等信息生成数据,数据生成与课程进度实时同步。但是网络速度和手机情况会直接影响“雨课堂”使用体验,从而间接影响反馈数据的准确性,造成收集数据的误差。所以要完全发挥“雨课堂”的功能,对学校和学生的硬件都提出了要求,这也是一种局限。

3 “杂粮加工工艺学”课程

“杂粮加工工艺学”着重论述现代杂粮加工的基础理论、工艺、典型设备与应用的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杂粮的基本性质、杂粮清理的基本方法、杂粮加工的基本工作原理、加工过程及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对杂粮新产品的开发及增值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3.1 课程目标

第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杂粮的基本性质、各种杂粮的前处理工艺、杂粮制米、杂粮制粉、杂粮麦片加工,提高学生对杂粮加工的方法、原理及设备、工艺等方面的了解;第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杂粮产品及杂粮副产品加工的设备与工艺,学习对杂粮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在提高我国杂粮加工水平上提供一定的学习与指导,培养学生对杂粮新产品的开发及增值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持。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以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形式为主,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杂粮加工技术与设备,采用互动式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与“雨课堂”教学工具机理正相契合,所以将“雨课堂”应用在“杂粮加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中。

3.3 “雨课堂”教学界面创建

“雨课堂”教学界面的创建首先需要在网页http://ykt.io/下载并安装“雨课堂”软件(PC版),安装好软件后,打开PPT就会在选项卡里看到“雨课堂”界面。“雨课堂”最有特色的功能就在用户登录、课堂教学、插入题目和资源制作这4个命令组里。利用“雨课堂”进行授课时,在“雨课堂”选项卡中点击开启“雨课堂”授课,就能实现手机端与电脑端的同步。

“雨课堂”界面图见图1。

图1 “雨课堂”界面图

4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以“杂粮加工工艺学”教材第四章杂粮制粉为例,简要介绍“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以杂粮制粉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杂粮制粉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学习典型制粉设备及杂粮制粉工艺。下面以第一节制粉的基本方法及原理为实例,简要说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4.1 课前预习

教师在上课前制作“雨课堂”导学案,推送给学生进行预习,学生按教材预习将要学习的课程并在“雨课堂”提交预设问题答案。教师可在软件后台查看学生提交的答案,初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的预习情况,以便在授课过程中呈现更好的效果。

4.2 课中教学

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时,“雨课堂”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用微信扫码或输入课堂密码进入课堂。教师首先简介制粉是杂粮加工的主要加工方式,包括研磨、筛理、清粉等,引导学生联系小麦制粉,利用研磨、筛理等设备,将清理干净的杂粮研磨成粉,并着重介绍研磨和筛理2个部分。根据杂粮的种类和面粉的质量要求,通常采用一次性粉碎或逐步分层制粉法。在学生掌握了识记性知识后,教师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前借助“雨课堂”教学系统推送预习任务,课上学生会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4.3 课后反馈

“雨课堂”在课后对教学的帮助,主要体现在“雨课堂”的语音功能。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通过语音功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更高的平台继续研究。在“雨课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能力等因素决定是否参加学习小组,或自愿组成团队收集材料,完成进一步研究。

5 结语

“雨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技术的革新,为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促进作用,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线,将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展现出巨大优势。基于“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相较于传统教育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①在课前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对本节课程的重点难点掌握情况;②在课中可与全部学生实时互动,通过弹幕、随机提问等形式带动学生的学习气氛,重点内容学生也可通过截图等功能保存,以便课后学习;③课后学生可更加方便地与教师沟通,并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是否继续深入研究。在“雨课堂”与新的教学模式结合时,充分体现了其价值,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改革。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完全发挥“雨课堂”的优势进行教学改革,还需学校增强自身的教学条件,完善设备的升级,“雨课堂”也需要继续优化程序适配各种设备。

猜你喜欢
制粉杂粮雨课堂
新常态下我国杂粮加工产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330MW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优化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辊压机终粉磨钢渣制粉工艺设计实践与思考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杨梅全果制粉喷雾干燥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