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9-09 13:17青海仁济医院810000蒲应香张国良王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青海仁济医院(810000)蒲应香 张国良 王莉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慢阻肺(COPD)症状骤然加重的时期,此时期患者症状、体征迅速恶化可诱发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重要病因[1]。AECOPD发病主要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因此在治疗中需要积极开展抗感染治疗,同时为改善患者的衰竭状况,还需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化痰药物[2]。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呼吸困难的问题,通常予以患者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治疗。使用呼吸机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由呼吸机诱发的相关并发症明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3]。因此近年来在救治AECOPD患者中,临床尽可能减少呼吸机的使用,但如何正确控制呼吸机使用时机,目前尚无定论。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是无创呼吸支持的新方式,具有高氧流量、控制精确、可加湿等特点。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7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案分组。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9-75岁,平均(62.55±6.49)岁;COPD病程6-13年,平均(8.44±2.07)年。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8-77岁,平均(62.72±6.58)岁;COPD病程5-13年,平均(8.28±2.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4];②静息状态下PaO2<60mmHg,PaCO2>50mmHg,符合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③意识清醒,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呼吸衰竭PaO2<40mmHg,PaCO2>65mmHg;②符合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指征者;③严重意识障碍,严重呼吸困难;④呼吸或心脏骤停。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收治患者后予以患者抗感染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祛痰化痰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短效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同时予以患者常规吸氧治疗,将SpO2维持在90%-95%,依据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调整吸氧浓度。

1.2.2 观察组 除通气吸氧方式差异外,其他治疗措施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予以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选择合适的鼻塞尺寸,在吸氧时以加温仪将气体加热至37℃,氧流量40-60L/min,将患者SpO2维持在90%-95%,在吸氧过程中控制湿化罐中的灭菌注射水容量,加入液体量不得超出最高水位。其间监测患者呼吸道情况,并予以患者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分泌物和痰液。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进一步诱发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监测患者血气指标变化,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h时的血气指标变化。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②统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③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RR、SpO2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h后观察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RR、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RR(次/min) SpO2(%)治疗前 治疗12h 治疗前 治疗12h 治疗前 治疗12h 治疗前 治疗12h观察组(n=45) 55.15±6.51 68.20±3.50 58.13±6.28 49.62±3.75 28.12±4.62 24.05±2.02 83.49±3.47 95.50±1.08对照组(n=42) 55.34±6.47 63.41±3.76 57.82±6.30 52.78±4.56 28.08±4.51 26.12±2.07 83.50±3.60 92.36±2.05 t 0.136 6.154 0.230 3.540 0.041 4.720 0.013 9.023 P 0.892 0.000 0.819 0.001 0.968 0.000 0.990 0.000

2.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6.58±2.64)d、住院时间为(12.20±3.41)d,短于对照组的(8.96±2.50)d、(15.39±4.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包括鼻黏膜损伤1例,支气管痉挛1例),低于对照组的28.57%(包括鼻黏膜损伤6例,气道干燥3例,支气管痉挛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是一组以气流不可逆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现有医疗水平下仅能控制疾病进展,无法彻底治愈[5]。此类患者由于COPD的影响,在呼吸道感染后可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继而诱发呼吸衰竭。针对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由于其急性期多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因此抗感染是基础治疗;同时为改善患者呼吸状态,还加入支气管舒张剂、祛痰化痰药物[6]。机械通气治疗的广泛应用是AECOPD患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大量使用呼吸机会导致呼吸机相关并发症风险增大,继而延缓患者的住院时间[7]。并且有报道指出,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应激反应,加重心理负担[8-9]。因此当前AECOPD患者研究的热点,已由如何降低病亡率转化为如何控制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降低呼吸机导致的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

经鼻高流量吸氧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模式,该模式使用高流量氧输出装置,并配备加湿、加温系统,可提供恒定、恒温的氧气,产生气道正压,提高呼气末容积;并且由于加温加湿可保护气道,促进痰液排除。相较于普通无创呼吸机,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机依赖问题,缩短脱机时间,并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h后观察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RR、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能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使患者脱离呼吸衰竭状态。同时本次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较短,且住院时间也随之降低,表明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能改善患者住院时间长的问题。而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