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逐光 立德树人

2021-09-09 13:59肖昌斌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因红色育人

肖昌斌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风雨兼程、峥嵘岁月里,始终都有学校的身影。这些用党史染红的学校具有自身独特的红色历史、红色地标、革命烈士、爱国人士、校训校歌等珍贵的红色资源,展现出学校历史的厚重与别样的风采。挖掘、提炼、激活和用好红色学校独具的红色教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既是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突出“立”字,实现校园红色资源的亮化。校园红色资源是指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中,学校与党史直接相关的有形与无形的红色资源,具体包括以伟人、先烈、英雄等命名的学校,保存有红色遗迹、文物的学校,发生过红色故事的学校等。校史中的英雄故事、革命遗产、历史物件是学校的“传家宝”,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史的足迹,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之路的剪影。要对散落在学校的红色资源进行保护、抢救、挖掘、整合,按系统规划、全面收集、深入研究、立体呈现的思路,用严谨的文字完整记录,用精美的图片全面展示,用历史的物件生动呈现,用感人的故事主动传播,用精准的表达提炼基因,深刻阐述红色资源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红色基因、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把红色资源“立”起来,把红色教育显出来,真正形成红色特色学校。

突出“用”字,实现校园红色资源的转化。在“立”的过程中,要重视“用”。学校要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主动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编写红色校谱、传播红色声音、传递红色能量的职责。科学的转化体现出育人的智慧。一是体现在全程上,要将红色资源“立”的过程转化为育人的过程,组织师生全程参与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要体现在全员上,不管是红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还是红色育人资源的利用,学校都要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形成广泛的认同感与影响力。三是体现在全方位上,红色基因是学校理念文化的核心,红色是学校文化的底色,要把红色资源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突出“动”字,实现校园红色资源的活化。“立”起来的红色资源只有“動”起来,才能释放育人的力量。一是课程是红色资源活化的发动机。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和个性化的过程中,要将红色资源引进来,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学校要利用校园的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薪火”校本课程。学科教学融入红色基因,研学课程沉浸红色体验,社团课程践行红色精神。开发红色课程、开足红色课程、开好红色课程,才能真正将校园红色资源激活,才能让校园红色资源“热”起来。二是活动是红色资源活化的催化剂。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经常化、制度化、层次化、系列化、模式化、特色化的德育活动;活动应注重从平面式的参观感知走向立体化的学习思辨,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性,注重消除活动与兴趣的落差;通过入眼的红色文化参观、入耳的红色歌曲欣赏、入口的红色故事传颂、入心的红色情景体验、入行的红色研学活动,让学生积极触摸、真心感知红色,让红色资源“火”起来。

能够成为我们党辉煌历史一个小小注脚的学校是十分幸运的,因为有丰富的资源建设红色环境、编撰红色校谱、厚植红色根系、传承红色基因;有更多的便利传播红色声音、传递红色能量、塑造红色品格。我们当寻宝逐光、立德树人,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作者系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省期刊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基因红色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事件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