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2021-09-10 05:40马辉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新教师机遇职业教育

马辉

摘要:作为一名刚步入职业教育中的新教师,面对新鲜的职业教育环境、各种各样的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激情;同时,面对深奥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充满了挑战与迷茫。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不仅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教学期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新教师;职业教育;挑战;机遇

作为一名刚入职职业院校的新教师,这份工作处处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作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路从高中走向大学、获得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这中间的艰辛不言而喻,学习的压力、同学的竞争、家人的期盼、老师的厚望都是我努力前行动力。

当然,我觉得在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是自己下定决心去做的,外在的一切人和事一定都是你成功路上的助力。

当我进入职业院校以后发现,面对的学生和自己想象的、或者说和自己截然不同。大都是由于中考落榜才来到职业院校,行为习惯、思想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欠缺。

但是,作为教师,首先不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其次,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所以,本着认真、负责、真诚的心,面对我的学生和工作。在这期间,都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呢?

一、兴趣使然,却没有兴趣

职业院校的学生,或许是在对专业没有了解的前提下选择了该专业。首先缺乏对专业的认知,其次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甚至是学习习惯。因此,缺乏对专业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大部分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无法专注于课堂,总是走神; 有人虽有兴趣,但学习能力欠缺,往往不能劳有所获;更有人从内心抵触学习,厌倦学习,沉迷于手机、游戏等娱乐。

所以在教学上面临了很大的问题:对于你的输出,学生没有很好的输入。这会导致双向的恶性循环,学生不爱学习,教师不爱教学。

二、言传身教,却没有效仿

学生的自学能力低、自我要求低。通常情况下学生不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都是教师布置任务他们才知道要做什么。学生缺乏目标,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何在,基本都是教师教学生学。但是,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占主导作用。

实际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主题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大部分都是教师引导他们怎么做,他们才会跟着做;也有人依旧我行我素,对教师布置的任务置之不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于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

这不仅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度实施,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馈和自我反思。钟启泉就指出“教师的课堂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因为教学本就是一个双向的活动, 却变成了单一的输出。

面对这样一群学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也创造了很多的机遇,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育主张,所以我们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区别”教育,从而最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教书育人,谁更重要

有时候我总是在思考,教书育人到底哪个更重要?我想,在实践教学中已经有了答案。有时候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可爱又独特地个体。或许在大家眼里,他们成绩并不突出,也不爱学习。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地方,有的人擅长美术画画,有的人擅长组织活动,有的人擅长体育……作为老师,更应该因材施教,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正所谓“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对青少年,对我们的孩子, 要呵护之、鼓励之,赋予其更多的可能性。教师不应该是将所有学生塑造成一个模样,应该是依照学生本来的样子将他变得更优秀。

四、专业教学,怎么教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于我而言最重要的自然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专业知识有深有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将专业课讲述的有趣、灵动、易懂吸收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论学习能力虽然不强,但是动手能力确实优秀。好动是他们的本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将实践放在主要位置,在实践中融入理论教学,哪里不懂教哪里,哪里不会学哪里。

这种教学方法与普通高中可能大相径庭,高中更重视对理论的分析能力。但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掌握专业知识的深浅,从而在学生有限的学习能力内获得最大化的學习成果。

五、自我反思,不可缺

教师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我而言,自身的学习经历可能更注重理论。但是,职业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

这对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首先要让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多向前辈以及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自豪 . 浅谈因材施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0):110.

[2] 施成良 . 抓学校品牌建设,强中职教育吸引力 [J]. 大众心理学,2016(008):18-19.

[3] 刘建林,李彦斌 . 不辜负每一场花开 [N]. 工人日报, 2021-05-10(006).

(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常州 213299)

猜你喜欢
新教师机遇职业教育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功”从“磨砺”出
在爱的阳光里,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