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青年媒介形象探析

2021-09-10 19:51霍丽云郭松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报道

霍丽云 郭松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青年群体在抗疫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中国青年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青年抗疫新闻报道为语料,运用话语历史分析方法探讨青年媒介形象及其话语策略,旨在帮助媒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好地发挥社会导向作用,激发青年群体的正能量,引导全国人民协同抗疫。

关键词:青年媒介形象;话语历史分析法;话语策略;报道;《中国青年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129-03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并很快波及全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逆行者与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情怀与青春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劳苦,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由此可见,媒体对青年形象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社会公众对青年的评价和态度。

二、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是以文本分析为基础,同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不断丰富语料分析的一项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余年,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新闻话语一直都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新闻话语蕴含话语、社会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影响读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nalysis,简称DHA)由奥地利批评话语分析家Ruth Wodak(露丝·沃达克)提出,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三大主要方法之一。DHA更注重将语篇置于历史背景之中进行分析,它将话语策略主要分为指称策略、述谓策略、论辩策略、视角化策略以及强化/淡化策略五大类,本文着重分析前四类。

三、报道概况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从2020年1月23日10时封城,到2020年4月8日零时解封,共76天。本文对封城期间《中国青年报》报道标题中青年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出与疫情相关的报道,共得到128篇新闻文本。

就体裁而言,本文按照新闻报道的一般类型,将相关的128篇报道分为四种:消息、通讯、评论、新闻特写。消息类一般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报道事实比较单一,文字简短有力,占比也最高,这说明《中国青年报》作为新闻媒体,对最新消息进行客观报道,体现出了其时效性强、有效、准确的特征。其次,这些新闻报道用描写手法再现抗疫事件或者青年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给予青年群体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在读者面前放大和再现富有特征的疫情期间的真人真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评论类新闻报道是在对特定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赞扬其精神品质,从而在社会层面起到价值观引导作用。

从立场来看,除消息通讯类报道外,主要以积极性的正面宣传为主。这也体现了《中国青年报》作为主流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英雄事迹以及青年积极向上的正确价值观的再现与传播,发挥了正面的价值导向作用。

从报道倾向上看,本文所分析的语料涉及医疗卫生、生产建设、服务保障、城乡社区等领域,展示了青年在抗疫期间提供联防联控、便民服务、心理咨询、线上教育等服务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堪当大任的正面形象。

四、话语策略分析?

(一)指稱策略分析

指称策略,也叫命名策略,经常使用的方法包括成员范畴化以及自然化和中性化的隐喻和转喻。通过构建积极呈现的“群内”成员和通常含有消极意义的“群外”成员,构建和再现社会活动。DHA学者认为,指称策略可能反映了话语参与者在社会中的隐性关系[2]。本文研究的新闻报道使用“英雄”“(最美/青春)逆行者”“白衣天使”“志愿突击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新时代团员青年)”“爱国担当的‘生力军’”“90后、00后”等人称概念话语,将青年战“疫”群体呈现为群内成员,突出了全国上下共同抗疫的决心与行动力,增强了感染力和号召力,有效发挥了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引领凝聚作用。

(二)述谓策略分析

述谓策略指对特定社会群体、客体、现象、事件及过程和行动积极或消极的话语修饰或限定。述谓策略关注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话语建构,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在谓语成分中使用有否定意义或肯定意义的修饰语,其目的是对社会活动者赋予正面的褒义或负面的贬义[3]。本文主要探讨及物性分析与修饰词分析。

1.及物性分析

及物性系统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包括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本研究中报道多涉及物质过程,主要描述青年群体采取的抗疫助疫行动及其取得的效果。物质过程的大量使用更加突出了青年们的志愿行动给患者、社区居民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与贡献。报道中也运用了大量言语过程,再现了青年群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志愿奉献精神,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也使青年群体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报道中的关系过程也较多,及物性系统中,关系过程是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最直接的方式,它常常用来表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说话人的关系态度。此过程在报道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某事物在某一层面上或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另一事物,即“……是(或成为、即、形成)……”“作为……”“有……的美誉(或享有……之称、被誉为……)”等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通过关系过程,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定位显而易见,读者也能对青年群体的形象产生更加直观的感知与理解。

2.词汇选择

述谓策略通过在谓词成分中使用正面或负面词语和表达赋予褒义或贬义,有助于积极或消极地标记社会行为者,表达贬低或欣赏。分析《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可以发现,积极正面词汇大大超过负面消极词汇。负面词汇主要集中在疫情中环境艰苦、任务繁重、困难重重以及疫情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积极词汇的大量使用体现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抗疫的积极形象。

(三)视角化策略分析

视角化策略是指讲话者表达他们对语篇涉及内容看法的策略,在报道、描述、陈述或者转述事件或言语的过程中,选取不同的视角融入自己的观点,“任何语篇都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4]。语篇参与社会实践所留下的痕迹直接反映了本身的关系网络。本文主要分析新闻报道的转述引语,即直接引语、间接引语以及消息来源的分析。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两种转述形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嵌入报道者的观点和立场。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说话者的话语,不对语言进行修改,直接引用人物话语,令建构的青年群体形象有据可循,能增强说服力。本文语料中大量使用“xx说”“xx介绍”“xx的一番话……”对相关主体的话语进行引用,如“医院发热病人多,穿上了防护服的赵开武,经常一上午不喝水、不上卫生间、不接电话、不吃午饭,但在他看来,‘时间就是生命,我要尽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个病人’”。

例子中直接引用青年志愿者医生的话语,并明确信息来源,体现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展示出了其爭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治病人的形象。3月23日更是直接报道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民族中学教师罗银艳的口述内容,使这位90后乡村女教师乐于奉献、负责任的形象跃然纸上。

与直接转述不同,间接转述是指转述者引用时只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对引文内容进行改述或解释[5],在保留说话人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语言形式进行加工,因而呈现的话语主观性更强。如“他(指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笔者注)希望,志愿者们能继续弘扬志愿者精神……他还要求……为打赢这场硬仗作出重要贡献”。

例子间接引用省委书记的话语,表达对青年志愿精神的肯定、褒奖,提出对未来的希望与要求,同时这也是《中国青年报》的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的认知,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递给读者。由于间接引述的主观性更强,因此新闻报道并未大量使用,占比远低于直接引语,这也体现了新闻报道准确性与客观性的本质特征。

消息来源是指报道者向读者展示报道的来源。在新闻语篇中,报道者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张健(1994)将新闻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即具体来源、半具体来源和不明来源[6]。三种新闻信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新闻记者的立场及其所代表的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在本文分析的新闻语篇中,具体来源占比最高,其次是半具体来源。《中国青年报》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大量采用具体信息源,体现其公正客观,使新闻报道有据可依、公平公正,避免了主观评价,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例如,在描述积极抗疫过程中,各行各业的青年们挺身而出、志愿服务时,多次引用当事人的话语,并且表明信息来源,表明官方主流报纸媒体对青年志愿者群体持肯定态度,建构了勇担重任、积极抗疫的热血青年形象。

(四)论辩策略分析

论辩策略是用来证实文本中命题的正面性或负面性的,通常使用一些由前提和结论组成的惯用语句,引导听者对诸如定义、益处、无效、危险或威胁等论题进行逻辑判断,以达到说服的目的[7]。

1.定义惯用句

以“定义”为论题的惯用语句是指,如果一种行为或者行为主体被命名为X,那么这些行为或者主体就承载了X的特征[7]。“他们既做‘宣讲员’,又做‘排头兵’、春耕备耕‘农技员’”“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定义惯用句型通过“是”“成为”以及同位语表达等具有语法功能的关系词实现,形象地再现了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多重身份与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2.数字惯用句

以“数字”为主题的惯用句指的是运用数字来证实特定的主题,从而证明某项行动应当或者不应当被执行或实施[7]。本文研究的新闻报道大量使用数字惯用话语,使报道更加有说服力,如“抗击疫情以来,全国已有33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逆行驰援湖北,90后人数达到1.2万……在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里,90后占75%以上,大多是业务骨干;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90后达1456人;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护理人员,90后有1477人,还有500多名90后医生和药师”。

本例中运用数字惯用句准确地报道抗击疫情期间驰援湖北的青年志愿者占比之大,突出了青年的挺身而出、担当有为,成为战“疫”中的中坚力量,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也对青年群体形象的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责任惯用句

以“责任”为主题的惯用句指的是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某个国家或群体负责,那么它/他们就应该为此问题寻求解决方法[7]。“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和团员青年,……,我有责任有义务冲在防疫的第一线。”此例运用责任惯用句,显示出了疫情期间积极抗疫的行动是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所在,进一步体现了青年群体的责任意识。

(五)隐喻分析

“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8]“概念隐喻体系在我们的语言和概念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我们的认知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9]概念隐喻实际上是两个表层架构之间映射的神经回路[10],架构分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前者是指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而后者是指由表层架构激活的价值观,只有价值观与人们的架构相契合,才会被人们广泛接受[11],使公众自发理解、自然认同并自愿接受。隐喻概念建构了新闻的感知,本文选取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大量的概念隐喻,使新闻语篇更加易懂,更易为读者大众所接受。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多处表达运用战争隐喻将疫情与战争联系起来,突出了疫情蔓延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而青年是战“疫”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凸显了疫情期间青年抗疫的重要作用,如“从后方到一线,这里是一片未知的‘战场’”“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青春防线”“把青年突击队旗帜插在抗疫一线”等,集体主义和团结认知深层架构被激活,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读者大脑中的相关价值观契合,其强化的全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战争场景有助于公众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产生共鸣,相关话语接受度较高。

再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对共青团而言更是检验自身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的试金石,是检验广大团员先进性的磨刀石”。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比喻为一场大战、一场大考,比喻为试金石和磨刀石,可见困难之大,同时侧面突出了青年群体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战“疫”精神。

五、结语

《中国青年报》作为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新闻媒体,通过选择不同的情态和视角,巧妙运用了指称策略、述谓策略、视角化策略、论辩策略以及隐喻,增强了新闻语篇的可读性,在保证新闻客观准确的同时,表达了自身的态度取向,也再现和建构出了疫情期间青年志愿服务、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堪当大任的正面防疫抗疫形象。另一方面,话语实践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知过程,任何话语只有符合人们原有的认知框架,才能被他人所接受,才能对社会现实产生塑造作用。所以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在对某一特定群体形象传播建构的过程中,也应当多考虑读者以及其他文化历史因素,使之更好地被民众和群体认可和接受,从而帮助媒体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

[2] 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2002(6):34-41.

[3] 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58.

[4]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克里斯蒂娃读本[M].牛津:巴兹尔·布莱克韦尔,1986:37.

[5] 辛斌.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M].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157.

[6] 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85.

[7] 露丝·沃达克.话语历史分析方法[C]//批评话语分析方法,露丝·沃达克和迈克尔·迈耶.伦敦:Sage出版社,2001:63-94.

[8]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5.

[9]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2.

[10] 张薇,毛浩然,汪少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00-108,169-170.

[11] 汪少華.谚语·架构·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6):4-6.

作者简介:霍丽云(1996—),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

郭松(1977—),男,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报道
《中国青年报》:艺考不易,别让“艺术升”再来折腾
从“儿童走失事件”报道看地方晚报突发事件中的报网互动
透过水情汛情看防汛抗洪采访报道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
中国青年报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