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在区域中的冲突行为

2021-09-10 07:22顾子怡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家庭教育

顾子怡

摘要:中班幼儿所爆发的冲突行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很有可能为幼儿的心灵埋下暴力的影子,幼儿并不会去思考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未来的解决策略,反而是不断的通过这种外在的暴力冲突行为来疏解内心的不满。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技术思路,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查阅和走访观察的研究方法,对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发生频率高、教师的冲突解决能力弱、家庭教育引导手段差;随后深刻剖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从幼儿自身和后天教育两方面着手。而在优化策略的提出上,又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同伴冲突行为;家庭教育

一、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描述

(一)发生频率高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当前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冲突,笔者进行了走访调查,以局外人的身份进入区域中观察,秉承着不干预不制止的原则记录下了相关情况,通过最直观的数据可以了解到当前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冲突行为的发生频率是相对较高的。

(二)教师的冲突解决能力弱

在面对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突发性冲突行為时,大部分幼儿教师均表示自己一瞬间会手足无措;当然也在访谈中,有部分教师坦言到自己十分信任幼儿们,认为幼儿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来化解冲突[1]。

(三)家庭教育引导手段差

中班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所以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频频出现同伴冲突行为,也必须要考虑到中班幼儿在家庭环境内所接受的教育。结合实际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很多家长都采取了错误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育方式都令孩子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二、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的问题成因

(一)幼儿自身原因

从中班幼儿的自身年龄特征上来看的话,4~5岁的幼儿普遍存在着社会认知水平弱,处理突发状况能力弱等问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均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虽受到客体知觉的影响,但他们所观察到的客体内容往往过于片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二)幼儿园教育原因

幼儿园在设置区域活动条件时,没有考虑到中班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水平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社会为中心转移,没有考虑到中班幼儿相较于独自操作更愿意选择互动行为。在区域活动中,不仅材料受到了限制,空间同样也受到了限制,而区角活动的面积也相对较小,使得幼儿很难施展开来,容易造成多名幼儿被迫集中于某一区域活动的问题,所以也进一步加剧了冲突行为的发生概率。

另外,教师管理水平的不足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的活动,所以在活动规则的制定上,教师应当更多的去倾听幼儿的想法,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以成人的视角去制定区域活动的各项规则,幼儿成为了规则的被迫执行者,他们不加思考甚至完全没有理解的去执行,这样的执行效果又怎么会好呢?

(三)家庭教育原因

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专家,所以在选择家庭教养方式时更多会以主观意愿为出发点,这也容易为孩子带来不好的成长环境,甚至养成他们错误的性格特点。在长时间的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幼儿并没有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反而421的家庭组建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幼儿变成了小皇帝和小公主,家长并未在冲突解决一事上为幼儿做出榜样示范,也没有给幼儿更多的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令幼儿逐步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4]。在家庭中对幼儿的种种行为习惯并未做出要求,这种管束力度的不足令幼儿很容易怀揣着“自己所有愿望都应当被满足”的想法进入到幼儿园中。

三、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的改善策略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首先,应当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家庭环境中,每一名家长都需要意识到自己是幼儿的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令幼儿产生模仿的需求与愿望。家长要以身作则,在面对家庭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冲突矛盾时,要始终以冷静的心态去对待,避免产生口角纷争,更不能够产生肢体暴力。塑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能使幼儿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家庭中带来的爱;同时,家长也需要把幼儿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幼儿进行平等的沟通。

其次,家长需要抓住机会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同伴冲突价值观。如果家长没有使幼儿对冲突的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反而在家庭教育中为幼儿灌输不正当的同伴关系,那么就非常有可能使幼儿的性格变得日趋扭曲。

(二)幼儿园强化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强化是对于每一所幼儿园的关键要求,一个良好的幼儿园除了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在软件设施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培育幼儿面对冲突时的解决能力和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幼儿园既需要改变传统区域活动中材料与空间的限制因素,为幼儿提供多品类和多数量的区域活动材料,也需要为幼儿提供足够活动的空间。

最重要的是,幼儿教师需要令中班幼儿养成正确面对冲突和解决冲突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断的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采取多种多样的规则教育,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一种更加形象具体且生动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

四、结论与不足

综上所述,本次论文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中班幼儿这一对象,探讨了区域活动中常见的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论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论文的撰写,为中班幼儿教师的区域活动开展及冲突行为化解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希望借助此次论文的撰写丰富现有的学术文献,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共筑蓝天。

参考文献:

[1]李香玲,梁燕飞.中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117-120.

[2]李丽梅. 幼儿玩沙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岳群. 建构游戏中幼儿分享行为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宋文婷.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5]张勤. 移情训练对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干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6]周雯雯. 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7]任虹霏. 3-6岁城市幼儿分享的特点及培养[D].沈阳师范大学,2014.

[8]Yang Ye,Zhipeng Ju,Yue Li. An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 for Cluster Supply Chain[P].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FEBM 2019),2019.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家庭教育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