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21-09-10 23:13陈金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金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向也有了一个转变,有傳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向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一个创新,有传统的死板讲授式教学转向结合课本知识更多的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自然课堂效果也就提高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我们在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特别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特别注重从小学生曾经的实际亲身经历的角度去出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到数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使教学情景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小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感兴趣,这样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结合课本内容多融入一些生活中的元素。可以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的去涉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更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1]。例如在学习“克、千克、吨”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学生在我们逛超市的时候包装袋子上的计量单位。我们可以用心去记录下来,回家进行换算,从而了解这些计量单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教学手段生活化,开拓学生思维

教学手段指的就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的改革以后,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理念的需求。小学数学教学老师为了跟上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多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家里边儿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他们都有哪些特征?让学生去认识更多的圆形物品,并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从而真正的去理解数学知识。

三、布置课后作业生活化

布置课后作业,一是为了更好的对课堂内容的复习,第二是为了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延伸。所以布置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有教学老师都在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以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量一下自己家的门窗,并计算它们的周长。让课堂学到的知识排上用场,学生感觉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带给他们快乐。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有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去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物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跟生活处处相关,从而更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海玲.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析[J].  读写算. 2019(17).

[2]强根有. 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01).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 重庆 40226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