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09-10 07:22曾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现状

曾娜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们的教学重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然后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条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现状;高效课堂

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1.1 学生学习被动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师生交流次数较少,部分教师甚至直接带领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导致学生形成了学习惰性,过于依赖教师划的重点,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1.2 学生学习任务重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师追求题海战术,课内外布置大量训练习题,以求学生能通过做题熟能生巧。但这种没有明确针对性的练习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疲劳,降低其学习兴趣,而难以起到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1.3 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知识点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仅仅依靠死记硬背,而没有深入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导致学以致用能力较差。学而“无用”又会让学生产生生物学习没有意义的错误认识,进而减弱学习热情,对学习敷衍了事,最终影响教学效率。

2 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1 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并非只是存在于教材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便于以后能够用理论知识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举例而言,在带领学生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一些典型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细胞内外及细胞内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感受细胞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中的正常物质交换。青菜的失水和吸水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可以用PPT课件为学生展示菜市场上情景。早上的时候,青菜都十分娇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正午的时候青菜的光泽度明显下降,到了晚上的时候变得开始“蔫吧”。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提问“为什么青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不再新鲜?”“为什么菜市场上的小贩会不定时地给青菜洒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探究,学生很容易想到“青菜因失水而变得不再新鲜,因吸水而能保持新鲜”。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知识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为学生开始讲解专业的知识,用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通过这一教学资源的引入,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2.2 注重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生物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实验探究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光合作用”相关内容中涉及的实验过程是学习的重难点,对此,教师可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形成的理解。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准备好实验仪器,还要适当引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生物知识,增强实验探究的趣味性、有效性。如在“减数分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动画模拟直观展现细胞分裂过程,强化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理解,再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实验、观察,促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现象并最终得出结论。除此之外,对于细胞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借助投影仪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病毒与真毒、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结构体系。

2.3 加强实验课程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经常会为学生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并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生成数据,但是却很少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的机会。导致实验课程变成了“看实验”和“背实验”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举例而言,在学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需要学生掌握口腔上皮细胞的获取、显微镜的操作以及制片、水解、冲洗、染色等技能。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在实验操作中的任务;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依次展开实验操作。如此一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充分地准备也能够很好地保证课堂秩序,促进实验教学的效率。

2.4 举办多样化的生物活动,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要突破传统课堂形式,通过生物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比如,在学习“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编排和表演生物情景剧的方式将相关的生物知识体现出来。具体来说,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细胞物质,并在特定的情景当中将输入和输出过程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活动可以为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乐趣,同时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3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内在价值,从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春红.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生物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1):15-16.

[2]吴建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4):60+62.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40900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现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