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2021-09-10 19:46胡银芬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小学

胡银芬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所有科目中最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开展任务驱动型分层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的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终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拥有不同的思考和学习方式,令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假如教师实行统一的教学方式授课,难免会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体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科学分层,并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教学,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一、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通常是“一刀切”的模式,教师的关注重点和方向往往是教学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导致班级学生数学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不同水平之间学生的横向比较,容易让“后进生”失去信心,对于中等学生也很难有超越自己的勇气,有更多的“中庸”思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更难以实现自我的突破。而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的思想,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注意力转移到学生个体身上,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具体化的指导,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逐步缩小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差距,有效促进班级同学的共同发展。教师也能关注到学生自身的进步,而不是仅仅关心班级的名次,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的机会更多,自信心也能有所提高。学生不是没有情感的学习机器,而必然是有自己思想的,分层次教学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能够获得更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科学制定课堂分层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科学分层,所以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进行分层。教师在分层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考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生思维发展情况,不能仅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分层的依据,这样才会使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层为数学兴趣浓厚、理解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二层为数学兴趣和理解能力一般、且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三层为数学兴趣较低、理解能力稍弱且数学成绩也稍差的学生。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授课。

比如,在《混合運算》的数学课上,数学教师首先将教学目标制定为三个层次:一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带括号的多项混合运算;二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带括号,但括号内中只有两项的混合运算;三层的教学目标是不带括号,仅是多项的混合运算,然后再开始分层指导授课。教师首先对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讲解:有括号的先运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运算,同项的直接运算。当学生掌握了运算的顺序后,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去运算:一层的学生是运算:“(25×4+18÷6)÷1+22=?;二层是运算(90-15×3)+18=?;三层是运算4×12+18÷6+7=?。之后,教师给学生三分钟的运算时间。随后再挑选三个层次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写出这三道题的答案:“第一道题的答案是125;第二道题的答案是63;第三道题的答案是58。”接下来,再让学生分别讲解运算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数学知识。

三、开展任务驱动型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对学生各项能力提出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较消耗脑力,而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如何将这种巨大消耗转变为学习动力,就成为了很多一线教师探索的事情。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任务驱动型的分层教学,让学生在分层学习的时候,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主动吸收数学知识。

比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按照班级内部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划分,学习程度较好,日常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为第一组负责处理本单元中最为复杂的数学问题,首先通过预习去了解本单元知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精髓,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大数的读写规则,能够简单的处理一些大数相关的题目。而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第二层次的学生,一般来讲,数学成绩只能处于中间段,这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差劲,只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的指导,因此,在引导这部分学生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开展任务型驱动的教学,为这部分学生设计预习任务或自习任务,通过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清单来获取知识。而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重点关注,培养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三层次的学生属于在班级内部数学成绩比较靠后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中的大多数在之前年级的学习中就没有展现出良好的学习兴趣。

而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学生设置任务清单,让学生探究三个以内的数学知识,比如大数的基本写法和大数的基本读法等,这一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究这些知识时,只需要仔细分析课文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理解即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给这一部分学生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练习题,这样的教学学生掌握知识之后,可以马上检验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当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任务清单来完成预习和自学,实际上,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相应减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层教学,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芝兰.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1(01):11-12.

[2]白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36):98-99.

[3]王巧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J].考试与评价,2020(12):87-88.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浙江 宁波 315500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小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