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1-09-10 07:22吴金平
体育时空 2021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康中国发展

吴金平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10-02

摘  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为背景,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梳理。提出三点建议:(1)注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软实力;(2)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资源,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质课程;(3)拓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渠道,夯实群众基础。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一、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一)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优势

1.广东省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丰富

广东省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省内少数民族大部分集中在连山、乳源、连南3个少数民族自治乡,目前广东省的少数民族以壮、瑶、土家、苗、侗、畲、回、满等族为主。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有毽球、珍珠球、陀螺、高脚竞速、花炮、押加、射弩、蹴球、秋千、板鞋竞速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

2.广东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富有特色

廣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富有特色,且资源丰富,主要以体能性、表演性、观赏性的少数民族项目为主,如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毽球、赛马跑、扔花炮、高脚竞速等项目。除此之外,还有民间的体育项目,如瑶族的打陀螺、珍珠球、背篓球等项目,都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这项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传统体育有机融合。

(二)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劣势

1.后备人才不足

当下,随着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的群众更多接受的是汉族的教育,对于本族群的意识逐渐汉化,且对少数民族的项目缺乏了解,日渐淡化,很难推广、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项目。另外,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还存在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问题,能够熟悉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知识并有效推广的人才十分匮乏。

2.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链不完整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文化、体育装备、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住宿等多个方面,涉及面十分广泛,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空间。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虽然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各级政府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不高,仅仅是在民运会上临时关注,缺少相关政策、经济、产业的支持,产业链发展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传统武术竞赛与培训、少数民族项目与旅游业融合等发展模式为主,其他衍生体育产业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对于产业的包装宣传力度不够,因而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3.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融资渠道单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管理,还需要社会资金的融入促进发展。据统计,广东省在2011—2013年,乳源、连山、连南三个民族自治县的民族体育经费投入分别为125万元、80万元、60万元,发展经费均来源于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少,日常业务经费不足,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推广乏力、传承困难的局面,青少年参与度低甚至濒临失传。

二、健康中国视域下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健康中国视域下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机遇

1.时代机遇:健康中国背景下是发展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难逢机遇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研究认为,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结合当地实际和民族特色,应积极开展龙舟、射弩、陀螺、抢花炮、武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多种多样,是旅游业发展的宝库,这个机遇只有“抓好”和“用好”才能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活力。

2.推广机遇:抓住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宣传机遇

广东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不同民族有着独有和盛大的传统节日。以广东省少数民族连山壮族、瑶族、连南瑶族、乳源瑶族3个自治县为例,在瑶族的盘王节、牛节、木莲节、达努节上,有上刀梯、弓箭、打陀螺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另外在满族的颁金节,节日期间一般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对这些节日活动加大推广力度,对于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健康中国视域下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挑战

1.主流体育文化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焦虑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及传媒建构化加持下的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让人们对以往传统的习俗、制度、规范及信仰在内的文化逐渐产生了迷茫与认同焦虑。长期以来,NBA、足球及奥运会等西方主流体育项目和赛事成为国内各类媒体争相建构的一种‘他者’新文化,长此以往会致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内关注度日渐式微,并带来较大的文化认同焦虑,进而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陷入文化认同危机和传承危机。

健康中国视域下,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需要树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我’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需要找出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及媒体建构化下‘个体自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守望乏力、认同缺失及内心割裂的路径。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的创新缺失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的一样,一定需要与时俱进和不断地改革创新。当前,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异化、断层、失传的威胁。从实践角度来看,传承模式更应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与价值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现代化的适应能力,以及积极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打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的创新之门。

三、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建议

(一)注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软实力

少数民族体育是一种身体文化,它的教育功能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具备了促进德、智、美及个性发展与完善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其核心和灵魂,表现出重教化、讲等级、崇文尚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群体价值本位,重功力、轻嬉戏,以柔静为美,守内、尚礼等文化內涵。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文化内涵对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等具有促进作用,以此培养有气节的中国人。它在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在中小学开展与实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资源,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质课程

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各地要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中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民族文化贯穿与中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就是将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广东省只有部门高校专门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很多中小学体育课并没有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的范围与推广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资源的挖掘,可以通过开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有社会需求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比如开设毽球、珍珠球、蹴球等项目。省内达到了开设条件的小学、中学、大学都可以考虑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优质体育课程,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更应该创造开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拓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渠道,夯实群众基础

针对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匮乏现状,省体育局与地区部门有计划的制定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开设民族体育课程,建设少数民族训练基地,多渠道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对于那些既体现民族性,又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表演性于一体的项目应加以挖掘、整理和保护,并积极弘扬发展,以着力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现代化的适应能力,夯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群众基础。

四、结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时代演进变迁,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即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机遇。抓住机遇、信心满满、迎接挑战,是我们体育人为中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健康中国视域下,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升素质教育,对于民族大团结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流交融互学互鉴[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08581.htm.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体育局科研项目《广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实力提升研究》,编号:GDSS2020N029。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康中国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云南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多元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海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