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传承发展创新 新时代武术人责无旁贷

2021-09-10 07:22王和煦
体育时空 2021年3期
关键词:责任担当传承发展

王和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08-02

摘  要  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蕴含着中华儿女正直、勇敢、坚韧的精神,传统武术更具有強体健身、保家卫国等中国特色的民族气节。文在言传,武在身敎。在当今实现体育强国梦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以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振奋民族之魂,是当代武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担当。

关键词  武术德与艺  传承发展  责任担当

对于接触武术时间不太长的年轻武术人来说,武术是什么?这个概念不是很精确和清楚。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武术也被称为“国术”或“武艺”,是一种习俗或技巧,由一定规则的踢、打、摔跤等动作组成。笔者的理解是,武术是多种动作的集合,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编排,最终可以实现攻守目标,同时兼具一定的观赏性。

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史,其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息息相关,非常珍贵,值得中国世代相传。作为年轻的武术人、新时代的武术工作者肩负着历史使命。

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德艺双馨

中国武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以“礼、乐、射、御”等技艺为武术前身的代表,宋、明、清时期讲究“武学”。而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始于唐,兴盛于明清,在清代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明代。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在科举考试的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尽管只有骑射、步射、负重等项目,但如果考中可以任命其为武官。可见,一个“武”字,蕴含了多么厚重的中国发展史。

作为新时期武术的学习者、习练者,或将来走上武术教育岗位的传播者。笔者认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华武术的前生与今世才能取长补短,在继承中发扬光大和创新,而其中的武德和武艺是入门者必备的基本常识。

先说武德,笔者的理解是武术习练者的品质与德行,也就是尊崇品德,努力向善的意思,是武术习练者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武术一直强调“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应以德为先”“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等等,这些都说明武德的重要性。

如今,武术不单单是一种体育运动,亦或更是一种精神,可以理解为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笔者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于从事武术活动的人来说,武德是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不同的历史阶段,武德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但我们常说的“尊师重道”“替天行道”“忠孝节义”“助人为乐”“修身养性”“惩恶扬善”等却没有过时。从古到今,民间流传着“缺少德行的人、丧失礼义的人,不可以教他们习武”的说法。也有武术坚守者说:“即使是有盖世武功,宁可让它失传,也不能让它误传。”说明武德武规武训对武术习练者道德品质的要求非常严苛,习武的人必须有对社会负责的道德之心。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说法,正与时代相契合。

再说武艺,笔者认为武艺是武术技能和艺术形式展现的结合。武术流传至今,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已深入人心。其中,中国传统武术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有实用动作、健身动作、表演动作,可以称为混合体。竞技武术中散打是纯走实战,没有任何花架子,竞技武术套路是纯走艺术化,主要是表现武术中的攻防意境,动作完全艺术化。不管是技能功夫的比拼还是完美艺术的享受,笔者认为要做到武艺精湛,就必须要刻苦用功。

在中国,各种拳种超百,既有单独练习、对抗练习,又有集体演练;有套路有实战;有竞技较量和传统养生,传统古朴与现代发展相得益彰。从基本功开始到技艺精湛,数九寒天,炎炎夏日,怎一个“苦”字了得。归根结底,学习武术的人不但要练出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正是中华儿女优秀品质的真实体现。用传统武术道德修养观指导培训武术练习者,可达到“德”与“艺”统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工作强度高、生活压力大的生存环境下,强健的体魄是根本。笔者不敢妄言运动能够治疗百病,但武术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如预防疾病、康复治疗等方面,大众是认可的。“动静互转”“内外合一”“自然而不强为”等武术功法,可为大众提供综合性锻炼方案。

2020年1月8日,武术被列入第4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二、武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所谓传统,都有它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必定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如何继承和发展是所有传统的东西都面临的问题。从发散的民间技艺到高雅的现代体育,从始于中国并立足中国到一步步走向世界,最终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中国武术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而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武术从业者特别是新时代的武术人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任务和使命是如何使这一国粹发扬光大。因为只有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传统的东西才更加充实有价值,成为鲜活跳跃的传统。为此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在继承中发扬。笔者认为,全面认清自己,潜心研究别人,借鉴汲取他人经验,才能在继承中发展。武术的根在中国毋庸置疑,民族特色浓郁,提倡内外兼修、术道并重。其中,“内”指的是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内涵,这方面需要长期积淀;“外”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语言表情等,只有“内”映射“外”在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中国武术重视外在的表现合乎礼仪,同时又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提升,使习武者“表里如一”,作为新时代的武术人,必须首先做到让自己的修养全面提升,做到德艺双馨。

至于西方人开始重视并接受中国武术,应该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有关。西方国家的人情关系不如中国和谐,家庭关系不如中国和睦,邻里关系也不如中国融洽。按他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希望从中国武术文化中找答案,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烙上了民族风格、习惯、心理、感情和思维、欣赏方式等印记,可以这么说,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当前,武术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进行国际间比赛和交流,以体育竞技形式出现,但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他国无法比拟,一亮相就与西方体育文化形成强烈的对比。由此可见,中国武术的历史延续性根深蒂固而又开枝散叶。作为习武者和传授者,特别是将来走上武术传承岗位的新时代武术人,更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精华、经典与精髓,使之成为不朽。

二是在弘扬中创新。中国武术不是花拳绣腿,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外国人望尘莫及,中国人也学无尽头,这是武术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滋养的结果。如果说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是为了健身、防身,笔者认为他们更想了解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人,在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上,当然是义不容辞。

创新,顾名思义创立或创造新的,就是创造新事物、更新、创造、改变的意思。新的时代背景下,吸收和融合就是创新的体现。传统的东西注入新鲜血液、增加营养、精心呵护,就会郁郁葱葱富有活力。中国传统武术集结了道家儒家佛教思想,涉及了传统医学,触角还伸入到了一些兵法的内核,形成了庞大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加之要应对表演和比赛,创新就非常重要了。创新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发展新生事物,也可以博所众长为我所用。就拿东西方文化来说,差异之大众所周知,但西方的体操、搏击、击剑等与中国武术也不是毫不搭边,总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因此,在保持中国武术独立、尊严、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如何吸收和消化西方体育文化,努力创造出既能体现中华武术的优势又有不可取代性的武术技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给武术工作者和武术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新时代:武术精神的責任担当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最值得宝贵,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若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武术精神就表现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武术精神还表现为爱国精神。很多武功高强的人都是以匡扶正义和保卫国家为目的,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以“和”为贵。

“武术从学生抓起”的呼声得到国家层面回应。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在历史课程高中阶段,要介绍传统武术理论体系,“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功理功法和武德,树立习武强身、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养成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代表性武术项目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发散着正能量,武术在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武术适应时代发展应有的责任担当。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建设体育强国”出现在国家五年规划中。未来5年,建设体育强国理念将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实现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是新时代武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担当,培养武术人才是国家教育战略之一,学校和教育机构责无旁贷。文化传承的起点在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应该挖掘中国武术的内涵,重塑国学之风。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武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和后备力量,要把培养具有高质量的、不仅能传授武术技艺技巧,还能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术人才当作自己的责任,肩负起历史和时代的使命。作为新时代武术专业的一分子,我们应当努力再努力。

武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责任担当传承发展
新时期体育在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新常态下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