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探讨

2021-09-10 07:22太祥向东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太祥 向东

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患者均被确诊为脊柱胸腰段骨折,可入组参与实验,同时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于前者中应用前路手术治疗,后者使用后路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应用后路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优,(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感觉评分(94.43±7.25)分,疼痛评分(3.05±0.88)分,反观对照组分别为(82.47±9.11)分、(5.74±1.11)分,相比之下观察组神经功能感觉和疼痛情况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前路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50-02

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创伤问题,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伤害,风险性非常高,而且也会使得患者活动能力大打折扣,伴随有剧烈疼痛感,对此需及时入院接受治疗[1]。现如今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多采用手术疗法,如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据调查研究,通过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可以有效达到良好效果,而且也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较之常规前路手术更加有临床优势。本次对照实验中,于骨科内选取了若干名被确诊为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究了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86例,实验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符合以下入组标准:经临床诊断后被确诊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意识清晰,家属知情,均于同意书中签字。无以下排除入组情况:合并有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资料不全;意识不清晰等。本次实验中86例患者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而且在入组后,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包括有26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在23~68岁之间,平均(48.74±2.24)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24∶19,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5.74±2.14)岁。相比之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术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有关后路手术的健康知识宣教。手术时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给予全身麻醉,适当抬高胸腔高度,确认具体床上处,后路切开通过椎弓根针入路检查,确认无误后将椎弓根螺钉固定,植入骨骼,将一些残余物质清除,随后缝合完成手术。

将前路手术应用于对照组,体位姿势与后路手术不同,入路后切除脊柱后半部分以及周围椎间盘组织,行骨折复位治疗,植入髂骨,随后完成手术。注意,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需接受抗菌药物及镇痛治疗,并在术后48h内实施负压引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角指标及神经功能感觉评分、VAS评分。其中VAS评分使用视觉模拟法评估,最高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烈[2]。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疗效分析

通過表1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角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应用后路手术治疗的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更优,(P<0.05)详细见表1。

2.2神经功能和疼痛情况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感觉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脊柱胸腰段骨折便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高能量创伤,一般是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砸伤导致,而且每一例患者脊柱胸腰段骨折情况也不相同,如常见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位型等,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非常严重,而且脊椎部位也是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影响下也可能会导致脊椎圆锥损伤、神经功能紊乱等问题[3]。

目前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在临床治疗时,要严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本次实验中,重点分析了后路手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其实,经临床调查研究发现,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应用后路手术较之常规前路手术更加具有安全性,出血量少、创伤小[4]。前路手术治疗中多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治疗时,需要将椎弓根钉植入到脊柱内,虽然可以达到良好疗效,但术后恢复速度慢,而且椎体高度无法恢复,但是通过实施后路手术,便可以有效降低这一风险性,帮助恢复椎体高度,如实验结果中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后路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94.63±1.97)%、(96.94±2.15)%、(6.03±1.08)°;反观对照组分别为(90.13±4.12)%、(91.41±1.42)%、(10.42±1.29)°,相比之下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患者在发生脊柱胸腰段骨折后会伴随有剧烈疼痛感,术后也会有较长一段时间会深受疼痛折磨,后路手术在治疗时,能够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椎体高度,保留脊柱活动功能,如此一来,可以让创伤部位尽可能地恢复原有生理功能,这也对缓解疼痛感有重要意义[5]。如表2,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感觉评分、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有良好疗效,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邱洪波,唐乐,边卫国,杨卫周.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1,56(05):514-517.

[2]张嘉男,刘团江,田野,王鹏涛,杨俊松,刘鹏,都金鹏,郝定均.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椎弓根发育异常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实用骨科杂志,2021,27(04):289-293.

[3]落乐,何成文,孙大连,张丽丽.手法复位对骨质疏松症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02):101-104.

[4]杨小波.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椎体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0):50-54.

[5]鲍剑,李鑫,何海峰.前凸弯棒预加压复位固定在A3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运用价值[J].颈腰痛杂志,2021,42(02):211-214.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云南 石林 652200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