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托校园文化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策略

2021-09-10 07:22曾祥友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校园文化

曾祥友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校思想与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校园文化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社会实践,开展趣味主题活动,同时注重道德与法治的教化功能,构建起独特的“内外兼修,知行共美”的校园文化特色,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出良好的崇德尚学的校园风气。

【关键词】校园文化  道德与法治  渗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9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与同伴交往、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营造出文明守纪、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班风和校风。那么,如何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呢?

一、校园文化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一般是指一所学校里,根据自身的客观环境和特点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通常可视为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其中包括这所学校的特定传统、校风校训、人文精神等,在校园活动中无处不在,可以感知到却摸不到。校园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外在形式,常常借助于各项教学活動体现,通过外在形式和无形的手,对所有师生进行全方位的、长久深远的影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认同感。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所学校必不可少的人文建设,同时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内核,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校园文化有着极强的指向性,校园文化的内核越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就越强烈,就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师生的方向,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校园文化还能够有力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对不正确或消极的认知起到有力的抵制,在无形之中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不良思想,使整体氛围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党在十九届三中全会上将义务教育的德育课程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德育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更加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能够为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社会化,以便日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环境。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心中树立道德警戒线,能够积极正面地面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挫折。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无论哪个学龄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其根本目的都是加强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与理解,以便提高综合素养,为日后顺利融入社会做准备,这就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脱离实际,只有通过实际的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所在。而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让学生实际感受到;通过校园文化,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样的道德和价值观是值得赞扬的,法律是鼓励什么、禁止什么的。

校园文化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第二课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教学循环,相互促进。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内容中,教材中的内容主旨为“无规矩不成方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遵守法则,其中的规矩具有两面的含义:一是道德,二是法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都提倡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等道德建设,同时也会有法律内容,譬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周围环境等。如此,二者之间有了非常契合的融合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理论知识的教育,课堂后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映照。

虽然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不同的特点,但其基础一定是以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以及我国法律所鼓励和禁止的内容为依据。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道德与法治,只有有了强有力的基石,才能形成正确的、对全体学生和整个学校具有推动作用的校园文化。例如,现今社会上毒品依旧存在,且各种形式层出不穷,甚至已经危害到了未成年人(利用未成年的好奇心理、自控能力较弱的特点进行渗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禁毒教育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学校也是禁毒教育的重要领地。毒品是法律所禁止的,拒绝毒品也是校园文化所应提倡的。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让校园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

三、校园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的策略

1.校训和校风是校园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的第一阵地。校风和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提炼,所代表的是该校的价值观取向,是学生应该牢记的,是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第一环节,校风校训的形成必然要以道德和法律为理论基础。因此,校风校训必然是校园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融合的第一阵地。无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在新生入学的教育中,必然要提高校风校训的贯彻,在日后课堂的开展中,可以回顾校风校训的内容,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使其积极融入学校生活,也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栏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校园内宣传栏是重要表现方式,通过选择内容,定期更换内容,将所宣扬的价值观和法律观念,直截了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宣传栏的表现方法有多种,图片、宣传标语、新闻稿等都是其表现形式,能够带来强烈、直接的视觉冲击。例如,前文提到的禁毒宣传,将吸毒后人体损伤的图片加以展示,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其后果的严重性,此方式胜过千万次的理论教学。

3.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融合是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采取多种途径实现二者的呼应,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将教育内容植入学生的内心,因此,应对二者的结合应给予更多重视。例如,在校园文化周采用演讲竞赛的形式等,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选定主题,实现课内课外相互融合。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与道德法律密不可分,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表现环境和实践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石,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二者能够互相促进、相互影响,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其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学校和教师深入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安生旺.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下),2017(1):81.

[2]左梦飞.立德树人  以法育心——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建议[J].湖南教育(D版),2016(10):12-1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渗透校园文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