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

2021-09-10 07:22郭玉成
高考·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

郭玉成

摘 要:在高中的政治复习课中,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直接方法,是提高他们对于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材料题解题方面的能力,唯有使学生们真正地学会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才可以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复习政治课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学生们在复习中多半只是把一些记好的课堂笔记反复地背诵,然后就以为掌握了,实际上这样一来就难免认知笼统,过于宽泛,并未有真正的思想性。将思维导图科学地运用于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中,可以把各级关系以极为直接的、直观的层级图展示出来,强化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运用;高三政治复习课;高中政治

一般来讲,学生对于高三思想政治的复习课都是记一下笔记、划些重点,然后背诵笔记,此种模式过于死记硬背,学生在该种复习模式下是很难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的,也不能够让他们从中慢慢形成个人的想法,也就是说无法真正地掌握重难点、并具备个人对知识的认知度。如此一来,其对政治课的掌握也仅限于应付考试了。另外,该种模式的复习方法,会导致低效率,并且始终模糊了各层级间的关联性。针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三政治学科的复习课中,其一,能帮助高三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课程的中心思想,并在其脑海中随时拓宽整个认知结构。其二就是可以提高政治复习课的总体效率,让高三生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以及意义,并为高三生系统科学地学好该课程提供更新的思路。

一、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可帮助学生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一)建构个性化知识体系的解析

在高三的政治复习课中,建构一个专门的知识体系是极其关键的环节,具体来讲,建构知识体系所指的是要从学习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的某一层次开始入手,比如模块和单元等,然后按照级层逐步地朝下铺展开来,将具体的知识点理出来,最终建构出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图。学生需要绘制出相应的框架图,而影响他们的操作能力的是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熟悉度,不一样的层级中的知识点、同一层级下的各个知识点间,往往较易出现混淆现象,知识点也较易发生缺漏。框架图有着很强的条理性,而且层级上相当分明,思维导图不但具备了这两大优点,而且还具备了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发散能力的优点。其能够帮助学生以一种个性化思維来有效地衔接各个知识点,高中生可基于个人对于知识的个性化的理解角度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如此一来,高中生就能够很好地将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好,并熟悉每个细小的知识点。

以下我们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选自《经济生活》,第十一课)这一例子来详述如何为知识体系绘制思维导图:

在这节课中,绘制其知识体系的对应的思维导图应当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这里选择了“经济全球化”,然后再就此展开联想其基本含义以及主要的表现、其载体。然后选一个次级的关键词,这里确定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然后再去引导高三生对此作出重点的分析;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况以及发展趋势再联想到中国应该要参与其中的国际经济竞争以及合作,在WTO的有力推动之下,我国加入到了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其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持续地提升开放化的经济水平,那么应当要对此给出一些有力的措施,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每一名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做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有逻辑性。其措施可以是如下几点:其一,要结合“引进”与“踏出”策略,形成基本的战略方针,真正做到二者的有效结合。其二,要一贯坚守独立自强、兴国兴邦、自主奋斗的原则。基于思维联想这种模式可以绘制出优秀的思维导图,该模式整体上尊重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深层的逻辑联系,把主干知识非常有层次地、明晰化地展现而出,学生和学生其实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对于知识点的有效连接会有明显的差异性,不过只要可以将知识点的具体关系理清楚,就能生成自己能够认识、理解与熟悉的知识体系,这也表明了绘制思维导图,整体上的效果是可以的。

(二)知识体系的个性化思维导图的绘制要点

知识体系的个性化的思维导图绘制需把握好下列的几大要点:

1.关键词要找准确

核心关键词以及各个层次对应的关键词均极其关键,其和思维导图的整个发散范围以及完整度有着紧密的关联。高中生在学习如何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开始会比较困难,难点就是如何把关键词找准,对此,政治教师要对他们多加引导,使他们能够掌握具体的方法。

2.不必要求绘制的图形使用统一格式

每一个思维导图其实均是学生思维过程的个体呈现,在形式上必定是要容许有区别的,当然,每一个思维导图具备个性化的特征并不意味着要将知识体系设置得毫无科学性,必须具备科学性依然是基本原则,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具体反映出的知识点与其彼此间的深层联系仍然相统一的。

3.教师应对学生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加以检查

对于高三生绘制出的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政治教师理当有相应的检查,要看其是否有什么问题,如果有就要及时地引导其改正,帮他们在持续的训练以及调整中,真正地把握好思维导图的绘制。

二、对思维导图善加运用,掌握特色化的解题策略

在高三的政治课程的复习课中,教师应当帮助高三生提升个人的解题能力,高三生在政治复习课中往往会碰到不少学习障碍,其中之一就是文字材料题的具体解答。在解题的时候,学生们遭遇的难点具体是这几点:(一)对材料的解读遇到困难,难以由材料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一段文字多读了很多遍也不能够对题意主旨有所领悟;(二)解题的时候毫无思路,不知道怎么下手答题;(三)答题时感到混乱,无法从材料中整理、概括出基本的观点以及原理。对上述的种种问题,思维导图会发挥出不错的价值,把解读题目主旨以及材料信息的有效提炼、答题的思路真正地融合起来,显示出有特色的解题优势。高中生可先基于基本的学科观点、材料中比较关键的信息内容,把内在隐含的思维慢慢地、一层一层地展现而出,哪怕只是先零散地绘制出图形,也能够借助于找出材料中的一些关键信息的彼此内在联系,来使思路变得更明晰,然后借助于一些思维方法,比如推理思维以及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的有力运用,绘制出初始的思维导图,而后再基于此作出后续的修补以及整理,并回到题目的解题要求上。

比如说题目:文化体制的改革,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有些同学的看法是“在市场经济已越发成熟的实际情况下,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加大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度,并大力促进产业化的进程。”其理由是:文化在市场中具备了商业属性,而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已愈来愈强。文化和政治、经济是互相影响和互相交融的,世上的所有事物不但相互独立,而且还相互统一。请同学们运用以上的《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与此关联的知识点,对这位同学给出的理由到底充分与否,你是否支持这位同学的观点,展开分析,并作出评价。

该题目比较有特色,该类题型具体考查的有两点:第一是对学生运用题中的有关知识范围以分析所提供的背景材料的政治学科能力。第二是对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解题的灵活性的考察,就不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说,其问题集中于无法将题目中的观点以及理由、学科知识间的具体关联性正确地处理好,答题思路比较乱,很多时候是无法说清的感觉,教师在对学生引导解题的过程中,也应该使他们真正地形成个人的正确思路。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能够使此题的解析变得有条理许多。

首先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我们运用思维导图来开始解析该题,需要将思维内容中的重点特别地突出出来,即由题中所给出的原理开始切入,因题中已表明,文化和政治、经济是彼此互相影响,与此同时又互相交融的,故而可由此切入。对此原理中所含有的2点展开分析:第一点,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和经济彼此之间是交融的,文化生产力能够直接地影响现代经济的整个格局,而且这种影响已愈来愈突出,此原理和题目中的理由即“文化在市场中具备了商业属性,而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已愈来愈强。”二者是相一致的,故而,支持其中提及的一个观点,即“文化改革应加大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度,并大力促进产业化的进程。”第二点是,文化同经济以及政治的互相影响具体表现于文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反向地影响政治以及经济,起到直接的作用,优秀的文化将使得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呈稳健化,而腐朽的、迟滞发展的文化将使社会的某些方面的发展步伐滞后。在题目中所给的整个理由,对文化所施加的反向作用是忽略的,故而,观点中并未了解文化所能反馈出的社会效益,基于对既定原理和题目中的理由的双向考虑的分析能够得出,这位同学给出的理由可以支持一部分观点,但并未完全支持全部,也即是说这位同学的看法是片面的,而不具备全面性。整条逻辑路线是这样的:知识的依据——理由是否全面——观点是否充分合理——结论。

然后则从生活和哲学的角度来看:从哲学角度来看的话,一样地是要将题中所给出的原理来当成思维的重心,对题目中的观点仅仅只是看到文化可生成经济效益,而未能认识文化可产生某种程度的社会效益,即对于双方的矛盾对立是有认识到的,但对于双方的统一性就未能有所认识,最后给出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观点,务必要结合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不但要积极发展国内的文化产业,而且还要对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多加扶持。综上可知,思维导图能够把题目所给出的关键信息当成思维的重点,并且基于该着力点朝外有力拓展,并将联系以及联想的实际功能较好地发挥而出,展现出隐蔽性的思维,以便高三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去持续地找到问题症结、并将解题思路理顺。故而,重点是要把思维重心精准地照出来,只需做到该点,即可克服解题中的混杂思维所给的障碍,让所有的解题线索真正地分明起来,并使得解题过程由复杂化变得层次明晰。

由这一题目的设问中的2个不同的角度能够知晓,在对不一样类型的题目做出解答时,需要不一样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形式,应该让高三生掌握好运用思维导图来有效解题的具体方法,为此,就要让他们持续地去训练,在持续的訓练中逐渐地将在此之中的运用诀窍了解清楚,并掌握好。另外,关键的一点是要准确地定位好思维重心。明确思维重心能够根据题目的具体的设问形式来达成,具体而言包含了2种情况:第一种,题目的设问中早已给出了解题的依据,即其中的原理(比如上面的例题),那么就可把此项依据当成重心,然后和材料中所给出的有关的信息,来将思维导图很系统地绘制而出。第二种,材料的设问中只是提及了模块的范围,此时就要在材料的信息中去将重心找出,即基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开启思维,然后将其中的有关的学科观点以及原理明晰地归纳而出。在思维导图开始转化成解题的答案时,要注重语言的有序组织,确保解答过程的高度规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有效地融入于高三政治课的复习中,灵活地去运用,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高三生对于知识点的系统掌握难度以及解题难度,并使其学习效率有力地提升。故而,教师需对此多加传授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该方法的帮助下,提升总体的学科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慧平.谈思维导图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32).

[2]张朝圣.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想政治高考复习对学生的意义——以我校艺术生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183-183.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
采用案例教学法,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