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2021-09-10 04:12何子坤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初中数学

何子坤

【摘要】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掌握技能,还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全面发展、持续、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尽快落到实处。基于此,在具体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遵循改革标准中提出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基础奠定。下文,笔者将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学科特点,与其他学科不相同的是对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简单来讲,思维能力中涵盖理解、概括、抽象、判断等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数学学科教学时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教师还要及时遵循新课程改革发展规律,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来全面发展学生的意志力、思维能力等,进而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强烈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较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不会太过理想。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激发,使学生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继而对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进行增强[1]。同时,教师设置数学教学内容时,还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学科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进行凸显,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增强,也能帮助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善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合理把握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争夺第一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设置悬念问题,以故事分享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活趣味的学习情境。以及在班内设置数学竞赛活动,将学生分为各个合作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协作氛围下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设置此类教学情境和活动方式,不仅可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合作协调能力等方面都可获得提升。

比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黑白相间的地砖”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在根据图片进行故事分享,讲述著名哲学家毕达哥去朋友家做客的事情。通过故事分享教师可点燃学生们的求知欲,并为接下来的知识讲解进行铺垫。其次;可在正方形网格中设置A.B.C.D四个点,要求学生计算占用格子的面积[2]。此时,学生可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既可增多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最后,教师在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给予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符号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意志是人们通过自觉的方式为学习、前进等设置的目标,并依照目标来调节自身的行为,以及克服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坎坷和困难,进而实现预期目标。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过多的被家长溺爱经受不起一点挫折,经常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后就出现退缩的思想。因个人缺乏较强的意志力做事情经常虎头蛇尾,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初期兴趣较高,中途遇到困难后就会去求助教师讲解或抄写同学作业等,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呈下滑趋势发展。针对初中生这一现象,教师可定期为学生开展事迹分享会,数学家华罗庚虽然出身贫苦、身患残疾,但确一直没有放弃自己,通过自学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对数学中的各个难题进行攻克。并以个人创新思维和独特的数学论文获得国内外数学界的肯定,华罗庚依靠的就是自身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遇到坎坷困难时勇敢面对,经过反复的探究练习方能找到答案。

三、熟练掌握数学解题技能与基础知识

数学学科中的定义、定理、公式等,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框架,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记忆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只要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好学习数学的关键,但是,由于数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还具有一定抽象性,如果学生只依靠死记硬背来进行记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势必也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出现抵触情绪。基于此,教师应当依照现阶段学生实际喜好和心里发展规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比如选用精简、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转换数学定理或公式。这样既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也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例如,在学习公式,(a±b)2=a2±2ab+b2按照右边三项依次来讲,可记忆为首平方、尾平方、乘积二倍在中央来进行表达,通过应用这样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时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不断优化教学方式

在之前的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师一直应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且被局限在同一种思维框架内。在新课程改革氛围下,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认知、思维等能力特点。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活跃学生思维为主,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学资源来为学生创设既生动又有趣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数学学科特点进行考量,还要及时对初中生實际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进行了解掌握。及时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等进行创新调整,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凸显自主性、独立性等,促使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也能掌握数学技能及收获能力等,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晓霞.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 2020, 000(002):142.

[2]杨兵.基于"让教"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好家长, 2019, 000(006):P.94-94.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财神中学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初中数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